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搭上科技公司「升遷火箭」?Uber 產品負責人:自信就是你最好的安全網

科技公司因為其行業屬性的特色,往往能夠造就出非常年輕的團隊領導人,每一個投身於科技行業的程式設計師想必都不願意永遠做著一份單調的工作吧?那麼,該如何鋪就一條理想中的科技公司晉升之路呢?

科技新創公司的創始人,想必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幹勁十足,個人的發展方向和公司的戰略目標相吻合。那麼,該如何鋪就一條理想中的科技公司晉升之路呢?Uber 的產品負責人有話要說!

Uber 的產品負責人 Frederique Dame 近日接受了 FirstRound 的採訪,她在加入 Uber 之前,曾經在 SmugMug、Photobucket 以及 Yahoo!等公司工作過。在本文中,她暢談了工作環境中如何構建起令人愉悅快樂的氛圍,科技職場上的員工又應以怎樣的心態來鋪就一條理想中的晉升之路。

Fr1UZeTDrJ78cXpHaQABqJM9yKH9

當我還是十幾歲的孩子,曾經看過一部電影《Working Girl》(1988 年出品,「上班女郎」),主演者是:梅拉尼·格里菲思 (Melanie Griffith) 與雪歌妮·薇佛 (Sigourney Weaver)。這部電影對我的人生影響深遠,我想要成為電影中的角色,想成為一個能夠為大公司做關鍵決策,運籌帷幄的那個人。這個念頭聽上去也許挺傻的,但是它確實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出生在法國,父母親都是牙醫,他們想要我也繼承這份事業。但是我想成為一名「商界女性」,更準確的說,一名與「數學」和「科學」共浴愛河的工程師。我的父親,從來沒在我面前做出過任何妥協和讓步,在得知我內心的渴望之後,卻破天荒頭一次讓我跟隨自己的心,這也最終讓我在美國獲得了一份工作,成為了一名產品經理,並在 Uber 的發展初期加入。那個時候的 Uber,業務範圍只覆蓋 14 座城市。

絕大多數的人很感興趣於我的職場經歷。Uber,這個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公司,已經在 68 個國家業務覆蓋到了 400 多座城市,在這個過程中,我又是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但是,如果真的要我說起來我是一步步走過來的,那真的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故事,這得說回 15 年前我在矽谷的日子。

Fi7bmMsiEzPyXtXegH1UPcw-_6FP
  • 當我回首過去,我想我的職場成功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 -「快樂」

為了不造成誤會,提前聲明一點,你的路絕非坦途,即便暫時它給你的感覺是這樣,它總有一天會露出本來就很殘酷的模樣。事情總會出現偏差,計劃總是會半途而廢,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只有一樣:你如何回應各種變數。

成為一個滿足,感恩的人,在當下的文化中怎麼看都覺得不太可能,但正是這些東西,是最有可能將你送到最為正確的終點,它們比追逐名譽、自傲、頭銜、對財富的野心都更有用。接下來,就是我分享過去職場路上走過來的點點滴滴,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成為你接下來職場路上的借鑒。

  • 編織你自己的安全網

上面這個標題看似一句稀鬆平常的話,但裡面富有重大意義。如果你現在有了前提,相信無論發生什麼自己都會一切 OK 的,這個時候會發生什麼變化?你也許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完全不同了!你將測試你的能力極限,給予自己更多信任,真正的轉變發生在此刻:你意識到不管怎樣,這都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你將全面承擔它所發生的各種結果。在科技圈很多人在職場上都覺得自己是在 50 層樓的高度走鋼絲,一旦稍有差池,你就會跌落,這不是正常的。那些相信自己一次又一次地重振過來,擁有足夠的韌度和彈性的人,才具有更加強大的力量。

我決定到美國工作的時候是 24 歲。但是我也心驚膽戰,如履薄冰,當時我像無頭蒼蠅一樣來回找工作,但其實那個時候早就應該動身去美國了。又一次,我爸爸成為了在我背後推我一把的那個人,為我們訂了去灣區的機票,準備在那裡待上 10 天的時間。這無論對他還是對我來說,這都是第一次到美國。同時,他不斷給我打氣,讓我相信自己:即使我在那裡沒有找到工作,我也肯定能夠找出其他的出路來的。我還記得當我從史丹佛的圖書館把簡歷列印出來,拿著這份簡歷,前往 Santa Clara 大學的職場招聘會的路上,我渾身都緊張地發抖。最終,我還是如願拿到了 Offer,如果當時我瞻前顧後,或者半途而廢,那麼我是不會得到工作機會的。

其中的關鍵是要相信自己能夠應付得了各種結果。在科技圈裡,相信自己聰明要命的人比比皆是,都相信自己非常有能力,但是當你問他們:如果你今天被炒了,或者你遭遇職場上的重大失敗,又或者僅僅是想轉向到更加具有前景的科技領域時,你會怎麼辦?他們沒有答案,他們根本不相信自己。

而這種自信,就是你的安全網。

我之所以對這個道理有著這麼深的體悟,那是我被現實逼到了一定程度。在 2002 年矽谷經濟遭遇低迷的時候,我被炒了。當時我在美國是非法居民,借住在舊金山朋友家的沙發上,我必須想出來接下來該做什麼才能繼續留在美國,這個時候已經沒有時間讓你來品嚐痛苦的滋味,又或者開始仰天懷疑人生,我必須走出房門,去見各種人。我加入了一些互聯網組織還有 Ryze.com,我在網上四處發著簡歷,告知大家我現在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有很多工作我也拒絕掉了,因為憑直覺就知道不適合我;還有一些工作面試機會,我被公司給拒絕掉了。當然,到最後事情有了轉機。

如果你不到那種境地,你是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但是如果你能夠調整一下思路,相信自己無論發生什麼,自己都會好好的,哪怕是你還沒有進入到絕境,沒有升職,沒有融資成功,你內心是篤定的。無論什麼時候,一旦你發現自己在想著:「噢我不能做到這一點……」或者「這風險也太大了吧!」一旦你意識到自己出現了這樣的想法,你緊接著給自己提醒下面這句話:「就算無法成功,你也會一切 OK 的。」

  • 請想著「優雅」這個詞

你已經有些日子沒有聽到「優雅」這個詞了?這個詞現在聽起來實在有點兒老派古板,但是正是它讓很多事情變得特別起來。在科技圈,人們更不考慮所謂的「優雅」。

所謂的「優雅」,其實就是事事小心,體面回應,任何事情都舉重若輕,有著非常堅定的方向。在我看來,這是職場路上最不可思議的「秘密武器」!

如果你現在在經歷艱難的處境,怎樣做才能顯得「優雅」呢?考慮下面幾點吧:

* 你需要對自己誠實,你需要一種內心的篤定,相信痛苦都是暫時的,因為生命變化無休。如果你的內心充滿悲戚苦痛,你是走不上寬敞明亮的人生之路的。

* 你應該時刻去關注那些隱藏著的機會,以便你在低谷時能夠快速地重新站起來。讓我們假設你現在被解雇了,那麼在這段時間裡,你就有足夠的時間健身了不是嗎?

* 你必須去接受那些「不舒服」,有時候你甚至需要主動出擊去尋找這些「不舒服」,走出「舒適區」,是讓你能夠成長起來的唯一途徑。

* 不要把很多事情都歸結到自己身上,時勢運轉,有些時候命運的轉折跟你自己沒有太多關係。

* 你必須用「欣賞」來取代「期望」。與其一直眼睛盯著那些你沒有的,你還沒有得到的,還不如想想你現在有的優勢,然後從此出發,做出改變。

第一次我跟 Uber 的招聘人員接觸,那次經歷是值得紀念,並且終生難忘的。最後她告訴我,他們已經有一名產品方面的負責人,把我 Pass 掉了。在沒打這個電話之前,我是如此的嚮往這個頭銜,是的,Uber 裡面其他的崗位我都不在乎,只想成為一名產品負責人。

我原本是可以將失望轉化成為燃燒在胸間的一團怒火,就此跟這家公司再也不來往。但是我沒有這麼做,相反,當我掛掉電話的時候,我注意到我在打電話時言語中所透露出來的興奮,內心湧動著的衝勁,我當時就覺得自己的狀態是很好的,所以願意去接受其他職場上有可能出現的機會。

很快,我又得到了一次時尚公司面試產品負責人的機會,這看起來似乎是一件正確的事,而且我專門列舉了很多理由來證明這是一次明智之舉。但是其實我是在牽強附會,我當時就知道是自己在騙自己。

如果你突然意識到你自己為了證明某個決策是正確的,就開始四處尋找理由,那麼是時候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你這個決策是否站得住腳。「合理化」這個舉動本身就說明瞭決策並不迎合你內心最初的那個衝動。

「優雅」地去追求目標,意味著你在做事情的時候是順勢而為,順應你的本心而為。你周圍充斥著太多吵雜的噪音,讓你看不到生命當中最能使你感到快樂的東西是什麼。

  • 放下身份地位這些標籤

頭銜這個概念是你需要征服的第一位敵人。如果當時我只一味地追求所謂產品總負責人這樣的頭銜,那麼我也許就錯過了我一生中千載難逢的,如發射火箭一般的職場上升機會。

在我給 Uber 打了第一通電話的兩個月後,他們準備招聘另外一位產品負責人。那時我再次聯繫上了 Uber,還見了一下他們第一位產品負責人,她比我小 5 歲,經驗也沒我豐富,本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也許會不屑於跟她對話。但是我在登門拜訪時意識到了自己孤傲的心態,我也很慶幸當時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我們見面後聊天非常愉快,一起進行了頭腦風暴,把彼此關於「汽車分享」的概念打磨、推敲,討論客戶對這樣一家公司有著怎樣的情結。我們都喜歡對方的思路,談話結束時,我確信,我想要和她共事。

在考慮你是否進入這家公司的時候,最容易讓人忽視的,也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你跟其他人之間相處的氣氛,某種人與人接觸時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如今,我很確信,進入一家公司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經理和一支非常棒的團隊。這兩者結合起來,幾乎決定了你在職場路上的幸福程度,這個時候,你需要放下的是對「頭銜」以及「待遇」的執念,讓它們在日後,水到渠成的,以一種讓你驚喜的方式撲面而來。

多年以來,我身邊的產品經理朋友和我都特別在意於薪水待遇,我們下一次職場晉升的機會,我們下一個需要跳槽的公司等等這些條件。如今,我們大多都成為了一家公司的產品負責人,終於意識到上述的一切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最起碼不需要你花費所有的時間心機去考慮,有些時候還會伴隨著失望、焦慮。真正需要考慮的是你身邊的同事,你是否願意與他們共事,每一天的工作中是否充滿了樂趣,你們在一起是否在打造足夠酷炫的產品。

FjiGWTizuSPknks9B3bwHbSUP-xE

接著前面所說的,在我第二次接觸 Uber,並且見了他們第一位產品負責人之後,是時候去接受 Uber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Travis 的面試了。很多人也許在這樣的面試中會感到緊張,但當時我下定決心,將他還原成為一個普通人。在 10 分鐘的面試中,我們一直在談之前在工程技術方面做過什麼,面試快結束的時候,他說他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問我。我開玩笑地回應道:「好吧,那麼你抓緊,我們只有兩分鐘的時間了。」他笑了。我在那個時候就知道我將進入到這家公司,這家公司每個人的想法都同等重要的公司。

丟棄掉對「頭銜」的執念,並不是要讓它變得無足輕重,而是說,當你在做關鍵決策的時候,它不應該成為主導因素。你當然也不應該被其他人的頭銜嚇到。這個想法對我受用終身,並讓我跟其他同事的距離近了很多。

  • 永遠只索求自己應得的那部分

有些時候你需要做妥協,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停止索求某些具體的東西。這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當然對女性來說也許會更難一些)。首先,知道你想要什麼;其次,很實事求是地明白你給公司帶來了怎樣的價值。你的目標平衡這兩點,使得自己在薪酬待遇,以及相應的責任方面不斷提升標準。

你索要的薪資、待遇、福利,永遠是基於你目前所提供的價值基礎之上。不要隱藏它,要將自己訴求提出來。當然往往有可能這樣的訴求並不得到滿足,但是不要因為這樣就灰心氣餒,你需要跟公司做進一步的溝通,工作中需要做怎樣的提升,實現怎樣的價值,才能對應換取你所要的東西。

當然,除了跟公司做有效的溝通之外,你身邊還存在很多朋友和同事,從他們的身上學到職場晉升的經驗。

  • 你的社交能力決定著你的價值

事實上,你的職場路徑的鋪設,以及職場路徑是否寬闊,是由你的社會關係所決定的。如果你能接受這一點,也許你日後會在人際交往上面更用一些心思。即使你是一名內向的人,你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加強人際關係,它完全歸結於你的情商,而在我看來,情商包含了下面的幾點內容:

* 同理心: 這在 Uber 公司內部尤其如此。Uber 是一個覆蓋全世界,擁有足夠強烈多元文化的公司,在這樣的公司中,「同理心」非常之重要。你必須要時不時地設身處地,換到別人的視角中去思考問題,去想他們個人的動機是什麼,訴求和慾望是什麼,又該如何回應它們?

* 長遠的眼光:關係的建立必須從長遠的眼光來考慮,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去犧牲關係,這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如果你想要不斷地去征服每一個人的心,你需要變得更友善,更能善解人意,更願意為了瞭解他們去付出一些東西。

* 知道影響你的力量都來自何處:一般來說,跟你最親近的人最終都會具有一定程度上影響你的力量,他們影響你的工作,你如何行事,你的家庭生活,以及你的潛力。所以,有鑒於此,是不是考慮跟更多不同的人結交,試著跟自己的同事結成更加緊密的聯繫,使得能夠影響你,提升你的力量越來越多?

* 尋找到人們喜歡什麼:它也許並不是跟工作相關的內容,每一個人其實都會喜歡點什麼,他們的狗,滑冰運動,解決難題。去瞭解每一個人的愛好,時不時地給他們送點禮物,讓他們內心最為柔軟的東西得到撫慰。這會讓你在人際交往時變得閃閃動人,不可或缺。

* 社交時不要畏首畏尾:社交場合並沒你想的那麼嚇人。去試試吧,在結交朋友的過程中談談你所知道的一切,比如最近經常去的一家好館子,你即將迎來的一段假期,一部電視劇。如果真的跟面前的這個人談不來,走就是了,你又不會損失什麼。

現在說說我的例子好了。當我在社交場合或者工作中結識了某人,一般來說隨後我會立刻發一封郵件:說明這次相遇對我來說是多麼的難忘,而且尤其是我們之前所談論的某些內容是極具意義的。然後我會在社交網路上跟他們互相關注,在他們所分享的內容下面進行留言,當然,只有在我真的覺得有興趣的前提下我才會這麼做。如今,我有很多非常親密的朋友,但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只見過一次或者兩次。

  • 建立信任,拒絕評價

很多人都忙於出門交朋識友,把各種人添加到自己的 LinkedIn 朋友關係中。但是很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將友情的紐帶建立起來。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讓人們把信任投注到你身上,將所發現的一切都分享給你。我在工作中,每次跟團隊成員開始一個項目的時候,我都會提前告訴他們:你們可以把一切你們覺得舒服的東西分享給我。由此讓他們知道:我是站在他們那邊的,我們之間有的只有信任,而不是「評判」。

不久之前,我和我的一個工程師出去散步。散步是我們每個星期一對一的例行安排。走到一半路的時候,他突然向我道歉,說這些天每天的會議上他總是遲到。我問他原因,他說是因為每天晚上忙於應付自己手頭上的工作,睡的很晚。於是,我們一起商量,找出了一種能夠讓他在有限時間內把工作完成的方式。如果他在一開始沒有在很舒服的狀態下去分享自己的心事,他估計會壓力越來越大,然後在我不明所以的情況下離職。

如果人們懷疑對你坦白一切之後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有可能是績效評估上得到差評,又或者公司內部出現各種對他不利的流言蜚語,如果人們心存這樣的顧慮,那麼你在擔任領導者一職上就完全不稱職。人們只有在一個他們能夠獲得安全感,且被視為「人」的環境下,才能拿出最優秀的工作表現。如果他們沒有獲得這種安全感,很有可能會在工作場合以外的地方開始抱怨,他們的怨念會呈指數化的遞增,於是就出現了惡性循環。

當越來越多的員工走進這個循環的時候,這家公司離支離破碎的那一天也就不遠了。

當你在公司裡成為很多人能夠交心的對象,而且一次又一次向人們證明:他們傾訴的心事在你這裡就得到終結,他們要麼會得到解決方案,要麼心情得到舒緩,總之,不會有第三個人再知道這件事。在這種前提下,你是公司裡名副其實的「避風港」。人們越來越會依賴你,員工的留存率會大幅度提升,因為,這種在工作環境中獲得的安全感是非常非常難尋的。

公司的流言蜚語是運營效率的頭號殺手。它是有劇毒的,將工作時所締結的寶貴關係徹底摧毀,只會帶來層出不窮的問題。它不是那些瑣碎的問題,而是一些具有深遠影響,甚至決定公司日後存亡的大問題:人們內心的恐懼,不安全感,抱怨,溝通橋梁徹底斷掉的事實。如果你是領導者,你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將流言蜚語扼殺在最早期,要麼就將小道消息徹底公開化,讓它變得更透明,讓矛盾徹底公開化。

  • 讓「辛苦」成為「奮鬥」的代名詞,而不是滑向「折磨」一邊。

在新創公司工作,每一天都是辛苦的。當然,沒有什麼傑出的工作成果不是在辛苦中誕生。你必須從辛苦中找出積極意義出來。在 Uber 公司,我領導的是一支產品經理和工程師的團隊,我和我的團隊需要對抗的是整個世界。那麼在這個時候你該怎麼做呢?

從你的團隊裡找出那些身經百戰,資歷很深的老員工。他們往往經歷過一些項目失敗,有些工作成果也曾經付之東流,但最後他們都挺過來了。讓他們成為你的左膀右臂,他們作為核心成員,會給團隊帶來一種不斷向前挺進的韌勁。

不要吝嗇於微小的鼓勵,如果是大的進展,請一定給予充分的表揚贊賞。請盡可能地,頻繁地拍拍每個人的背,給他們打氣。別看是一個微小的舉動,但是結果卻很不一樣。

如果某些員工的表現很糟糕,立刻就說,不要說話拐彎抹角,你要直言要害,並且給他們說明該怎麼做才能提升工作質量,只有在直言不諱的前提下,他們的勞動成果才能得到最大的尊重,他們也有動力和意願繼續下面的工作。

  • 為你的團隊找到一句「口號」

這句口號不是流於表面,而是某種價值觀。在 Uber,我所帶的團隊的價值觀就是「無懈可擊的執行力和絕對徹底的現實性」。之所以每個人必須一次性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因為我們的行動必須迅速,我們的時間是如此的緊迫,以至於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修正它。這也逼迫著我們所有人都要把最優秀的那一面展示出來。當然,每個團隊的價值觀都不一樣,你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

  • 你的下一個階段起始於現在

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決定了將來的你有多能幹,有多快樂。你如何回應每次成功與失敗,將會為你明天如何應付挑戰和處理問題準備好工具。

在科技圈,人們往往談論的是事情接下來該怎樣怎樣的困難,為了克服它,需要多少個不眠不休的夜晚,需要流多少的眼淚,需要經受多少次猝不及防的打擊,而當人們經歷過一切,回頭看的時候又會感慨,其實一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嘛。

為了在創業中生存下來,怎麼做才好?也許最好的策略就是無論你是在巔峰,還是在低谷,都相信這一切都是暫時的,你將最終回歸到一個相對正常的狀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當你經歷過一切,你會成長很多。每天都在接受新的挑戰的你,將更有資格指導別人該怎麼做。

如果你能一直對自己有著這樣的警醒,以及對自己的信心,你將為你下份工作,下下份工作都會做好充足的準備。持續打造你的帝國吧,不要忙著向別人辯解什麼。

(本文獲合作夥伴 TECH2IPO 授權刊登轉載、修改標題,原標題為〈怎样铺就科技公司的晋级之路?Uber 的产品负责人为你指明方向!〉,圖片來源:豆瓣電影,自行截圖,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