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沒有在電腦上玩過接龍、踩地雷、傷心小棧或者新接龍,那麼你肯定是一個沒有童年的少數派。這些簡單的 Windows 遊戲曾讓很多人在上班時間玩得如癡如醉,使得大量辦公時間被耗費在遊戲中,也許只有全球咖啡供應短缺帶來的生產力下降能與其媲美。無論你最愛的是哪一個,想要在其中更快地完成一局遊戲,或者是獲得更高的分數,都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雖然這些遊戲很好玩,但它們實際上並不是為了讓你娛樂而設計出來的,或者說在那些老版本 Windows 系統中,這些遊戲還承擔著特殊的使命。
在這幾款遊戲中歲數最大的當數微軟紙牌了,它首次亮相是在 1990 年的 Windows3.0 版本中。雖然古老的紙牌遊戲自 18 世紀晚期就已經問世,不過數字版本紙牌遊戲的出現也意味著我們從此以後不再需要找一張真正的牌桌來打牌了。不過這款遊戲目的不在於讓你節省買牌桌的錢,它的真實用途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讓用戶學會如何流利的操作滑鼠。
微軟紙牌遊戲旨在讓首次接觸電腦的用戶通過他們最為熟悉的遊戲形式來學會如何用滑鼠拖拽,潤物細無聲。事實上直到今天我們在電腦上還是有大量操作需要通過滑鼠的拖拽來完成,這些操作對人們來說完全沒難度,紙牌遊戲深藏功與名。
踩地雷遊戲也是一樣,它會出現在你的電腦裡是基於相同的技術文化考量。這款基礎的邏輯推理解密遊戲最早出現在上世紀 60 年代到 70 年代的大型遊戲機中,這款由 Jerimac Ratliff 發明的邏輯推理遊戲在那個時候還叫做「立方體」,曾經風靡一時。在幾十年之後的 1992 年,微軟版本的掃雷遊戲出現在了 Windows 3.1 中,它並不是微軟用來展示遊戲作業系統如何在紙牌的基礎上得到升級,而是要讓使用者習慣於按一下滑鼠左右鍵,並且提升使用者滑鼠操作的移動速度與精確度。
如果你需要一些證據來讓自己相信這一切並不是巧合,那就看看微軟的另一款紙牌遊戲傷心小棧吧。傷心小棧首次出現在 Windows Workgroups 3.1 當中,這是首個支持連線的 Windows 版本,同時還使用了微軟當時最新的 NetDDE 技術,讓傷心小棧的玩家可以基於本地網路與其他玩家交流。所以你看,這並不是一款簡單的紙牌遊戲,它是讓人們對於 Windows 新系統中出現網路連接功能產生興趣,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後我們來看看新接龍,它最早出現在 Windows 3.1 中,是微軟娛樂套件 2 代的一部分。新接龍出現在 Win 32 套件中,該套件目的就是讓 32 位的應用可以運行在 16 位元的 Windows 3.1 系統當中。新接龍遊戲的真實目的在於測試 32 位轉換層(這是一個資料處理子系統),這也是 win 32 套件的一部分。如果這個轉換層安裝不當,新接龍遊戲就無法運行。所以你以為它僅僅是一個遊戲,其實它是一個針對軟體系統的隱形測試工具。
當然了,以上種種都不足以解釋為何這些遊戲在完成了所肩負的職責之後依然屹立不倒。其實答案很簡單:人們從中發現了太多樂趣。每當微軟公司在發佈 Windows 新版本時考慮要將這四款遊戲移除,其結果就是被測試的用戶都要瘋了。終於在 2012 年,微軟發佈了 Windows 8,在這個版本的作業系統中上述四款遊戲都消失不見了。用戶可以單獨下載紙牌遊戲或者踩地雷,但是如果你不額外付費的話,就必須忍受遊戲當中出現的廣告。
總之,在微軟公司今年發佈的 Windows 10 當中,紙牌遊戲回歸了。如果你在搜索欄裡尋找其他的老遊戲,你會發現搜索結果來自 Windows Store,提醒你可以去微軟的應用商店下載到最新版本遊戲。也許這個設計也是另有深意的,因為一想到要找回自己最愛的遊戲,還有什麼比這更有動力讓你去學會如何使用 Windows Store 呢?也許這又是微軟公司在潛移默化地讓你學會習慣使用微軟應用商店,這就是他們這麼多年來一直所做的事情呀。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Tech2ipo》;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