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是不信。 不管因為考試還是政治原因,政府強制的斷網都是人權組織所不能忍的。
小明是伊拉克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正在參加升學聯考。考場很安靜,小明和大家一樣,都在聚精會神地答題。他突然記不起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差別了,於是偷偷地摸出兜裡的手機,打開 Google,卻加載不出來。他往鄰座瞟一眼,旁邊的小紅神色同樣慌張,手機螢幕也是一片空白。難道整棟樓的網路信號都被遮蔽了?
實際上,不止這棟樓,為了這場考試,整個國家幾乎都斷網了。
作弊的考生和監考官之間的明爭暗鬥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又大大降低了作弊的門檻。但是伊拉克政府採取的措施有點太狠了:據人權組織介紹,這已經是伊拉克第二年要求通訊公司為了防止作弊全國斷網了。Dyn 是一家專注於互聯網分析的研究機構,他們記錄了三天前那次長達三小時的網路遮蔽。
去年考試期間斷網就引發了一些互聯網人權組織的抗議,他們聯名上書要求伊拉克政府取消遮蔽。 Deji Olukotun 是 Access Now(去年聯名上書的組織之一)的高級全球經理,他說,「太遺憾了,一朝回到解放前。」
Olukotun 說,「就伊拉克的安全形勢而言,這項措施太極端了。很明顯動機和舉措不成比例。」這種大規模遮蔽互聯網的行為切斷了國家與外部世界的聯繫,侵犯了公民的言論自由。另外還會干擾到緊急服務,還有可能嚴重影響國家經濟。政府倒是省去了嚴格的網路審查。
從 2016 年年初到現在,Access Now 在全球範圍內共記錄到 12 次政府管制的網路遮蔽。但大部分遮蔽或審查制度都和政治、軍事事件有關。例如烏甘達在 2 月份大選期間遮蔽了社交媒體 app。在去年考試斷網之前,伊拉克唯一一次遮蔽網路是在 2014 年 6 月,ISIS 武裝力量入侵了摩蘇爾(伊拉克北部城市)。一個國家為了防作弊而遮蔽網路著實少見。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在 2014 年的考試期間關掉了手機數據網路,幾個月之後古吉拉特邦(印度西北部一個省份)也因為同樣的原因關過一次。
互聯網人權組織從各個方面向政府施壓來阻止遮蔽網路的舉措。Peter Micek 是 Access Now 的全球政策法律顧問,他說,組織正在遊說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一個決議來譴責伊拉克。同時,Access Now 與經常斷網的國家的通訊公司合作,組織起來對抗遮蔽命令。中非共和國的通訊公司在 2014 年聯合起來成功抵制了政府的禁網禁短信的命令。
但是對於處在獨裁政府壓力下的通訊公司,想聯合起來十分困難;而且一旦網路斷了,現場的激進分子和監察人也很難進行聯絡。
網路遮蔽並非能夠完全阻止用戶上網。例如,有選擇的社交媒體禁令通常可以通過代理服務器或洋蔥路由繞過。即使政府要求通訊公司斷網,行政人員也無法徹底斷開全國的聯絡。
Dyn 關於伊拉克的互聯網統計報告顯示,只有三分之二的網站在斷網期間流量會降低。據 Doug Madory (Dyn 的互聯網分析主管)說,這是因為庫爾德斯坦(伊拉克北部的一個港口,其政府擁有獨立自治權)的服務沒有受到影響。
Madory 研究了近年來的全球斷網事件,他發現埃及 2011 年的網路遮蔽是一個轉折點。11 年 1 月份,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在開羅及全國各地展開,埃及政府隨即要求通訊公司斷網。然而 Hosni Mubarak 總統被趕下台的命運並未因此而改變,反倒該地區的其他國家在隨後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中學會了埃及的招數:敘利亞、利比亞、巴林都試圖採用遮蔽網路的方式對付反政府抗議。Madory 說,從那之後,斷網就司空見慣了。
斷網是那些專制政府面對生死危機時的孤注一擲。並不是說政治動亂就是關掉互聯網的正當理由,只是伊拉克斷網背後的原因還不好說。
Madory 在郵件中寫道,「鑒於發生在伊拉克的一切(ISIS,大規模的腐敗,即將到來的伏暑等),很難相信防作弊值得一個國家切斷和全球的聯繫。不誇張地說,伊拉克政府面臨著許多生存威脅——我覺得升學考試肯定不算什麼。」
(本文獲合作夥伴 TECH2IPO 授權刊登轉載,文章来源:theatlantic ,原標題為〈伊拉克为防止小升初考试作弊全国断网,你信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