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以比爾蓋茲為首,各界科技巨頭們最近成立了一筆10億美元的「突破能源資金」。專投不會或者降低排放溫室氣體、具備突破現有科學極限的能力的新創。聽起來挑戰性很高,不過,從這筆資金的成立就知道許多科技巨頭都非常看好乾淨能源的未來發展。(責任編輯:黃筱雯)
20 多位全球最成功的科技、投資以及商業領袖日前共同成立了一期募資規模達到 10 億美元的「突破能源基金」,用於投資新創公司。
這一期基金的投資對象公司,可以處於或服務能源、農業、交通、科技等各個行業,但其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不帶來任何溫室氣體或能夠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2)對突破能源聯盟之外的其他投資機構或公司有商業價值,能夠吸引到外部投資;
3)具備突破現有科學邊界的能力。
總的來說,這些公司、它們的產品和技術必須和基金的名稱一樣,相較於現有的產品和技術足夠有突破性。
基金的出資人大多都是商業、投資和政治名流,除了比爾蓋茲之外,還有馬雲、傑夫·貝佐斯、風險投資人約翰·杜爾、溫諾·科斯拉,以及熱衷於投資和慈善事業的沙特王子阿拉維·本·塔拉爾等。突破能源基金是比爾·蓋茨為首成立的「突破能源聯盟」旗下的投資機構,這個聯盟的其他成員,還包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沈南鵬、祖克伯夫婦等等。這群圍繞在蓋茲身邊的大佬們,身家總值超過了 1700 億美元。
突破能源基金進行長遠和高風險承受力的投資,投資年限為 20 年,以推動大規模的能源轉型。這些出資人希望根本改變人類過往消耗能源的模式,從過度依賴不可再生、產生大量溫室氣體的化石能源(比如汽油和煤炭),轉向可靠、可負擔的清潔能源。
「涉及到能源的時候,人們會說你不能在滿足需求、保護環境的同時獲取獲利,」馬雲說,「這個基金的建立融合了科技創新、科學知識以及改變能源市場所需要的投資人才。我們會共同提醒這個世界:有遠見的想法能夠創造精彩的世界。」
地球正在變得越來越不適宜人居。全球年平均氣溫每年的上漲幅度越來越高,據權威機構估計,按照現在的節奏估計,全球年平均氣溫和現在相比再提高 3.5 攝氏度僅需 10 年左右。
屆時,人類食用的蔬菜無法在高溫下存活;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死亡,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劇溫室效應,海水酸化殺死更多海洋生物;陸上生物同樣無法倖免,比如蜜蜂將會滅絕,授粉斷檔導致植物大量滅亡,以植物為食物的動物也將滅絕;工業級的動物養殖和作物種植,也在產生著大量的溫室氣體。此外,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之高,已經達到了一個永遠無法通過地球氣候運動而自行消解和降低的程度。人類自己是造成這一情況的罪魁禍首。
遺憾的是,在政治和經濟勢力的面前,氣候和環保學家的話語權微乎其微。企業追逐利潤最大化,政府則追求對現狀的顛覆最小化,由政府和大企業牽頭的能源、環保和氣候變革,往往無疾而終或陷入循環往復的討論。
而當責任落到了富有的全球領袖們的頭上時,通過投資來促進可持續發展,是他們能夠帶來最大改變的途徑。
(本文經合作夥伴品玩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馬雲加入比爾·蓋茨的“突破能源基金”,投資主題是清潔能源和“突破科學邊界”〉。首圖來源:OnInnovation,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