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推不動 Fintech 發展,關鍵卡關在哪裡?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財金系教授胡星陽指出,網路讓全球經濟發展趨勢,更凸顯個人或是小商家的角色,不管是分享經濟的 Uber 或是電子商務,都有賴於更方便的支付方式,要能做到這一點,他呼籲主管機關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讓銀行間彼此串接,免得讓外來的系統像是支付寶佔據優勢。
胡星陽在出席2016富邦金控暨臺大財金系金融論壇時作了上述表示。這場論壇是由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郭瑞祥引言,胡星陽主持,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委黃天牧、Goo
- 小範圍試點做金融創新
胡星陽以 Open API(開放應用程式介面)為例,指出在邁向金融 3.0 的過程中,金融業和科技業應該從機制上設計更多的合作方式,發揮各自的長處,而政府也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鼓勵創新,像是英國在去年提出 regulatory sandbox(監管沙盒),用意就是在讓金融相關業者可以在小範圍內實驗新的作法,一方面讓創新不受到現有法規的層層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確保消費者權益不受影響。
胡星陽提到,在行動支付上,金融業可以更積極的推動 P2P(個人對個人)支付。目前國內有多種行動支付方式,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結合多個金融機構的行動支付,例如台灣行動支付公司,但服務範圍都還侷限在商家,沒有提供個人間 P2P 支付;另一種則是只有由個別金融機構提供的行動支付,才可以在個人間做支付交流。
- 開放銀行串接,促進 P2P 支付方便性
現在整個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個人或是小商家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不管是分享經濟的 Uber,或是電子商務,這些都有賴於在個人間能做方便的支付。他呼籲,主管機關應該比照民國 73 年推動金融資訊跨行系統之規劃和設計的方式,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讓銀行間彼此串接,提供更方便的服務,免得讓外來的系統像是支付寶佔據優勢。
面對整體金融環境改變,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經理吳昕顥也認為,更開放多元的數位環境與社群效應,讓銀行已經無法僅憑藉實體據點提供金融服務,通路虛實整合是必然方向,因此,想要縮減金融服務與消費者的距離,銀行須積極轉型,運用金融科技發展「數位金融」服務。
吳昕顥表示,鑑於上述挑戰,
未來富邦將持續廣納與培育金融科技人才,
台灣來得及發展 Fintech 嗎?都說區塊鏈好用,但區塊鏈公帳到底安不安全?私鑰遺失了怎麼辦?
– 日本最大數位策略顧問團隊 beBit+區塊鏈專家在場,你的所有問題我們一次解決
– 融入最夯「使用者為中心」設計思考,帶你創新規劃消費者尬意的金融產品
– 報名就加贈一本金融研訓院好書《決勝數位金融時代》!你還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