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外科醫生在真正為病患動刀前,都會經過無數次的練習,這個對象可能是一般的模型,或是在離開人世前簽過大體捐贈同意書的人。
不過現在,英國一所大學的研究員發明了「他」,讓外科醫生能體驗臨場的搶救情況,不只能快速建立手術過程中的反應及判斷,也為未來要實際動刀的手術做好萬全的準備!(責任編輯:張瑋倫)
當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研究員 Richard Arm 成功將「他」的心臟從開膛破肚的前胸內取出來時,你或許也會以為這只是一次尋常的手術。
然而,Arm 面前的這位「病人」並不是人類,而是一款 3D 列印的人體模型。它的造型和真人幾乎沒有兩樣,由有機矽凝膠和纖維構成,主要模擬真實的病人身體,以便給外科醫生進行緊急手術的訓練。
Arm 表示,他設計這款逼真到極致的模型,目的在於讓外科實習醫生體驗一下搶救情況,為未來可能面對的真人手術做準備。
研究者是如何製造這具模型的呢?
- 從心、肺到血管,該模特的身體所有器官均由 CT 掃描。
- 研究者們採用了不同等級的矽膠材料以製作不同的部位。而為了更好地模擬器官的形態,連心臟的不同部位也有著軟硬程度的觸感區別。
- 皮膚同樣也是由可密封的矽膠進行 3D 列印製作而成的,因此它能夠進行切割和修復。
- 而這位模特的臉同樣是甚於真人製作的,因此看起來並不會很「假」。
溫馨提示,以下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未成年讀者請在家長陪同下閱讀。
.
.
.
.
.
.
為了培訓需要,這名模特的整個胸腔可以完整地打開合上,便於使用。而為了更真實地模擬手術,甚至還能用手術刀進行切割和縫合。
甚至連鬍鬚也是仿照真人製作的,栩栩如生。
在供外科醫生訓練的時候,為了更逼真地還原千鈞一發的搶救過程,在模型血管中會注入「血液」,營造手術時失血的情形。
在訓練過程中,醫生還能為肺部注入空氣,胸部一起一伏的樣子簡直與真人無異。而實習醫生還能對病人進行模擬人工呼吸的訓練。
麻醉學教授 Colonel Peter Mahoney 表示,這對於模擬軍事環境中的手術和麻醉訓練有著重要作用,在時間緊張的戰場上,有了事前的演練,醫生的表現自然也會更加從容。
英國國防部表示,這樣的兩具模型將會在 2017 年投入訓練。此外,還將致力於局部器官的製作,包括心臟、大腦及血管等,目前團隊甚至已經做出了人腿的完整血管系統。
負責該項目的主管,諾丁漢大學的 Tilak Dias 教授表示:
「通過提升外科醫生的實戰經驗,我們對其充滿信心,希望他們能為真實的手術做更加充分的準備,用自己的醫術拯救更多的生命。」
長時間盯著這些圖片後,其實也覺得血淋淋的搶救現場可以接受了,更何況是在未來身經百戰的醫生們?
(本文經合作夥伴雷鋒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只怪太逼真!會呼吸還會流血的3D 打印模型,醫生們可以好好演練了(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