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商場的店家都在坑我錢,哪裡才有公道價的電腦零件店?

PTT 的電蝦板(PC_Shopping)這幾天有個網友 TaiwanKerDa PO 文:「[ 閒聊 ] 原價屋的商業模式」。馬上就引起了其他網友在這兩個禮拜熱烈的討論。不過因為板上實在臥虎藏龍,底下的推文中也有一些高手有著不同的看法。

TaiwanKerDa 認為原價屋能夠成功,主要因為:

線上估價系統整合:價格透明化,店員像個 npc,不跟你囉嗦。

一律含稅開發票:充實國家財政之餘,含稅價有時還屌打未稅價。

廣開分店,全國統一價格:讓各地店員嗆「不爽去台北買」這句話 從此走入歷史。

綜觀本文、整個討論串以及回文後,可以歸納出原價屋經營模式的幾個特點:交易快速、價格透明、全省均一價。

  • 交易快速、價格透明

在原價屋基本的消費模式是:線上估價系統估價→下單→宅配或取貨。原價屋線上估價系統不是第一也不是唯一,但目前市面上如果原價屋的系統號稱第二,真的沒人敢說是第一。這樣的系統讓一般的電腦需求客戶很快的可以知道這次所需的裝備所需要的費用。原價屋並提供組裝以及宅配服務,如果不要求一定要親眼看到那些零件,在家便可完成一台自組的電腦。更別說他現在幾乎是光華商場貨源最充足的店家,真的有需要高階零件的時候,原價屋等待的時間通常會少很多。

同時,原價屋開的價格雖不見得是最便宜,但不可否認的便宜到已經漸漸成為商場開價的衡量標準,甚至可以說是「天花板」,當比原價屋的價格更高,就很有可能在比價的瞬間被消費者捨棄。因此除非真的要每一分錢都省到極致,不然在原價屋線上下單的確可以省下很多出門、滑電腦比價以及組裝的時間。

當然仍有神人可以透過一家家比價,甚或所謂的「門路」去找到更便宜的零件。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原價屋存在的目的。即便到處詢價或和店員殺價是一種消費樂趣,市場上仍然存在著一群希望單純快速交易的客戶。原價屋提供的交易環境就是為後者而存在。

這串討論串也有許多網友認同原價屋價格並不見得最低價,但當覺得自己詢價比價的時間比省下來的錢更有價值的時候,原價屋還是一個方便,又不用擔心被當成肥羊的好選擇。畢竟要組好一台電腦需要許許多多的零組件,每一個都要比到最低價,肯定是要花上不少時間。學生時代或許還有這樣的空閒,但上班族們實在很難再擠出時間一家家跑。

  • 全省佈點均一價

往前電腦零件時分集中在光華商場,台北以外的玩家要在當地取得如光華一般優惠的價格不是件容易的事,才會有「不爽去台北買」這句話的產生。如今全台有 13 家門市,並且完全統一價格,讓即使要求一定要看到實體商品卻又不在台北市的玩家也能取得一樣價格的零件,更別說如果選擇宅配,那不論玩家在哪個城市根本沒分別。

網友 qsc753 直接對原價屋總結:沒時間> 原價屋 ;有時間> 慢慢找;有錢> 找工具人。

的確在現在電腦產品差距不大,或者說大部分的客戶要求並不用太高,也不是每個人都十分了解每一項零件,只要能夠順順的用電腦就行,更別說像我這種剛入門自組電腦但根本還不敢 DIY 動手組裝的業餘再業餘的用戶。在這樣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原價屋的確提供了一個在套裝電腦以外的好選擇。當然每個人有不同的消費習慣和價值取捨,但原價屋並不是走個性小店路線,這樣的商業模式真的讓原價屋吃下了很大部分的客源。也成功打破光華商場多年來的交易型態。

(資料來源:批踢踢實業坊;圖片來源:Mike Babcock;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