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美國大選的結果引起諸多反彈聲浪,認為川普不該坐上總統一席,但到後來矛頭不是指向川普,而是 Facebook,他的演算法被很多人認為影響到了這次選舉。
祖克柏後來出面表示,Facebook 是科技公司並非媒體公司,演算法呈現出來的內容也是根據議題的熱度,或是你和某些資訊的互動程度作排比,最後呈現出你的動態消息。
不過到今天還是有人在討論演算法對總統大選造成的影響,但 Facebook 有沒有主觀的過濾資訊,或只是部分人的選後憂鬱症想找對象發洩,看完這演算法的介紹文,你可能會有答案。(責任編輯:張瑋倫)
不久前,人們想要跟人互動、了解一個人,可能要先加 MSN 或是約出來吃飯聊天;想要知道今天有甚麼重要的新聞,最簡單的方法是打開電視新聞台,不排斥閱讀的人會選擇看報紙;想要看一些有趣影片抒發壓力,就到 Youtube 看看有甚麼新發現……
然而,當社群媒體如雨後春筍般一個個推出後,人們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資訊,徹底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尤其是近年來社群網站的龍頭 Facebook,更是成為現實社會中人們獲取資訊、與社會接觸的工具。
社群網站的霸主 Facebook
現在無論男女老少,幾乎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在路上、餐廳、教室、公司更新著 FB 動態時報,也許上一則動態是朋友分享自己出國的經驗,往下滑則是 Yahoo 新聞粉絲專頁分享了一篇關於南海主權爭議的報導,再往下滑可能是朋友按了可愛動物影片讚……
Facebook 動態時報的內容五花八門,究竟它是怎麼決定要呈現哪些內容呢?呈現的順序又是怎麼排出來的呢?
目前 Facebook 有超過 10 億個用戶,他們使用各式各樣的行動裝置享受服務,觀看內容,而且 FB 上還有超過 1000 萬個粉絲專頁,每個都企圖在動態消息上取得使用者的注意,提高自己網頁的曝光率。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正常用戶造訪 Facebook 時,會有超過 1500 則內容顯示在其 News feed 上,至於 FB 會讓用戶看到甚麼?忽略甚麼?哪些類型的專頁(可能連結到部落格,數位媒體,網路論壇)能曝光?是由 News feed 的演算法決定。
EdgeRank 演算法
Facebook 過去使用 EdgeRank(排序積分)演算法決定內容在動態消息(News feed)上的排名,當一則動態消息被發出(可能是有人打卡發文、粉絲專頁的新貼文、好友之間留言 Tag)會被依照積分高低作排序,積分高的優先顯示,積分低的則被排到 News feed 下面,或是不出現在動態消息上。
積分由 3 個因素決定,分別為親近度(Affinity)、權重(Weight)、時間衰變(Time Decay),以下分別解釋這三種因素:
- 親近度(Affinity)
以人來說,我們能夠設定 FB 上與其他使用者的親密程度,例如:家人及情侶的親近度比朋友高,摯友的親密度又比一般朋友高。除此之外, EdgeRank 也會參考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情形(例如:互相按讚,留言)來評估親近程度,互動越密切的好友,越容易出現在動態消息上方。
以專頁來說,使用者能夠透過按讚來關注它,如果對某個專頁特別有興趣,也可以設定「搶先看」來接收第一手資訊。
然而,個人與朋友、專頁之間的互動並不是 EdgeRank 評估的唯一依據,FB 同時也會參考這則動態消息與全球其他使用者的親近程度,其影響程度可能更甚於個人喜好,例如:某則動態內容被全球各地的 FB 使用者瘋狂轉發,則它可能會出現在你的 News feed 上,即便你根本對它沒有興趣。
- 權重(Weight)
動態消息的種類與演算法也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影片、照片的順位比近況更新、連結分享高,舉個例子:好友 po 出你的醜照,相較於你發的感性文,可能會優先被你的其他朋友看見。除此之外,動態收到的回應也會納入計算,例如:收到 10 則回應的動態會優先於收到 10 個讚的,10 個讚又會被排在 5 個讚前面。
另外,Facebook 也會將使用者平常喜歡的貼文種類納入考量,假如你無意間按了許多照片的讚,或是你與好友之間時常在彼此的圖片下留言,EdgeRank 會判定你經常與圖片互動,因此你在 News feed 上滑到圖片的機率就會提高。
- 時間衰變(Time Decay)
顧名思義,貼聞從發出到被閱讀之間經過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它出現在 News feed 的優先順序,越新近的動態會優先出現。
現在 Facebook 使用的是一種以機器學習為基礎的演算法,除了原本 EdgeRank 的 3 個評估項目,還納入了許多獨立因素,例如:隱藏貼文、Story Bumping…… 等,之後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當然,News feed 背後的演算法比我們想像的都還要複雜,除了上文當中說明的幾個例子外,還有許多因素不是光用一篇文章就能解釋清楚的,況且 Facebook 也不願意透露太多細節。
總而言之,Facebook 做出這樣調整的目的,無非是想讓用戶享受最好的社群網站體驗,確保其在這個領域的龍頭地位,也吸引更多的數位網站、媒體、論壇以Facebook 作為導入網站,從中獲取更多利潤。
(本文經合作夥伴維京人酒吧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你帶著有色的眼鏡看世界嗎?——談Facebook 動態消息演算法(上)〉。)
延伸閱讀
【千錯萬錯都是演算法的錯】同溫層真的好有愛?臉書演算法讓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
臉書刪越戰經典照,演算法難道可以凌駕史實與公平正義嗎?
跟「殺人標題」說拜拜!臉書新演算法要讓內容農場消失在你的塗鴉牆上
臉書搞「黑箱」:邪惡演算法加人為編輯,確保操縱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