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輻射致癌」只是都市傳說嗎?讓國外權威媒體告訴你真相為何

FnYIFuBwX2l25rg48HdmAkxMf_Zq

上週五你是不是被各種「美國最新研究表明手機會致癌」的文章洗版了?事實上,美國政府並沒有發現使用手機和人類罹患癌症之間的必然聯繫。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監管的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其實是一個聯邦機構,有一項耗時兩年,耗資約 1.64 億人民幣(2500 萬美元)的研究,研究發現經過長時間的手機電磁波輻射後,部分雄性小鼠患上了腦部腫瘤。

消息一出,很多媒體立馬切換至「恐慌模式」,在報導中直言「研究表明,手機的電磁波輻射導致人類患上癌症」。放輕鬆,事實並非如此。但是如果仔細考量這項研究,我們最好還是對手機輻射採取一些防護措施。

研究中,所有小鼠每天會被手機電磁波輻射 9 個小時,如此輻射 2 年。2 年後研究發現,有 2-3% 的雄性小鼠患上了腦部腫瘤和心臟腫瘤。雌性小鼠患腫瘤的幾率則小得多。

目前我們還無法斷言,該結論對人體是否適用。但是這項研究確實表明瞭手機輻射和腫瘤之間存在關聯——這樣的結論讓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堅持的手機輻射無害論受到質疑。

我們向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求證後,對方用 2015 年更新的網頁再次向我們保證——「目前還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手機和腦瘤之間有必然聯繫」。

對於這項研究,權威媒體亦表現出淡淡的憂心。

「這項研究之所以被如此重視,是因為我們的政府曾經言之鑿鑿地說,手機輻射不會造成任何生物生理上的傷害。但現在研究結果表明,事實根本不是政府之前說的那樣。簡單來說,無憂無慮玩手機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手機輻射不一定不致癌。我們也不需要因此而停止使用手機。但是我們得意識到,手機輻射對人體並不是百分百之安全,而是有可能造成一些生理影響。」—— Michael Hansen,《消費者報告》資深科學顧問

「現在幾乎全世界各個年齡層的人都在用手機,就算只有很小比例的人會因手機輻射患病,考慮到巨大的人口基數,手機輻射有可能會對國民健康造成影響。」—— 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研究員

「此前亦有機構做過此類動物輻射實驗,但是並沒有發現手機輻射和腫瘤之間有任何聯繫。目前為止,這次動物實驗是持續輻射時間最長,結果最具說服力的一項開創性實驗。」——《科學美國人》

目前,我們不用把手機輻射當成洪水猛獸對待。如果像我們一樣,對此感到輕微恐慌,可以採取一些預防措施。《消費者報告》的資深科學顧問 Hansen 表示,電磁輻射的強度會隨著傳播距離而減弱,所以你可以多借助別的設備來「間接」使用手機,比如說用耳機接打電話;以及盡量避免貼身放置手機,褲兜或者上衣口袋都不要放手機…… 就是盡量把手機放遠一點兒。

(本文獲合作夥伴 TECH2IPO 授權刊登轉載、修改標題,原標題為〈手机辐射致癌是真是假?看看权威外媒到底怎么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