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電子錢包「GoPay」讓司機變行動銀行,不用銀行帳戶也能存錢!

25903988891_ac6c3a151c_z
右方為 Go-jek 業者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印尼這家原生獨角獸  “Go-jek” 從一開始的摩托車版 uber 做起,之後也經營到府修車、做指甲、打掃等服務,幾個月前才推出 “GoPay” 這個電子錢包,最近就宣布使用 GoPay 的人快比沒使用的人還多,表示將翻轉印尼的電子金融現況。

作者 JESSICA LIU 畢業於南加大(USC),主修商管,專注於財務與營運,負責 AppWorks Accelerator 的規劃與營運。而內文將介紹為何 GoPay 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成長的這麼快速,也能從印尼這項服務,看回台灣 fintech 的發展,告訴我們,其實 fintech,真的沒有這麼複雜。(責任編輯:張瑋倫)

作者/JESSICA LIU

是說,這是我第一次到雅加達,雖然來之前已經被恐嚇過塞車狀況極為嚴重,但實際體驗後還真的是驚為天人 (20 分鐘的車程開一個半小時,不包含前面叫車的等候時間)。

雖然我因為沒有帶泳帽 (或浴帽),沒機會體驗最有效率的雅加達穿梭方式 – 摩托車,但這巨量在路邊瘋狂滑手機的綠色摩托車族們,除了想賣行動電源給他們外,倒讓我真真切切地認識這間印尼原生的 unicorn – Go-jek

哦,但今天不是要 mur 這個,是要講 Go-jek 在這樣的用戶基礎下,幾個月前推出的新服務 – GoPay

給一點印尼支付的背景介紹:約 36% 的人有銀行帳戶,不到 2% 的人有信用卡,最主要的交易方式仍以現金為主。線上購物 70% 是貨到付款,剩下則是 ATM 轉帳、便利商店付款等

原本,這個 GoPay 也不是什麼多了不起的服務,就是個電子錢包。然而,前幾天 CEO Nadiem Makarim 在 Tech in Asia 的 fireside chat 中提到,他們最近 campaign 的成果,即將翻轉印尼現在的電子金融現況,使用 GoPay 的人將比沒有使用的人多。

而裡頭的秘密是,原本 GoPay 是跟幾個主要銀行合作,連結銀行帳戶 (意思是前提你要有銀行帳戶)。現在新的做法是,你可以在習慣支付現金的情況下,直接和摩托車司機存錢進自己的 GoPay 電子錢包 (直接不找零或是拿出更大筆錢存取都行)。在獎金的激勵下,摩托車司機也樂於推這項服務 (直銷來著…)

“We call this little thing ‘cash top-up on driver.’ We hav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drivers who become our points of sale,” Nadiem says. “Once you’ve done it, you never wanna go back to cash.”

這做法,直接把他的 TA 的天花板拿掉,不再僅限於有銀行帳戶的人,連學生也適用,而滿街的 Go-jek 司機,真的變成 points of sale。GoPay 四月推出至今,累積了超過一億次的交易次數。

當然,補貼幫他們加了點油,但同如 Nadiem 所提到,這中間最大的改變,是生出一個真正 user friendly 的流程和方式,讓新的使用者能無痛轉換,無縫接軌。

Nadiem 說他們沒有要取代銀行,而是跟所有銀行合作。然而,GoPay 已經真正成為所謂的「行動銀行」。當他掌握了金流通路,交易資料,說真的,他將來要做什麼都可以。

有人稱 2016 年為台灣 fintech 元年。今年我們有很多 Apply Pay、第三方支付的討論,金管會有很多相關金融科技發展的白皮書,blockchain 也在各大銀行的記者會上成為主角。

但我的生活貌似沒什麼改變,一樣身上帶著好多張信用卡,一樣搭計程車時會碰到大鈔找不開、悠遊卡機不能刷的窘境。

想說的是,所謂的 fintech,有時候真的沒有那麼複雜 (雖然法規很複雜)。跟所有創業一樣,需要抓住用戶真正的痛點,才能跳脫只聞樓梯響的新聞而真實滲透民間。期待台灣下一個殺手級金融運用,而我相信,他不會在銀行裡長出來的。

About Go-jek

成立於 2010 年,從一開始的摩托車版 uber 起家。現在已把 on-demand 發展到淋漓盡致,從 Go-food (類 UberEAT)、Go-Mart (類 instacart),到個人信差 Go-Send、到府按摩 Go-Massage、到府打掃 Go-Clean,到府做指甲、修車、洗車要什麼有什麼。

App 超過四億次下載,2016 年 6 月單月平台下單量超過四億,與 20 多萬的摩托車和汽車司機合作。今年八月剛完成一輪  USD55M 的募資,valuation 約落在 USD 1.3B 左右,正式成為第一個印尼土生土長的獨角獸。

投資人包含 KKR、Sequoia India、Rakuten Ventures 等。

(本文經原作者 JESSICA LIU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Fintech 在台灣紅了一年,印尼的 GoPay 已經可以跟司機存錢了〉。首圖來源:tommywahyuutomo ,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當台灣還在拼硬體亞洲矽谷,「數位泰國」已在FinTech的革命路上
推動 Fintech》打破 P2P 支付封閉模式,學者呼籲政府:開放銀行間彼此串接
【波蘭也在消滅現金】銀行手拉手一起做支付APP,不像台灣自閉又難用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