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Kickstarter 的爛尾案例,發生在歐洲,身上背負「歐洲最成功眾籌」光環的Zano日前兩手一攤,宣告將無力執行生產計畫!
最近,關於在集資網站 Kickstarter 上,集資成功,但出貨跳票或募資公司結束的消息頻傳,國內也有 CatFi 的例子,低估了硬體開發、流程與成本上的各種問題與花費,沒有足夠的經驗應變,導致最後以失敗告終,甚至面臨破產的危機。
最近一項號稱在歐洲最受資助的計畫又是一個經典的例子,Torquing Group 公司所發表的隨身微型無人機 Zano,他的最大特點是設計相當輕巧,體積只有 6.5 x 6.5cm,重量亦只有 55g,基本上細到可以放在手掌上,並且更配備 500 萬像素鏡頭可拍 720p 影片。種種優點吸引到各大網民的注意,所以即使每部需要 139 英鎊(約新台幣 7000 元),還是吸引了有 1 萬 2000 名集資客投資,一共獲得超過 230 萬歐元 (約新台幣 8160 萬) 的資金贊助。
Zano 前途看似光明。但是一直到 11/18 日,公司才通知所有集資客,告知即將「取消」所有相關的生產製造的訊息。Zano 原定於今年 6 月出貨,不過過了 6 月買家依然未收到貨,當時不少人已開始感到不妙,最後一次更新現況時曾告知集資客預估的收件日期,並表示在 11/13 前會送出 3000 件商品,11/20 前將會送出 4000 件商品,一度令買家鬆一口氣,不過顯然他們又再次食言了。
Torquing Group 先前已多次延誤交件的日期,而就在上周執行長 Ivan Reedman 以「個人健康因素以及無法相互溝通和解」為由,辭去執行長一職。
「在試過所有我們想的到的解決方法,還請教了專業人士的意見後,我們決定向投資客提出自動清算,下周我們會請破產處理人聯絡各位。」 公司在 11/18 日向投資客解釋的信中說到。
這番言論是否代表投資客能拿回一部份的金額目前還不明確,至於 Torquing Group 可度用資金還剩多少,也沒人搞得清。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大部分的投資客肯定很火大,很多人稱這項計畫「根本是的騙局」、「失敗品」。美國聯署網站 Change.org 目前已有超過 1000 人聯署要求公司退費。
Kickstarter 方面則說,他們的責任是確保計畫的創作人能夠確實運送產品,但篩選哪位創作人或是投資哪個案件則是消費者自己的責任。Kickstarter 表示「沒有人可以保證哪項計畫會成功」,並提到他們往後會多多向投資客提醒投資的風險。
Kickstarter 的本質不是個購物網站,它是一個讓無力支付高額貸款、利息的廠商有機會發展的平台,所以做為消費者,在每次決定掏錢資助時一定都要有這個一個認知,那就是每個集資案件即使看起來再怎麼光鮮亮麗,它的背後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 資料來源 : Quartz;圖片來源 : 截圖自 Kickstar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