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 Black Swan (film)
最近應邀寫了篇研究報告類的文章(合著的書出來了會跟大家報告),用演算法做了一些數據分析,心得性的文章就比較少寫了。
但剛好Startup Radio 創業廣播的創辦人希望我能夠跟讀者分享一些書單,需求格式有點像這篇 Codementor 創辦人分享的一樣,我想了想,身為一個曾經默默失敗收場(之前好險網時期)的創過業家,加上一點點資料分析的實作背景,我想直接寫篇小文章來聊一下我會選的書單。
這些書單之所以會入選,是因為我認為這些書籍知識與概念的結合總結了我所認知的世界,而且可以套用我所接觸的所有事物上面,不管是創業,生活,還是工作上。
書籍的順序很重要喔!那我們開始吧 XD
- 第一本書:黑天鵝效應
常理(常態分佈)不重要,黑天鵝才真是要人命。
人類在過去幾千年來有個很糟糕的習慣:我們只去分析與防範我們懂的東西。但問題是,那些超出我們預期的事件才是真正決定人類歷史或是人生的關鍵,舉幾個耳熟能詳例子:
1. 沒有人預測到 911 事件,但是這個單一事件完完整整地改寫了人類對於恐怖行動的認知,與世界上所有人進行飛行旅行的方式。
2. 當年網際網絡剛被發明的時候,沒有人預測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會改寫未來人類的所有溝通方式,催生出驚人產值的產業,甚至成為主要政治組織,動員的方式。
3. 福島電廠當初在規劃防震係數時,根本認為 9 級地震的發生機率太低,沒有必要防範,但是誰會預料到就這麼『住係』,9 級地震 + 後來引發的海嘯就這樣硬生生地直接命中。
上列這用常理推斷不太可能會發生的事件,就叫做黑天鵝事件,他們通常超越當時人類的認知,因此人類也沒有辦法控制這些事件的影響力,一旦發生,大多有左右歷史的能力。
從常態分佈的角度來分析,上列這些事件的發生機率至少是 5 個標準差以外的極端事件,也就是說,發生的機率小於 0.001% 。既然這些事件幾乎不會發生,一般人在做規劃或是設計的時候,往往直接忽略跳過,不予考慮,不管福島電廠還是美國安全部門,之前在規劃避險策略時,都是用常態分佈來計算機率的。
問題來的,我們對未知的,樣本數少之又少,甚至沒有樣本的黑天鵝事件套用常態分佈,在邏輯上就犯了一個非常根本的謬誤,這就跟假裝自己什麼都知道一樣自大,等到事件發生後才嘟囔著說,機率小於 0.001% 都發生了,天要亡我,我能怎樣?
問題是,這機率可能不是 0.001% ,可能是 1% 甚至 10% ,只是我們不知道黑天鵝效應的前因後果,也沒有之前的樣本參考,以致我們完全沒有辦法預測事件發生。
隨機出現
黑天鵝的作者告訴我們,越深入研究,就發現這些黑天鵝事件出現的法則越看似隨機,根本無法以已知知識或是方法預測。
你想過沈默證據嗎?
讓我們再聊聊另外幾個黑天鵝事件。
誰知道哈利波特會引爆全球,讓一個單親媽媽一夕間谷地翻身?誰有想到在哈佛宿舍出生剛出來時看起來還鳥到不行的 Facebook 會主宰全球的網路社交?這些事件的成功,都完全沒有道理可循。
如果你跟『大部份』財經記者或是作家一樣,去訪問一群這樣的成功者,然後把他們成功的方法編輯列表,集結成書,宣稱你找到成功致富的法們的話,你也未免太天真了。
你忘了『沈默證據(Silent Evidence)』,你完全忽略掉那些 100% 符合你成功法則上條件,但卻中箭落馬,沒有成功的競爭者。
這些競爭者沒有成功,沒有話語權,不被人知,但是卻扎扎實實地 100% 符合你成功法則上條件。如果你把這些人也算進來,哈利波特或 Facebook 的成功根本完全沒有辦法解釋。
不要相信報章雜誌的報導了,沒有成功公式,只有隨機。
- 第二本書:精準預測
蝴蝶效應
精準預測跟黑天鵝效應聊的有點像,但是我比較喜歡他解釋蝴蝶效應的方式,尤其是作者詮釋天氣預測的那個章節。人類的科技都已經發展成這樣了,為什麼連簡單的天氣預測都做不到?
理論上來說,只要能夠偵測大氣中每一個分子的動態,天氣是完全可以預測的。我們先不管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說,分子的動態能不能精準測量,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儀器是能夠精準測量範圍內所有粒子動態的。因此,不管我們如何努力,都只能測量個大概。
現在決定未來,問題是概然的現在,卻沒有辦法決定概然的未來,而且有很多時候,差了十萬八千里,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的產生有兩個先決條件:
1. 非線性系統(即系統的輸出跟輸入並不成正比。)
2. 每個系統的狀態都是由上個系統的狀態決定的。換句話說,每個瞬間的結論都是下個瞬間的初始狀態。
上兩句文謅謅的話,其實要講的是:
1. 如果有個創投願意用你投資金額的 3 次方投資你所選的標的(非線性)
2. 再加上他後面也有富爸爸創投願意用 3 次方他投資金額跟進他的標的的話(你後面有他,他後面又有個他 … XDDD)
這樣一來,你只要投資 100 塊美金,兩個投資循環下來,總投資金額就會達到 1,000,000 Billion 美金 XDDD (100 ** 3 ** 3 = 1000000000000000000),但是如果你的初始投資只有 95 塊的話,那最後的投資金額就只有上列的 60 % 左右,一開始 5% 的差距,後來系統運作後實際的差距卻快要 40% 。
只要兩個預測的初始值有點差距,預測出來的天氣就南轅北轍,完全不一樣了,因此,氣象預測的演算法,也只能假設各種初始值的誤差下去跑演算法,把結果全部列出來,那 20% 的降雨率,其實意指有 20% 跑出來的結果是會下雨的。
長期而言,這個數字也的確是準確的。
了解了蝴蝶效應後,你覺得人生每個瞬間的影響是線性的還是非線性的?你覺得每個人生的步驟,是不是由上個步驟的結果決定的呢?
如果人生適用蝴蝶效應,你覺得你有辦法掌握幾個百分點呢?你能神算出你過去與未來決定之間的概括幸福嗎?
- 第三第四本書:蘋果橘子經濟學 1 + 2
隨機後的因果關係,是資料科學家的領域
好了,我們瞭解了人類對隨機的無知與無法控制後,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剩下我們可以找到因果關係的部分。
最近紅透半邊天的『大數據』與『資料科學』聽起來很屌,但是如果對手是黑天鵝事件,因為沒有過往資料可循,一樣無法精準預測,束手無策,但是如果我們把範圍縮小到有資料可循的,常態分佈或是線性系統中,用從一大堆資料中撈出不同因素間的關聯性的確是可能的。
舉幾個例子來說吧,可以從學生考試成績的變化推測出老師們在會考中作弊的機率嗎?可以討論美國 90 年後犯罪率直線下降是不是由當初通過墮胎法案造成的?孩子的命名真的跟孩子未來的際遇與成就相關嗎?如果知道全球暖化的成因,能不能用科學的方式,大氣工程的方式找出解法(而不要只依賴很北七的吃素救地球或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這種完全不符合人性的解法)?
黑天鵝以外的事件,好像就是人類可以掌控的範疇,這時候的資料科學或是大數據才有那麼一點意義
- 第五本書:西方憑什麼?
佛說緣起,人類不過是個美麗的誤會
西方憑什麼這本書很肥,但是我足足聽了兩次(用 audible),陸陸續續花了 50 個小時左右,是本讓人肅然起敬的(肥)書。
這本書結合了人類史,考古學,地理學,社會學,與經濟學 … 等等的角度,把人類歷史分別從所謂西方的角度與所謂東方的角度完完整整的講了一遍,比較了一遍,在最後的章節中,還探討了兩邊文明的消長,國中小學讀了這麼多年的歷史,看完這本書真的很想把那些課本從 101 上面丟下去 (/‵Д′)/~ ╧╧
你知道嗎?基因的證據指出,我們都是智人(Homo sapiens)的後代,其他在智人出現前後的直立人們,不管是尼安德特人還是北京人,全都絕種而消失了嗎?你又知道,除了土生土長的非洲人以外,我們都有 4% 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嗎?沒錯,我們跟福爾摩斯,戰鬥民族,印度神油,還有拳霸東尼嘉通通都有同一個祖先,是剛出咱們祖先遷徙出非洲時跟尼安德特人交配混出來的。(下次有誰跟我說你是『純種』啥人的我一定踢爆你的頭,以這個標準,除了非洲人以外,我們都是『雜種(混種比較文雅拉 XDDD )』)
而當初還留在非洲繼續演化的智人們所繁延的非洲人們,則沒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當時地球上不只有一種直立人的存在,如果氣候環境有那麼一丁點更適合尼安德特人還是北京人生存,現在地球人類的文明很可能完全不存在,或是完全不一樣。
沒錯,我們的存在與文明,正是黑天鵝效應與蝴蝶效應的最佳範例。
整本書最精彩的部分是總結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在歐洲的那章,如果以燒煤打鐵,駕馭石化能源的能力而言,宋朝的中國比歐洲早了好幾百年,只可惜當時中國沒有可以解密自然的數學家與物理學家,沒有辦法學會總結自然力量的能力,後來蒙古人入侵後就斷了工業革命的可能,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家們也只好去洗洗睡了。
進到工業革命這個階段,西方文明先找到解密自然法則的鑰匙,因此西方的制霸,從那時候開始就決定了。但這對當時無知的中國而言,西方的強盛完完全全是個沒有辦法預料的黑天鵝。
人類的歷史,就是這樣由黑天鵝與常態事件慢慢堆積而成的。
現在決定未來,但是概然的現在,卻沒有辦法決定概然的未來。
人類是個還多少能夠學習的物種,漸漸的,從前很可怕的黑天鵝事件因為有了幾次的樣本,人類已經學會了抵抗,把當初致命或是神奇的黑天鵝效應轉化成文明中的常態分佈,抗生素,就是這其中一個過程的發明,人類把當初完全無法駕馭的疾病馴服,很多當初聞之色變的黑死病瘟疫,對現代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一粒藥丸,或是一劑疫苗,從此再無煩惱。
然而,我們難保未來沒有那種一次可以全面殲滅人類文明的黑天鵝事件降臨,我們唯一能夠知道的事情是,只要有些人還沒死透,我們就有克服這個黑天鵝事件的機會,這些案例不管在蘋果橘子經濟學 2 或是西方憑什麼中都有詳細的討論。
我們來學一下古阿莫,給這個書單下幾個結論:
1. 在跳進數據找關聯性之前,要知道現在決定未來,但是概然(有誤差)的現在,卻沒有辦法決定概然的未來(未來大概會怎樣)。
2. 黑天鵝事件會來襲,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集體全滅,那也只是緣盡緣滅罷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3. 隨著文明的進步,很多長久以來的黑天鵝事件會漸漸變得可以控制,可以預測。
4. 媒體雜誌報導少看比較好,因為你聽不到沈默證據的聲音,你只會聽到成功者的自圓其說罷了。
(本文獲台灣工程師的矽谷故事授權刊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台灣工程師的矽谷故事】為什麼台灣訓練不出浩克級人才?
【台灣工程師的矽谷故事】突破魯蛇人生,就用 DP 演算法進化吧!
【台灣工程師的矽谷故事】如果你喜歡台灣,回來,但是不要一直待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