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常聽到區塊鏈技術用於金融業,但它還能運用在「食品」上,全球最大零售企業沃爾瑪(Wal-Mart)就以區塊鏈的追蹤技術,時刻檢查食品的保質期限,減少食物的腐敗和浪費。
而之前台大黑客松就以食安為主題,做為競賽的內容,可看出食安問題越趨被注重,將來食品管理結合區塊鏈的追蹤技術若發展的更成熟,相信不只食品業者安心,消費者也更放心。(責任編輯:張瑋倫)
據 Engadget 報導,沃爾瑪正在嘗試使用區塊鏈技術追蹤食品來源,確保存貨處於保質期內,以此保證倉存食物的安全性,及追查變質食品源頭。
通過食物貨品上的電子憑證,沃爾瑪能隨時跟踪每一件食物貨品在供應鏈中的位置,從發貨位置到檢查員,從航運公司到派件員等。
只要發現某件食物貨品存在質量問題,沃爾瑪員工能在幾分鐘內追查到這件貨品的全部運輸軌跡,以及同批貨品的位置,並馬上採取回收、封存等措施。
每一件食物貨品可追溯:回收更快,運輸效率也更高
「一旦食物貨品爆發了大腸桿菌問題,他們可以立即找到問題來源,花費的時間從之前的數天縮短到數分鐘。」NPD 集團研究員分析師 Marshal Cohen 接受采訪時稱。
目前區塊鏈追蹤技術還在試驗階段,沃爾瑪只把它用在美國包裝產品、中國豬肉貨品兩個類別上,但試驗階段包含運往多個商店的數千個包裹。
就成效來說,這一技術也不只為食品安全「補鍋」,食品物流提速帶來的收益,也是沃爾瑪看中它的原因。
沃爾瑪借助區塊鏈追蹤技術,能更快地向下游的食品商店供貨,同時憑藉更敏感的貨品日期追查能力,減少食物腐敗和浪費。這對於急凍食品、生鮮食品等對儲存條件和保質期非常敏感的貨物來說意義重大。
對此,沃爾瑪食品安全副總裁 Frank Yiannas 也給予了承認:「區塊鏈追蹤技術讓消費者和公司都更有信心。我們認為更強的可追溯性,將全方位提升食品系統,這有助於提高食品流通的效率。」
食品訊息誰都可看,但誰都不可修改
作為一種分佈式數據儲存方式,區塊鏈技術除了響應速度迅捷之外,最大特點在於其不可篡改性。
區塊鏈技術運用到食物儲存領域之後,食物貨品每經過一個供應鏈環節就需要相應的「關卡」記錄一次,如出倉檢疫人士、分銷商、物流渠道、零售商等接手貨品都需要完成紀錄。
每一個「關卡」的人士都能輕易查看貨品的運輸訊息,但沒有權限篡改這些訊息,以保證交易公正和食品訊息真實透明。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2015年美國各地衛生部門收到的關於食源性疾病暴發的報告超過1000起,預估約4800萬人受害,住院12.8萬人,死亡3000人。
隨著食品材料源頭複雜化,保質期難以估計,商家出於利益出售過期食品情況也並不罕見,世界食品安全的挑戰日益嚴峻。而食品銷售領域直接影響顧客人身安全,對此沃爾瑪拿出的應對方案之一就是投入區塊鏈技術。
如果這個「實驗」成功,沃爾瑪將會在其全球食品銷售網路使用區塊鏈技術追蹤食品,成為最大的區塊鏈技術佈局者。
(本文經合作夥伴愛范兒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沃爾瑪用區塊鏈技術追踪食品貨物:保證你到手的豬肉和酸奶不過期〉。)
延伸閱讀
【滅頂只能治標不治本】2016 台大黑客松落幕,用大數據與區塊鏈讓食安問題一槍斃命
【區塊鏈 · 麥肯錫報告】銀行業遊戲規則,最快將在 18 個月內全面顛覆
【區塊鏈已成戰場】比特幣勁敵出現!完全匿名的數位貨幣「ZCash」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