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近年來金融科技(FinTech)逐漸興起,其中包含的一項便是「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讓投資者能以低廉的成本,得到財富管理或投資的建議。

不過他最大的缺點,就是相對人類理財員少了「情感」上的連結。他能勝任人類的工作嗎?真的能完全取代人類嗎?這些問題其實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責任編輯:張瑋倫)

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日新月異,改善了許多傳統上的不便利,然而屬於金融科技一環的機器人理財,到底對於人們傳統上的理財帶來了哪些影響?而根據 PwC 《2016 資誠全球財富管理調查報告》全球財富管理規模將在 2020 年時達到 101.7 兆美金,在這龐大的市場中機器人理財又將如何發展?

teens-629046_1920

機器人理財的萌芽,開啟小額散戶的時代

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其實並不是由我們平常所認知的機器人來幫你理財,根據 INVESTOPEDIA 的定義,是一種線上的財富管理服務,提供自動化,在沒有人類的規劃下,達到以演算法為基礎的投資組合建議

相較於傳統的財富規劃,目前的機器人理財只能規劃投資組合建議,較不包含傳統多面向的服務,例如稅務、退休金規劃以及房地產規劃。

然而,機器人理財最大的特色是其低廉的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財富管理使用者的投資金額門檻,能夠吸引更多沒有那麼多資金的年輕小資族群。

傳統上如果有投資的需求,只能靠自己慢慢研究,或是向資金門檻較高的理財專員尋求建議,然而以美國機器人理財的領導企業 Wealthfront 為例,最低的資金門檻僅僅只需要五百美元,讓絕大多數的民眾都有機會進入原本門檻很高的財富管理世界,並且以一個相當簡單且方便的方式進行投資。

robot-507811_1920

成就便捷,卻犧牲情感互動

雖然機器人理財擁有比傳統透過理財專員的財富管理更快速、簡單、方便、以及更低的進入門檻等優勢,然而理財專員與客戶之間所謂人與人的連結,卻是機器所無法取代的。

傳統財富管理很大一部分的價值,除了提供給客戶良好的投資報酬率以外,來自與客戶之間的連結,透過深度地了解客戶的需求與喜好,可以精準地提供客戶想要的產品,提供比機器人理財更加客製化與貼近客戶需求的產品。

尤其,現今的機器人理財所提供的投資組合建議都無法保證永遠的獲利,因此在缺乏與客戶連結的情況下客戶常常會因為短期的投資失利而不再信任機器人理財,與人的連結是機器人理財與傳統財富管理最大的差別。

在金融科技不斷地進步下,機器人理財提供了我們更快速的運算與更方便簡單的理財服務,但也同時點出了傳統上屬於人不可取代的價值。

VB_機器人理財圖表png.001

圖片:葉新自製

未來趨勢將成為相輔相成的人機互動

從數據(圖一)上可發現如今美國兩大機器人理財領導公司 Betterment 與 Wealthfront 所受託管理的資產(AUM)成長率已大幅下降,間接證明了前段「人類理專的客製化理財服務仍難被取代」的論點。

而真正能影響理財市場的少數高資產淨額人士,仍習慣於將資產交由大型的金融機構或投資顧問公司代為管理,因此,即便在 B2C 機器人理財已經蓬勃發展了四年,也僅僅佔據整個財富管理市場得不到千分之一(圖二)。

VB_機器人理財圖表

由於投資理財建議與財富管理對於消費者而言是相對難以真正理解的服務,消費者容易在沒有人為的教導下對機器人理財失去信心,再加上過往消費者大部分的資產都集中於傳統財富管理的通路,要他們重新學習並接受新服務的成本過於高昂。種種要素的歸因之下,造成機器人理財發展趨緩的緣由。

或許機器人理財的發展方向該換位思考,從身為「傳統理財服務」的市場服務破壞者,轉變為相輔相成的互補者;應該透過低廉成本的優勢與現有業者相互合作,已取代過往服務中已無附加價值的產業環節

機器人理財的業者也熟知上述遭遇的困境,因此可以發現,現今機器人理財廠商與金融機構合作的 B2B2C 商業模式正在崛起,透過提供金融機構機器人理財的技術,改善傳統財富管理中理財專員的效率,也同時彌補機器人理財缺乏與客戶的連結;以相輔相成的合作,取代相互競蝕的對立。

因此相信機器人理財的未來趨勢,將會著重在結合機器與人的互補層次,透過機器的演算法與理財專員的客製化互動相輔相成,帶給投資人更簡單方便的美好體驗。

(本文經合作夥伴維京人酒吧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FinTech解密:機器人理財到底會如何發展?〉。)

延伸閱讀

【陳鼎文】國際理財新趨勢:日本用「理財機器人」,拓展出年增 172% 新市場
【陳鼎文】理財,你願意相信人還是機器人?
【專訪】beBit 陳鼎文:傳統金融業轉型 Fintech 有方法,先拆解客戶的金融旅程痛點
Fintech 害大家失業?保險業老董親自飛 MIT,學習傳統業務員升級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