來到2016年的最後一週,今年對於科技圈來說絕對是不平靜的一年,總結今年科技圈發生的大事件,包括手機爆炸、幾件訴訟跟其他醜聞、幾家新創公司倒閉或者重生……。這邊就整理今年的幾件程度不輸演藝圈八卦的重大醜聞案。
二月:獨角獸新創Zenefits倒閉

Zenefits是一間企業服務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雲端管理工具,包辦員工的到職、離職手續、工資福利發放、保險稅金等項目。
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這間公司今年在美國多州被指無照銷售保險;前幾週他們承認將無法依照今年一月的合約達到100萬美元的收益。除此之外,員工也是Zenefits的大問題之一,在辦公室經常發現菸蒂、裝滿啤酒的塑膠杯,在樓梯間甚至出現用過的保險套。
即使他們在今年大舉裁員17%、推出新產品,過快的擴張速度還是讓這間曾為模範公司的新創回天乏術。
二月:Yelp員工公開抱怨薪水不夠後遭火速裁員

Yelp客服人員Talia Jane,二月在Medium發表了一封給Yelp CEO Jeremy Stoppelman的公開信,表示公司薪水不足以在舊金山生活,她的同事甚至必須另外兼職、或者住在父母家。
這封信發表兩小時後,Talia隨即遭到開除。即使Stoppelman表示她並不是因這封信被開除,但這時機點會不會太湊巧了呢?
三月:Peter Thiel藉職業摔角手性愛影片案撂倒媒體Gawker

職業摔角手Hulk Hogan今年控告Gawker公開他的性愛影片,法院判Gawker須賠償1.4億美元,因而破產。
據科技新報報導,2007 年專門利用濫報名人隱私八卦來衝刺流量的八卦網站 Gawker,在彼得泰爾明確反對下,照樣讓他「被出櫃」,彼得泰爾決定開始私下尋找 Gawker 的受害者,出資雇請完整律師團為他們的後盾,請他們挺身而出告倒 Gawker。
在Hogan案中,Hogan的訴訟費用就是由Peter Thiel支付的,只能說Gawker真的惹錯人了!
三月:微軟請「學生妹」在遊戲者開發大會(GDC)跳舞
今年的微軟遊戲開發者大會(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會後派對中,微軟請來一群穿著暴露的「女學生」跳舞助興。這個舉動惹火了微軟女性員工,認為這加強了遊戲界及科技圈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微軟雖然馬上道歉,表示:「這是個明顯難以容忍的錯誤決定」,但是微軟企業形象早就因此打了折扣。
四月:血檢新創Theranos騙局

創見報導,2015 年 10 月,《華爾街日報》的記者 John Carreyrou 曾報導過 Theranos 公司岌岌可危,沒想到點燃了導火索,這家公司從裂紋到轟然倒塌,只花了 6 個月,19 歲的史丹佛輟學生 Elizabeth Holmes 曾經是閃耀的創業模範,但幾乎一夜之間就被拉下神壇。
今年10月,CEO Holmes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決定關閉 Theranos 的血液檢測臨床實驗室。
Theranos 急轉直下的發展甚至還因為實在太精采,讓好萊塢決定翻拍,並由奧斯卡影后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飾演美女CEO Elizabeth Holmes。
五月: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死亡車禍

雷鋒網報導,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NHTSA )在一份公告中表示:5月7日,在佛羅里達州,一名Model S車主在使用Autopilot模式時發生事故死亡。
根據NHTSA 初步報告顯示:當時在一個十字路口,特斯拉前面的一輛大型拖車在路口左轉,但可能由於拖車高度較高,特斯拉的自動制動系統未能工作。
特斯拉在其官方網站指出,在Autopilot模式啟用的超過1.3億英里(約合2.1億公里)行駛里程中,這是首次發生人員死亡事故。美國所有車輛當中每9400萬英里的行駛里程數就會出現一件致命事故,全球大約是6000萬英里。
特斯拉的言外之意是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事故的概率依然小於人為駕駛。
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出人命就說明程序裡存在漏洞,不應該拿消費者做試驗。它可以說試驗里程出事故,給出一個程序出錯的概率,而不是拿出概率小來推卸責任。也有人對此表示,安全問題可以用概率來量化。例如飛機每年也會出現飛行事故,但是它依然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七月:Hyperloop創辦人發生內鬨
愛範兒報導,這場內鬨主要涉及Hyperloop的三位創始人:布羅根·班布羅根(Brogan BamBrogan)、艾弗辛·皮謝瓦(Afshin Pishevar )、謝爾文·皮謝瓦(Shervin Pishevar)。
班布羅根突然從 Hyperloop One 離職後,很快艾弗辛及法律顧問 David Pendergast 也離職而去。在離職事件發生之後,這幾位創始人之間的火藥味一點不減,反而更加「不可收拾」:艾弗辛直接將一根絞刑用的「套索」放在了布羅根的座位上,而後者直接以「人身威脅」為由向法庭申請了禁令。
這場訴訟雖然在11月結束,但是創辦人間引起了這麼大的紛爭,也讓不少人對於Hyperloop的問世失去信心了吧。
八月:歐盟要求蘋果補繳145億美元稅金
據天下報導,歐盟委員會裁定,蘋果與愛爾蘭稅務當局間的協定為非法國家補助,蘋果得向愛爾蘭支付最高達130億歐元的稅賦。 委員會指出,蘋果與愛爾蘭在1991-2015年間的稅務協議,讓蘋果得以將銷售列入僅存於文件的公司,在歐洲單一市場銷售利潤幾乎全都不用繳稅。
面對有史以來歐盟要求最高的一次補繳款款,蘋果也表示將對此上訴。
八月:三星Note 7爆炸

今年最大的事件之一就是三星Note 7爆炸事件了。中央社報導,三星今年 8 月推出 Note 7 與蘋果的 iPhone 爭搶市場大餅,但 Note 7 的使用者馬上開始抱怨,手機會著火。三星解釋是鋰電池瑕疵,9 月初從全球召修 250 萬支 Note7,並提供更換新機服務,但問題仍未解決。
36氪報導,這次事件讓三星大傷元氣,失去了狙擊蘋果、對掐 iPhone 7 的機會。也讓三星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數億美元研發費用化為泡影。它還讓三星付出了巨大的品牌代價,三星從「手機之王」的寶座跌落,S 系列產品也已被蒙上陰影,要想力挽狂瀾也不容易。
九月:蘋果因為「勇氣」,拿走了耳機插孔

今年九月,第一款沒有耳機孔的手機,iPhone 7推出,無線耳機AirPods也亮相。
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蘋果官方表示他們拿掉耳機孔的原因是出於「勇氣」。這個邏輯讓蘋果被嘲笑了好一陣子,也引起消費者困惑和憤怒。
不過就AirPods的預訂情況而言,蘋果這次還是成功的讓消費者買單了。
九月:雅虎洩漏個資,五億用戶的資料被駭
中央社報導,雅虎九月證實,公司網路2014年遭大規模攻擊,可能「獲得國家支持」的駭客得已竊取約5億用戶的資料,這次攻擊據信是歷來最大規模網路入侵案。
電腦安全分析師克魯利(Graham Cluley)說,雅虎遭竊的資訊「可能成為駭客的利器,如果他們想要侵入雅虎的帳戶,或是有意探索用戶是否在其他網站使用相同的安全問答。」
十月:iPhone手機染上「觸控病」
iPhone用戶表示他們的手機螢幕頂部出現一個灰色的閃爍條紋,手機螢幕不靈敏或者對於觸控根本沒有反應。
蘋果並沒有正式承認這個問題,獨立的維修商及Apple Store技師表示,這個問題相當常見,常有顧客因此前來維修。有人也因為這個問題告上法院。
十月:美國東岸遭受嚴重DDos攻擊
10月21日,負責提供許多美國大型網站伺服器的Dyn遭到大規模DDos攻擊,亞馬遜、Spotify、Netflix、Twitter都因此受到影響。短短一天,就遭受了三波攻擊。在沒有網路就不能活的現代,這件事對美國網友來說想必是相當崩潰。
十月:最神祕新創Magic Leap被爆宣傳影片靠特效,還遇上官司
Magic Leap的第一個產品都還沒出貨,他們就先捲入了官司,兩位離職員工控告Magic Leap搶走了他們的股分、不守僱用合約,Magic Leap則反擊是因為這兩位員工企圖竊取商業機密。
Magic Leap的員工問題早前就有警訊,Inside報導,到今年八月,一個員工在 Glass Door 上說:「不少員工都離開公司了,其中包括完成了大量工作並很有才能的人。開發在慢下來,團隊士氣低落,專案進度也有問題,專案的風險變大了。」
不僅員工間缺乏溝通、士氣低落外,還被爆影片是特效。TechCrunch中國報導,The Information 指出,最早的那一整段影片是由特效工作室 Weta Workshop 幫忙製作的。換句話說,Magic Leap 真正掌握的 AR 技術並不是你我在演示影片中看到的那樣。那段影片的標題是「這是用 Magic Leap 頭盔在辦公室活動的一天(Just another day in the office at Magic Leap)」,現在看來,短期內像影片那樣的世界,我們是體驗不到的。
員工問題及影片風波讓網友對Magic Leap的信心降低,雖然Magic Leap獲得許多巨頭投資撐腰,但他們能否安然撐過這些風波呢?
十一月:Facebook假新聞影響美國大選結果
川普當選總統讓美國人跌破眼鏡,開始有人認為是臉書放任這些假新聞,進而影響了選情。臉書CEO 祖克伯否認,並表示會打擊假新聞。
除了臉書之外,Google也因為這次大選,備受假消息困擾,搜尋條自動提供錯誤的搜尋建議,因此提供不正確的新聞。
這些科技巨頭在遇上了這次大選的假消息問題後,也該重新思考如何兼顧媒體平台的公正性及資訊的正確性了。
十一月:Reddit CEO刪除網站上挺川普言論
每日頭條報導,Reddit CEO Steve Huffman已經承認,秘密篡改了用戶的評論。這些用戶是川普的支持者,他們在Reddit網站上建立了一個名為Pizzagate的子網,上面充滿了陰謀論,並稱希拉蕊有戀童癖。Steve Huffman為了反擊,篡改了其中一些評論,他將一些帶有”fuck u/spez”字眼的評論中的”spez”換成了「donald」。
Steve Huffman的行為引起了許多用戶的擔心,儘管他表示絕對不會再這樣做,但這次竄改評論的做法,已經打擊了網站的信譽。也有人表示,比起Pizzagate的陰謀論,Reddit修改網友評論的做法才是更嚴重的侵犯。
十一月:亞馬遜員工跳樓
品玩報導,一名剛入職美國亞馬遜的華裔技術員工,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自己在公司內部遭受「不公正待遇」,這名員工同時被列入亞馬遜內部的績效改進計畫「PIP(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這項計畫通常被認為是解僱的前兆。
他從該公司總部位於西雅圖市區的十二層辦公樓上跳下,身受重傷。前陣子甚至還傳出亞馬遜在英國的員工據信為了能夠準時上班,而在公司附近的樹林裡紮營過夜。亞馬遜電商巨頭的地位,是由許多員工不為人知的血汗堆疊而成,企業形象也因此受損。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
- Business Insider:The 22 biggest tech scandals of 2016
- 閱讀屋:比娛樂圈還精彩 2016年震驚科技圈的22件醜聞
- 搜狐科技:年終盤點:在爆醜聞這方面,科技圈其實比娛樂圈有過之無不及
- 搜狐公眾平台:矽谷黑歷史!2016年科技界重磅醜聞全記錄
(本文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