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先不要緊張,這個網站並不能幫你寫完一篇論文。不過在第二章文獻探討的章節的確可以派上一些用場。在初次下手找資料時容易陷入茫茫的資料海中溺死,而 Iris 就像一個小小的游泳圈,可以幫助你,大部分的工作仍要靠自己。此外,目前也只支援英文,剛好符合教授們要求一定要有英文文獻的需求。好工具,不試試看嗎?
(責任編輯:Matthew Chen)
進入畢業季的你,是否沉迷於論文不能自拔?面對浩如煙海的文獻無從下手?這個叫 Iris 的 AI 或許能救你於水火。
不要誤會,這個 AI 並不能幫你寫論文,它能做的只是為你快速篩選信息,在你不知從何入手研究時,為你指引方向。
這是一個已經「閱讀」了 3000 萬份文獻和 2000 多個 TED 演講的 AI,它能根據你的研究主題為你找出所需文獻並標明相關度。同時,作為一個具有神經網絡的 AI,Iris 具有自我學習能力,還能接受用戶的調教,不斷提高知識水平。
目前,Iris 開放了面向個人用戶的測試版,具體是這麼用的:輸入某篇論文鏈接,系統讀取摘要後提取出關鍵概念,並分類列出其論文庫裡所有的相關論文。
從愛範兒的體驗來看,整個界面的交互設計相當不錯的,兼具美觀與實用。在選中某篇論文後,還可以讓 Iris 圍繞該論文主題繼續查找相關文檔,層層推進,就好像開連鎖店 ……
不過,受版權所限,Iris 只能給出論文的摘要和主題,查看全文還需要跳轉至原鏈接。遺憾的是,Iris 似乎還不支持中文論文的讀取。
至於訓練功能,則是通過觀看一段 TED 演講後,對照 AI 列出的概念給出是否有相關性的判斷。
根據 Iris 團隊的說法,他們希望能幫助研究人員在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時,能夠快速了解相關信息。畢竟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在面對全新的領域時,也可能不知道要查找哪些關鍵詞,而 Iris 能夠通過分析和總結,幫助他們篩選出合適的文獻。
(本文經合作夥伴 ifanr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寫論文不用愁,AI 來當小助手》)
──
延伸閱讀
你還以為 Prisma 只是個濾鏡 App?其實「AI 人工智慧」才是它的本體
親愛的創業家們,千萬不要再選這三個「台灣創業的夕陽產業」當題目了!
台灣青年大讚上海行動支付好方便,但 …… 台灣真的沒有這麼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