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的新創失敗原因都是同一個:市場根本不需要你的產品!

2308371224_60e0cda6e8_z

談到「獨角獸公司」、「十億美元俱樂部」大家會覺得這些 startup 們風光無限,但是需要強調的一件事是:大部分創業公司都失敗了。

成功的創業公司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失敗的公司卻往往犯下了相同或相似的錯誤。

這些失敗的創業公司有些是一夜倒閉,留下瞬間失業的員工;有的則是逐漸萎縮直至無法繼續運營。雖然表現不同,但我們梳理他們的發展歷程,總結出了一些常見的原因,導致這些 startup 們(很多都是曾經大有前景的著名創業公司)跌倒並再也無法站起。希望後來的創業者們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鑒,提高成功的機率。

著名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資料庫公司 CB Insights 分析了 101 家失敗的 startup,並列出以下最常見失敗原因:

下面我們挑選有代表性的 13 家創業公司,對其內部高層人士進行採訪並具體分析。

  • Rdio,串流媒體音樂公司

我認為 Rdio(失敗原因)是過早地想開始盈利。這是一個典型的創業公司常犯錯誤,即在達到快速擴張階段之前擔心無法盈利或商業模式沒有價值。這其實也是商業模式本身給我們帶來的陷阱——因為那些內容許可政策,Rdio 的利潤率極其微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那些音樂出版商們佔據了收入的大頭。你只能通過極大的流量來彌補,薄利多銷,這就是為什麼 Spotify 恨不得全世界所有人都使用它的原因。」——Rdio 首席設計師 Wilson Miner

  • Sidecar,共用乘車公司

「我們無法同 Uber 競爭,它獲取了史上最高的融資金額,並且採取臭名遠揚的打擊競爭對手的手段。Uber 從我們身上獲得很多啟發,但我們沒有贏得市場。我們在大部分地方都失敗了——因為 Uber 願意不惜任何代價獲勝,並且有無窮無盡的資金支持它這麼幹。」——Sidecar 聯合創始人兼 CEO Sunil Paul

  • Secret,匿名社群應用

「不幸的是,Secret 沒有展現出我創立公司的時候設立的願景。所以我認為關閉公司是對我、對團隊和對投資人都正確的決定。我認為人們需要開誠佈公和有創意的溝通交流,而匿名軟體就可以幫人們很好地做到這一點。但同時它也是一柄懸在頭頂的雙刃劍,你必須極度小心地使用它。我們在推動 Secret 的增長方面未能取得成功。」——Secret CEO David Byttow

  • Zirtual,線上助理雇用平臺

「所以到底哪一步走錯了?長話短說——燒錢。創業公司燒錢是個很複雜的事兒,矽谷人卻不是很關注它。因為在好的時候,獲取資金好像特別容易。」——Zirtual 創始人 Kate Donovan

  • Kato,工作聊天群組應用

「一句話——Slack 蠶食整個市場,我們在競爭中落敗。」——Kato CEO Andrei Soroker

  • Wattage,訂制硬體公司

我認為我們的失敗可以被簡單總結——沒有展示出足夠的吸引力。我們嘗試創造一個全新的訂制硬體市場,一開始我們認為這件事非常有意義(我們感覺我們能創造出來並擁有這個市場)。但是從投資人角度看,觀點正好相反。為什麼要把大筆錢投給一家正在努力追逐未開墾市場的公司呢?(言下之意:他們沒有投資。)」——Wattage 聯合創始人兼 CEO Jeremy Bell

  • Nebula,雲計算公司

「在把 Nebula 建設成一家領先的雲計算平臺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深感驕傲。同時我們也深感失望——市場仍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成熟。作為一家由風投支援的初創公司,我們等不起。」——Nebula 管理團隊

  • Grooveshark,串流媒體音樂公司

「我們在十年前就開始幫助粉絲們分享和發現音樂。但是雖然出於最大的善意,我們卻犯下非常嚴重的錯誤。服務平臺上大量音樂都沒能獲得版權持有人的許可。這是錯誤的。我們深表歉意。」——Grooveshark 管理團隊

  • Campus,合租平臺

「雖然我們持續努力想轉變公司目前的商業模式並探索新的模式,但我們卻無力讓 Campus 在經營上持續盈利。」——Campus 創始人兼 CEO Tom Cur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