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募無管控時代結束】Paypal 決定以後不提供群募專案退款保障了

8250085594_1c82392b0b_z

PayPal 一直是跨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首選,它提供的購買保障服務,讓消費者能安心的於線上購物、贊助專案。不過,由於群眾集資近來出貨延遲、失敗退款的案例頻傳,比例高於 eBay 上的購物糾紛。因此,在母親節這天,PayPal 宣佈 ,從今年 6/25 起,退款保障服務將不再適用於群募專案的贊助者。

話句話說,從這天起,如果你透過 PayPal 於集資平台贊助專案,若計畫發生變故無法交貨履約,PayPal 將不會退款給你。

「群眾集資」與「預購」兩者間的重疊與模糊界線一直為大家疑惑與討論,PayPal 正積極針對這兩者進行釐清與服務條款的重置。由於 Kickstarter 已不使用 PayPal 服務,因此這項異動將只影響 Indiegogo 等其他平台的贊助者。

雖然 PayPal 官方並無深入說明背後原因,但這很顯然是因為近來群募專案出槌狀況頻仍。去年,Kickstarter 邀請賓大華頓商學院協助進行一項大規模研究後發現,平台上有 9% 的專案無法成功履行回饋。光是這半年,我們就報導了數個相關案件:

資金上億的無人機 Zano 徒留一場空。
搶盡鋒頭的無人機 Lily 跳票。
讓人眼睛一亮的 Macbook 擴充裝置 HUB+ 退款。
曾是 Kickstarter 金額冠軍的最酷冰箱 Coolest Cooler 陷入出貨困境。
台灣 CatFi 貓臉辨識器的延遲出貨。
LightFreq 詐騙疑雲。
GoPro 殺手 Graava 智能運動攝影機退款 ⋯⋯

  • 其實,這對群眾集資的發展是個好消息

今年初,Kickstarter 雇用了獨立記者 Mark Harris 還原無人機 Zano 事件始末。報導中提及,PayPal 的退款保護政策加深了 Zano 事件的複雜程度。Zano 提案團隊 Torquing Group 在宣佈破產前,確實出貨了部分產品給贊助者,但對象都是那些直接透過官網,而非在 Kickstarter 上的贊助者。

原因很簡單:官網預購是透過 PayPal 系統,唯有當產品確實出貨後,提案團隊才能向 PayPal 申請款項提取,但 Kickstarter 則是在專案結束後就會匯款給提案者。換句話說,因爲專案結案後錢就入提案團隊的口袋為安,一旦發生任何問題,透過 Kickstarter 贊助的熱血支持者,就變為需自負風險的承擔者。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這些問題專案與 PayPal 的新措施,或許都是讓群眾募資產業升級優化的推手。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就曾撰文分析,保險、第三方認證,與延遲撥款,都是目前正在研議的避險機制。另外,贊助者也將更懂得自保–除非專案真的很吸引人,否則大可等到產品在 Amazon 或阿里巴巴上架後再購買。對提案團隊而言,在經過這些風風雨雨後,勢必要提出提出更詳盡的計畫、更周全的避險措施,才能說服眼睛日益雪亮的贊助者們支持買單。

(本文由合作夥伴群眾觀點授權刊登、調整標題,原標題為〈PayPal 將不再提供群眾集資專案退款服務〉,圖片來源:LeWeb14 CC Licensed,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延伸閱讀:

踩到硬體創業最大生死關,智慧貓咪餵食器 CatFi 交貨延遲 9 個月
Kickstarter 是夢想國還是騙局圈?歐洲最成功眾籌 Zano 破產,爛尾再添一樁
每十個專案有一個會跳票!Kickstarter 血淋淋數據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