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ED 影片)
CTO.TW 創始人、PTT 站長、創業家、駭客、系統設計師、搖滾歌手… … 資深工程師戴志洋(又稱 Kaede)11 歲自學程式設計、14 歲開始破解軟體、19 歲創立陽光沙灘 BBS 並發明水球。
他深耕網路資訊與行動商務領域二十餘年,擁有社群經營、網頁設計、分散式系統設計、資訊安全、資料庫建置、系統分析、人工智慧、領導統御等多方專才的他,更參與過 KKBOX、Omusic、Richi、TechOrange 這些新創團隊的草創過程,也曾任職、貢獻於 HP、中華電信、Yahoo 等知名企業。
近期隨著「程式語言」教育、數位人才需求的興起,你可以在多家知名媒體上看到他的專訪,分享他對於 Coding 的熱愛與經驗(可參考《親子天下雜誌》)。但這樣有辦法快速翻轉台灣科技教育的緩慢嗎?擁有多年業內經驗的 Kaede 決定也起身做些什麼,一起加速這場台灣科技界的變革。
他要怎麼做呢?以下我們就特別專訪了 Kaede。
- 科技 PM 的職涯必修 8 堂課?
(以下為 Kaede 專訪內容,略有修飾。)
● 提升個人資訊基礎觀念,就是提升台灣競爭力!
風險控管決策是很重大的,不僅需要有效的溝通模式,更需要產品負責人擁有相應知識來釐清,不然他永遠不知道他今天下的決策是過度保守或過度樂觀。而一時不當,錯誤的決策很可能關係到一間公司的存亡。
所以如果今天可以讓大家都能擁有這樣的資訊科技基礎、正確觀念,我覺得這對台灣各個產業的競爭力都會是很大的提升。
可惜的是,目前大專院校、職業訓練中心都沒有相關的系統性知識傳授,只能讓大家在職場上,直接用專案的成本、公司的存亡來當作籌碼嘗試、學習,但這其實是很沒有效率的。我相信透過這一系列的基礎知識傳授,讓大家有粗淺知識基礎,不管你是在哪個領域都可以快速在職場中發揮效益、有效溝通,避免無效率的錯誤嘗試,快速提升你的能力。
所以我不是要教會大家學會所有他工作上需要的東西,這是做不到的。但我會讓大家擁有能力去學習職場上更進階、更複雜的專業知識,讓你在職場上不容易被呼籠、避免不必要的失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解決「溝通不良」的老問題,讓專案開發不再成為公司的麻煩製造者
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我在這些年經營企業、處理這些各種開發合作專案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失敗」最主要的問題是:大家在開發專案的過程中最大障礙就是「溝通不良」。這造成的額外溝通成本、錯誤成本、修正成本等,往往都是專案規模的好幾倍、百分之好幾百。
所以原本一個專案可以三個月完成,卻因為不對的溝通模式花了一整年。每一個人都很痛苦,更甚者整個團因此垮掉、產品失敗掉。最終只收獲一個全輸的局面。
所以今天如果有一個方式可以拉近彼此距離,讓大家可以更近的溝通進行整件事,這個價值是很高的。但現在市場上沒有這樣的,大多都是各自為政。他們可能會套用測試驅動開發、SCRUM 等工作模式,但參與的角色確認錯的,以「測試驅動開發」來說,從頭到尾是工程師在討論這件事情,但事實上這件事真的需要的角色是 PM 的參與。
這樣就會導致各個不同領域的人都在各說各話、各自有各自的 solution,但如果這個 solution 沒有所有人參與,其實是推不動的。如果只有工程師自己參與,就會變成拖延時間、保護自己的工具,這對產品開發來說是完全本末導致的。所以我希望解決它。
● 從產品負責人開始改變,產品開發不再是賭你這次夠不夠幸運
我們目前最需要溝通的對象是 PO(Product Owner,產品負責人),如果他們能從夠大的格局去看整件事情,尤其是技術執行面這塊。現階段大多數 PO 的狀況就好像在很遠的距離去看產品,然後急著去做產品評估、成本評估等等,而這必然會讓他們因為缺少足夠知識而進入錯入認知裡面,而導致專案失敗。
比方說:PM 或 PO 他負責的對象是外部客戶,他每天的職責就是去了解外部客戶的需求,然後安排內部的資源(設計師、工程師),把事情完成交付。通常不管在一個服務還是網頁,需求的變動是必然會發生的。在變動發生的當下,這位產品負責人可能需要去評估這是否合理的變動,是否在預期內、是否在合約內?假使不是,這可能是需求異動、合約異動等,而這會導致風險成本。
在這樣的狀況下,有很多產品負責人都選擇用輕率的方式處理,他們只是隨意找了工程師問這件事可以做嗎?花多少時間?
在這樣的狀態下就有好幾種可能性:如果工程師過度樂觀評估,然後產品負責人因為這個原因就作出結論直接開工,就可能在做到一半時發現實際上這是現有技術做不到的,或是需要曠日費時大量人物力成本,導致公司被迫排擠真的有價值的投入;更可能這個需求其實從頭到尾都很簡單,但你因為不了解、輕易聽信,導致你跟客戶說出了相反的結論,而賠掉客戶對你/公司的信任。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消耗企業能量與個人消耗,我相信透過一系列的基礎知識傳授,讓大家有粗淺知識基礎,不管你是在哪個領域都可以快速在職場中發揮效益、有效溝通,快速提升你的能力。讓你到哪都能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