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正式成為世界第一個以 Facebook 的工作版本,Facebook Workplace,為正式公務員溝通協作平台的國家。此項計劃從 2016 年 10 月開始實施,第一階段共有 15 個部門,超過 5,300 名公務人員上線使用,預計在 2017 年 3 月,新加坡將會有 143,000 名公務員體系將全數轉用 Facebook Workplace。
Facebook Workplace 是什麼?
簡單來說 Facebook Workplace 就是 Facebook 的工作版本,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企業與其員工一個溝通協作的平台。約在一年前還叫做 Facebook at Work 時便廣邀企業試用,並宣稱目前已經有超過 1,000 家企業使用,包含星巴克、訂房網站 Booking.com 等。
在該領域主要的競爭對手包含 Slack、Yammer、Chatter 等市面上常見的溝通協作工具。而 Facebook 的優勢在於親民的界面與「用了才付費」的獨特收費方式。
在使用上 Workplace 與一般的 Facebook 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塗鴉牆、社團、直播等功能都沒有少。
而收費方式採用「活躍用戶計數付費」的方式,「活躍」代表使用者必須真的「打開」Facebook Workplace。計價方式為:活躍用戶小於 1,000 人,每人每月 3 美元;1,000 至 10,000 人之間,每人每月 2 美元;超過 10,000 人使用,則每人每月 1 美元。簡而言之,越多人使用會越便宜。
而根據新加坡政府的這個例子,新加坡政府必須向 Facebook 支付每年 170 萬美元(約台幣 5,100 萬元)的使用費用。
新加坡不用國產工具是不是不愛國?
在宣布使用 Facebook Workplace 之前,新加坡的公務人員使用的是一款名為 Cube 的國產軟體(並非 Cubie)。不過難用的界面、過長的 loading 時間,最致命的是,無法在智慧型手機上使用,便註定被淘汰。而 Cube 所缺少的,Facebook Workplace 都可以做到。
而上述的情形,都會讓人直覺聯想到工研院自行開發的通訊軟體揪科(Juiker)與政府公務體系間的微妙關係。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在任期時曾發函給公務人員不要使用 Line 來處理公事,並推薦公務人員使用國產的揪科。部分的公家機關接函後採取強制執行的態度,例如文化部便通知轄下單位的公務電腦禁止裝設 Line。直到當時,國產的揪科才開始進入普羅大眾的世界。不過直至目前,我所接觸到的公家單位仍鮮少使用 Juiker。儘管 Juiker 的推行沒有想像中的成功,也看出台灣政府之於新科技的開放性仍有所保留。
不過新加坡政府開放 Facebook Workplace 雖然看似開明,卻也不完全是那麼一回事。在今年 6 月,新加坡政府便以資訊安全為理由,宣布公務人員的電腦在 2017 年之後將全面禁止連上網路,只能連到政府內網。
新加坡總是帶有這種矛盾的特質,就公務人員的網路開放性來說,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使用 Facebook Workplace 的國家;卻又禁止全國公務人員連網,既前端卻又無比保守。
參考資料來源》 Gov Insider: Entire Singapore Public Service to use Facebook for Work in 2017 – Peter Ong
——
延伸閱讀
【我的新創公司就是國家】新加坡的駭客部隊,用新創公司的衝勁帶領國家部門
【別提Uber了,他不是第一名】新加坡搶先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