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關注這則新聞】
行銷不是每次都要堆鈔票搞氣勢,有時候一些小招式也是很有效的,就像是這次的 Beacon 一樣。
(責任編輯:曾華銳)
根據 Business Insider 預估,今年 Beacon 驅動的零售消費在美國將超過 400 億美元;而國際生活美妝雜誌 ELLE 結合雜誌內產品與實體零售的 Beacon 應用實驗案例,也成功引導 50 萬人次進入實體商店。
(編按:Beacon 可以想像成一種像是訊號燈塔的小型裝置,會不斷放送特定代碼。只要手機安裝特定 App 並開啟藍牙,一旦接收到代碼便可觸發 App 做出對應動作。)
這些案例都證明了 Beacon 應用已逐步受到國際主流的肯定,而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創研所)也持續推動「萬點 Beacon 申請合作案」,致力於 Beacon 的佈建以及相關應用的發展,同時打造示範性場域讓消費者親身體驗。
資策會創研所洪毓祥副所長表示,「隨著近年跨螢裝置與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IoT) 的發展浪潮,電子看板、手機等裝置皆將成為與消費者互動的媒介,而 Beacon 技術即是連結店家與消費者的重要環節;目前合作廠商與示範性場域都有良好成效,以甫結束第四波體驗活動的西門商圈為例,本次活動購買轉換率高達 20%,相較以往發傳單的方式,吸引一位客人上門的成本平均可降低 50% 的成本。」
- 數位集點風潮帶動商家營收,轉換率最高達41%
萬點 Beacon 為實現智慧商圈的起點,計畫透過硬體設備廣佈,鼓勵場域業者嘗試 Beacon 應用;目前發放場域已橫跨北、中、南三地,吸引包含全家便利商店、大高雄觀光商圈總會 (中央公園、後驛、美麗島六合商圈) 等繁星場域業者加入,陸續採用數位集點、導客入店、優惠券推播或是個人化資訊推播等方式與消費者互動。
於經濟部技術處的指導下,資策會與 OPEN-LiFE 及社團法人台北市西門徒步區街區發展促進會合作,推動四波智慧商圈的實證活動;以 Beacon 推播讓消費者在逛街過程中收集點數與消費資訊,並可將點數兌換成實體商品或優惠。
西門商圈活動於上月底落幕,共吸引 31,464 人次參與,其中最高的集點紀錄更達 23,980 點,相當價值約兩千多元的商品。
根據統計,活動參與者年齡分布落在 18-35 歲區間,其中以 25-30 歲為最活躍族群;參與者的性別比則為一比一。而合作的商家夥伴中,以餐飲類商家的家數最多,佔整體採用商家的 36%,其次則為服飾商家 (26%) 與零售商家 (19%);在營收成效上,餐飲商家亦以超過四成的轉換率 (41%) 拔得頭籌。
- 使用藍牙已成日常,O2O新型態集點經濟誕生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發現集點的族群並無明顯差異,而且大眾已逐漸熟悉智慧商務的應用;長期合作的連鎖商家「日藥本舖」西門門市舒店長對此表示「從四波的商圈活動中發現,相較過往消費者拒絕開啟藍牙的狀況,現今的客人已較習慣藍牙的使用,這樣的行銷方式也將逐漸取代傳統 DM,消費者有與產品互動才會收費的模式,也讓品牌端的行銷預算更看得到成效。」
此外,本次西門整體商圈活動的購買轉換率達 20%,以多次參與活動的零售商家「收藏天地」為例,本次的活動體驗人次超過 500 次,許多消費者為了集點來到店家,被店內商品吸引後就促成了購買的行為,來客的購買轉換率亦達三成。
智慧商務的應用,不僅為西門商圈注入活力,也吸引更多的人潮與商機,Beacon 也為不同產業類型的商家帶來實際效益,O2O (Online To Offline) 的新型態集點經濟儼然成形。
萬點 Beacon 未來計劃透過硬體的廣佈,以及示範性場域活動的推動,讓更多消費者接觸智慧商務的概念與應用。目前,第三波 Beacon 發放已開跑,申請時間為即日起至 105 年 10 月 21 日(三)止,相關資訊可上官網查詢。
(本文訊息由 資策會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古天熱@Flickr,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