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之前發生的 Yahoo 資料被竊事件,估計 5 億筆帳號資料受影響,但有內部人士稱可能已經超過 10 億筆。
而從 Yahoo 的資料被竊案看資訊安全,我們知道這是駭客一指就能控制世界的時代,更不用說要拿走你所有個資,但似乎人們還未有所警覺,是選擇忽略這個現象,或只是單純認為不會輪到自己?(責任編輯:張瑋倫)
Yahoo 數據失竊事件已經沸沸揚揚了兩個月之久,網路安全的問題再次甚囂塵上。
八月初,一個名叫「和平」的黑客宣稱已經盜取了2億 Yahoo 用戶的用戶名和密碼。時間曝光後,Yahoo 官方表示將調查事件的真實性。美國時間 9 月 22 日下午 2 點 30 分,Yahoo 正式確認其用戶訊息遭竊,影響帳戶數目至少為 5 億。
隨後,有媒體報導 Yahoo 內部人士稱,Yahoo 被盜帳號不只 5 億,數量可能超過 10 億。單是這些數字就足以駭人驚心。又正值 Yahoo 將出售核心資產給 Verizon 公司,這一事件讓這筆交易前景變得撲所迷離。
據路透社報導,Verizon 法律總顧問 Craig Silliman 週四(10/13)表示,公司有理由相信 Yahoo 超過 5 億個郵箱帳號被盜事件已對雙方收購交易造成實質影響。Verizon完全有可能撤回其對 Yahoo 提出的 48.3 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過去兩年間,震驚業界的網路安全事件頻繁發生。
- 2014 年 11 月 24 日,駭客組織「和平衛士」(Guardians of Peace)公佈索尼影業員工電郵,涉及公司高管薪酬和索尼非發行電影拷貝等內容。該行動與即將上映的電影《採訪》有關,影片描繪了一起針對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暗殺行動,一旦影片發行,駭客揚言發動恐怖主義行動。索尼影業最終決定取消影片的發行。
- 2015 年 2 月,媒體曝出美國第二大醫療保險公司 Anthem,Anthem 丟失 8000 萬個人訊息。據 Anthem 首席執行官約瑟夫聲明稱,Anthem 受到了「有針對性的外部攻擊」,丟失數據包括用戶姓名、出生日期、客戶 ID、社會保險碼、地址、電話號碼、郵件地址等。
- Ashley Madison 是專職為已婚人士提供約會服務的網站。2015 年 8 月,駭客團隊「Impact Team」公佈了從該網站竊取的近 10G 的用戶數據。該事件中,電視明星兼政客 Josh Duggar、英國著名伊斯蘭傳教士 Hamza Tzortzis 等社會名流紛紛中箭。
- 英國寬帶服務提供商 TalkTalk 於 2015 年 10 月 23 日證實,約 400 多萬用戶的隱私數據被洩露。這已經是 TalkTalk 今年第三次遭受駭客攻擊,但即便是在早有預警的情況下,此次攻擊依然造成了「可怕的損失」。
雖然一起起網路事件驚心怵目,頻繁提醒人們注意網路安全。可是,一份美國調查卻顯示了有趣的結果。
該調查是由創意機構 Rad Campaign 和研究公司 Lincoln Park Strategies 進行的。
他們發現,在過去的兩年間,儘管依然用同樣的社交網路,人們對社交網路的信任有所下降,但是人們對黑客攻擊的擔心卻有所下降,擔心郵件被攻擊的比例從 2014 年的 71 %下降到了 69%,擔心在電腦上被跟踪從 2014 年的 73%下降到了 72%。2014 年,74%的人擔心過去的個人訊息公之於眾,2016 年這一比例降低到了 71%。
值得一提的是,2014 年的調查是在著名的索尼影業被駭客攻擊事件之前。人們普遍認為,這件事已經對企業進行了足夠的數據安全教育。
Lincoln Park Strategies 的調查員 Stefan Hankin 表示,大多數人對訊息安全並不放在心上。他說道:
「人們總是說我並不是民主黨委員會的人,也不是希拉蕊的選戰成員。人們本應該猛然驚醒,可是這些事情他們卻無動於衷。」
不過,Hankin 也並沒有完全失望。他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消費者會開始懲罰那些不重視他們數據安全的公司。當人們更加嚴肅地對待數據安全時,那些公司的用戶就會一個個流失殆盡。
不知道,Yahoo 這次事件之後,人們對資安的意識會不會有一定的提升?
(本文經合作夥伴36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國調查:黑客事件頻發,但人們的網絡安全意識有減無增〉。)
延伸閱讀
雅虎5億用戶資料被盜,這年頭大公司資安還能這樣真是了不起
【資安好重要】電影《刺殺金正恩》失敗,Sony 只賺到一年份駭客轟炸
給你駭駭駭不完,為什麼公司會一再被駭客入侵?
【非法正義】駭客組織「匿名者」:輔大不道歉,就公布教職員個資
【下一站:地獄?】特斯拉最大漏洞被駭,你的無人車就是駭客的玩具遙控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