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中國的線上醫療App「春雨醫生」創辦人張銳,昨天因突發心肌梗塞過世。張銳為了營運公司經常超時工作,突然離世讓創業者過勞猝死的問題又浮上檯面。(責任編輯:黃筱雯)
平靜的假期傳來噩耗,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 10 月 6 日淩晨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
年輕創業者的突然離世,又一次引發眾人感慨。保重身體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但一旦選擇創業,很多事情就身不由己了。
創業
張銳曾經是《京華時報》的新聞中心主任和網易的副總編輯。新聞出身的他有著敏銳的嗅覺。當他看出移動互聯網創業最佳時機已經到來的時候,他決定創業。本著「不做社交、不做一般工具應用、不做遊戲」的標準,張銳將創業的方向定在了線上醫療上。
2011 年,春雨醫生上線,口號是「足不出戶問醫生」。它以網路診療為主業務,使用者可以線上查找醫生,醫生自由定價提供多方位服務。另外,用戶也可以隨時隨地免費提問,3 分鐘內能得到公立醫院醫生的快速回復。
張銳的目標是搭建國內最大線上醫療平臺,並借此助力調整中國不均衡的醫療資源。
成就
春雨醫生的發展非常迅速,2014 年 8 月,春雨完成 5000 萬美元的 C 輪融資,2015 年線上問診業務實際收入 1.3 億元,盈利 3000 萬,計畫分拆打包上市。 2016 年 6 月,春雨醫生已經完成 12 億美元融資 Pre-IPO 環節。
如今春雨醫生已經擁有 9200 萬名啟動用戶、49 萬名公立二甲醫院 以上的專業醫生,每天有 33 萬個醫療問題得到專業醫生解答。
難題
在春雨醫生創立 3 年後,醫療衛生資訊和管理系統協會 HIMSS 在一篇文章中也預測,移動互聯網未來將會是專業醫療服務的核心,能帶來更有效的疾病預防以及更好的慢性病追蹤,提高醫療品質。
而這個趨勢也很快從市場資料中體現出來,從 2014 年開始,中國移動醫療市場井噴增長。根據艾媒諮詢的資料,2014 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約為 29.5 億元;2015 年增長 44.7%,達到 42.7 億元;預計 2017 年將達到 120.8 億元。此外在 2015 年,移動醫療市場用戶人數比起 2014 年直接翻了一倍。
但是大勢歸大勢,和其他創業者一樣,如何尋求投資、如何盈利變現等難題也讓張銳非常頭疼。
在之前接受採訪時,張銳承認自己的確很焦慮,由於擔心資金鏈斷裂,他經常吃不好睡不好。在壓力最大的時候,張銳經常半夜兩三點發郵件探討商業模式,一大早又跑到投資現場向投資人闡述自己的願景。精神和身體勞累也讓他鬢角全白。
在外人看來這些或許是煎熬,張銳卻認為自己痛並快樂著,他並不是咬著牙在堅持,而是樂在其中,很累,但是也很爽。
矛盾
近幾年時不時會傳出創業者過勞猝死的新聞,除了願逝者安息,我們往往也會發出要保重身體的感慨。
但是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事情又未必如此簡單,在爭分奪秒搶佔市場先機的緊要關頭,在資金鏈快要斷裂的危難時刻,又如何能安心停下?或許一個懈怠,換來的就是永遠的落後。其中的壓力和責任,恐怕只有創業者自己能體會。
身體的恢復和精神的滿足,對創業者來說,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衷心祝願大家能夠身體和理想兩不誤。
(本文經合作夥伴愛範兒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去世:创业的矛盾〉。首圖來源:Jeff Ea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