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工研院從今天開始一連舉辦六天以「數位經濟」為主軸的「2017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談到了台灣的區塊鍊、半導體業的未來發展。並強調數位經濟是台灣發展「五加二」產業的重要基石。(責任編輯:黃筱雯)
當今全球經濟陷入「長期成長低於平均」時期,台灣如何在停滯的大環境中找到新的發展動能?為尋找台灣下一個明星產業、關鍵技術與新商機,「眺望2017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自今(7)日起至11日及16日,一連6天盛大登場,以「數位經濟」為主軸,由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資深研究團隊及產業界專家齊聚一堂,探討數位科技驅動下的產業典範移轉與經濟模式革新、並從全球「未來產業」需求出發的新興技術研發佈局提出精闢分析與建議。
大會開幕式特別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使用VR錄製演說,浮空投影播放的方式進行雲端趨勢之專題演說;同時邀請國內區塊鏈權威廖世偉教授分享產業典範移轉中的「區塊鏈」等前瞻議題。
「數位經濟」重新塑造了全球產業結構
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指出,數位經濟重新定義了消費行為與商業模式,透過創新數位科技,結合跨域整合平台與創新服務模式,像共享經濟、循環經濟等,重新塑造了B2B以及B2C之商品與服務的結構,鏈結設備、資料、企業組織與流程、商務服務以及創造公共治理的數位應用價值。可以說,數位經濟猶如新世代經濟的火車頭,建構了全新的產業價值鏈,而全球各先進國家亦無不緊抓此一波的新經濟浪潮,完整擘劃其國家層次之數位願景。
台灣過去雖有非常好的硬體製造成績,但是隨著萬物聯網的時代來臨,光靠硬體製造已經不能撐起台灣的經濟,未來還必須融合軟體和硬體,發揮創新創意,製造出軟硬兼具的創新系統和應用。因此,台灣應思考借鏡驅動英國及先進國家轉型創新的「數位經濟」,做為政府所力推創新「五加二」產業政策的基石,成為驅動台灣經濟結構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唐鳳:要落實「政府即平台」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首度嘗試以360度全景錄製致詞影片,及3D浮空投影演講的方式參與論壇,分享並且實踐他所力推數位科技在群眾互動與政府在開放式服務整合政策推動上的經驗與想法。唐鳳在專題演講上指出,目前面臨多螢幕、對話式機器人甚至是VR等各種不同的接取方式的時代,當前的國際趨勢是走向開放標準和共同平台,來進行政府採購。
她因此建議政府要落實「Government as a Platform」的策略,須具備全盤資料整合的思維、以及加強各部門資料的整合應用。此外,她以自身建立「公共數位創新空間為例(Public digital innovation space, PDIS)作為內部作業方式來解釋說明雲端技術應用的經驗,來改善政府跨部會的作業流程、更加的透明公開。
區塊鍊將帶動第四次工業革命
在前瞻議題方面,「區塊鏈」被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點名為「帶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就。在開幕式上,特別邀請台大金融科技暨區塊鏈中心召集人廖世偉教授則分享「區塊鏈的時代意涵、應用與未來」,打破大眾以為區塊鏈等於比特幣或Fintech的迷思,並闡述區塊鏈未來如何廣於物聯網,金融理財、數位健康、B2B多中心化應用(如供應鏈協同供貨,食安履歷追溯追蹤,感測器物聯自治,資源需量反應競標),及C2C多中心化應用(如身分證明與投票,智權構想保護證明,群眾募資專款專用,開放資料協作版控)中蓬勃發展,扮演變革驅動的力量。
由於大部分科技發展在於解決人類面臨的挑戰,例如:能源短缺、健康議題、人口與資源、氣候變遷與永續、乾淨水源等,因此國際研究機構或各國企業無不積極布局新興技術研發,希望在「未來產業」商機中不會有所缺席。工研院IEK副主任鍾俊元將藉由對國際知名學研機構、顧問公司及跨國企業的作為觀測,盱衡全球「未來產業」的需求,來審視全球產業鏈現況與台灣產業發展缺口,探討台灣產業機會、發展策略及新興技術布局方向。
此外,工研院IEK副組長楊瑞臨以「從全球數位化浪潮看企業 典範轉移與產業變革」為題,分享矽谷創投大力加碼推升數位經濟發展,以資料加值與決策分析為核心結合開源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將驅動全球農業生醫綠能航太等各行各業典範轉移,近而提出台灣面對全球數位化浪潮之因應策略與建議。
2017年台灣半導體設計業「有近憂,也有遠慮」
在下午半導體的專題場次上,根據工研院IEK報告,2016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成長7.6%,預估2017年將「維持領先,精益求精」、再成長7.0%優於全球,產值將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2020年更上看3兆元新台幣。然而,工研院IEK也指出,隨著經濟環境變化快速及產業競爭加劇,2017年台灣半導體設計業「有近憂,也有遠慮」,在全球市場上將面臨美國與中國競爭的重大挑戰,台灣半導體產業應及早佈局規劃以加速升級及轉型,如何提升產品創新能力與市場策略佈局成為廠商當務之急。
此外,近年來面臨3C電子出貨趨緩半導體需求「空窗期」,包括PC出貨大衰退、手機成長趨緩、電視機也僅個位數成長,傳統3C對半導體需求力道不如從前。因此,廠商佈局新應用領域勢在必行,從3C邁向非3C,如物聯網、車電、醫電、工業等應用,預料將持續掀起併購熱潮。
數位經濟是台灣經濟轉型的關鍵力量
展望2017年,驅動英國及先進國家轉型創新的「數位經濟」將是近期新政府所力推創新「五加二」產業政策的基石,更是驅動台灣經濟結構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鑑此,本年度眺望系列研討會,將以數位經濟為主軸,延伸十個關鍵產業面向,展開「半導體」、「雲端應用與巨量資料」、「通訊」、「電子零組件與顯示器」、「電子材料」、「智慧車輛」、「機械」、「循環經濟」、「石化」、「綠能」、「農業科技」、「生醫及醫材」與「健康照護」等一系列的關鍵議題台灣產業的回顧與及未來商機展望。
同時更企劃以 「數位經濟引發創新模式」橫向貫穿,輔助並促動各產業應用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本年度議題不僅談及成熟產業,亦邀集產業領袖或領導廠商蒞臨分享產業典範移轉中的「區塊鏈」、「循環經濟」、「VR、無人機、工業物聯網」等前瞻議題,期為企業創新與轉型策略提供建言,協助我國產業掌握下一波創新契機。
(本文訊息由工研院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