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虛擬科技元年的來臨,如今,越來越多滿心期待的玩家在為即將送府到家的 Vive 清理居室和書房,意圖利用一片至少 3 平方米的空間,搭建進入虛擬實境世界的跳板——然而,又有多少人認真地思考過,這種形而上的「虛擬實境圈地」行為究竟是正確與否?
至少在 Strauss Zelnick 看來,這種行為實在算不上是明智之舉——根據 RoadToVR 的報道,這位著名遊戲大廠 Take-Two 的 CEO 表示,「現在的成本依舊是太高了。這種需要你們貢獻一整片活動空間且成本至少要 2000 美元的設備是沒有市場的。我不太清楚那種人的想法,或許有些人情願把一個房間貢獻給一項娛樂活動,但現實中的主流會是如此嗎?至少在我們美國,情況可不是這樣。」
好吧,這似乎和各位在國內媒體輿論中經常聽到的「只有地廣人稀房子大的美國佬才會對 Vive 鍾愛有加」大相徑庭——不過還沒完,且看這位「GTA 之父」針對遊戲成本的問題又是如何補刀:
「我們習慣花個 300 美元去購買娛樂設備,但無意專門為遊戲準備一個房間;我們更習慣於在房間裡準備一塊螢幕,一張沙發,以及一個簡單的控制器。我們不習慣站在一大片開闊的空間中,手上握著兩個控制器,頭上還戴著一堆勞什子(勞什子指一種徒勞無用的,不好看或者使人不愉快的東西或事件),還要提防別撞上咖啡桌——這不是我們能認同的。」
顯然,對於無數滿懷雄心壯志準備在 VR 行業大展拳腳的創業者(尤其是獨立遊戲製作人)來說,Strauss Zelnick 的這番言論不啻為一沈重十足的打擊——但我們也沒必要因此而灰心喪志,畢竟「GTA 之父」的這番言論全都是基於主流遊戲一線大廠高層的立場而闡述的,裝機量以及市場佔有率等問題必然是最優先考慮的,對於依舊處於起步狀態的 VR 行業來說,這種趨於保守的暫時不看好其實是相當正常的。
順便一提,如果你看到標題立刻聯想到前兩天盛傳的「英偉達已停掉 VR 項目」傳聞的話,沒錯,今天這條新聞其實是自帶修正補丁的:
「我並非對此無動於衷毫不感冒,我想要強調的其實很簡單:有待觀察。」—— 關於 VR 技術的態度,Strauss Zelnick 下的結論。
(本文獲合作夥伴 TECH2IPO 授權刊登轉載,原標題為〈「GTA 之父」谈 VR:太贵,太占地方,目前没市场〉,圖片來源:rockstar 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