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高薪低工時QQ】2015 月薪分布表,這薪水和工時跟你現在的工作相符嗎?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再過兩個多禮拜今年就要畫下句點,給自己的新希望是薪水漲一點、年終多一點,但看到上面各行業薪水和工時的分布,突然懂了什麼叫做幾家歡樂幾家愁…(責任編輯:張瑋倫)

「高薪、放假多」是許多人對工作的夢想,但也僅止於夢想。根據主計處資料,臺灣2015年受僱人員月薪平均為48490元,平均月工時為175. 3小時。我們以平均數劃分出四大象限,看看各行各業薪資與工時的差異。

  • 辛苦的一群人:保全、貨運、服務業

許多高工時民生產業屬於象限圖左邊的低薪族群。落在左上角第二象限的是低薪又高工時的職業,最辛苦的莫過於保全業。月工時高達222小時、高於平均47小時,收入卻遠低於平均。

把視線往下移到第三象限,可以看見從業人數高達164萬、占總勞工人數1/5 的「批發零售業」,以及從業人數達39萬人的「住宿餐飲業」,合計約200萬人。這兩個行業基本上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看見的服務人員,而他們的薪資卻低於平均,工時逼近平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線服務業中,工時相對較低的「教育服務業」月工時為132小時,但平均月薪只有 24K,只比最低工資高一點點。

  • 高薪專業人士:科技、電子、金融、電信

落在右邊的族群分為兩類:第四象限的資通產業與金融業,產業獲利高,員工報酬也較高,平均月薪為六萬以上。「電信業」以平均月薪10萬拔得頭籌。以公營事業為主的「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員工年資穩定累積,薪資報酬也高於平均。

第一象限則是薪水高、但需長時間工作的產業,包括採礦、營造等體力負荷沉重的行業,以及電子、電腦、光學等代工製造業。其中快遞物流業因為即時性壓力,是公路運輸業中最高薪的行業,工時卻高達每月184小時,比平均工時高約10小時。

如果您覺得您的職業跟圖表數據呈現的不太一樣。這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由於責任制,許多行業的工時資料無法確切反應真正工作時間。

第二、同一產業中,基層人員及主管階級工時與薪水有所落差,導致平均無法精準反映出現實狀況。

或許,你可以直接在這張圖上點出一個專屬於「你」的位置。看看您跟整個社會,以及你跟自己所在的產業距離是多少。

(本文經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數感分析——你的工作落在哪裡?〉。)

延伸閱讀

【從月薪 30 K 走到 150 K】出走日本、歐洲、東南亞,台灣科技薪跪薪水 5 倍起跳
實踐、北科、雲科是企業最愛設計人才,但老闆只給薪水兩萬八
資深軟體工程師的轉職困境:「薪水給多少」是最大難題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