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日前傳出日本政府內有人想要禁止日本 AV 產業的發展,在 PTT 也引起不少討論,不過我想說的是:日本政府是不是忘記,A 片就是讓科技飛躍進步的動力啊!(責任編輯:陳君毅)
Reid Hoffman 曾經說過,一款好的社交產品一定是能夠迎合人類七宗罪(好色、暴食、貪婪、懶惰、憤怒、嫉妒、傲慢)的其中之一的。其實,不只是社交產品,所有好的網路產品都一定與人性有相通之處,七宗罪就是人性在宗教層面的一種表達。在人性這個複雜的範疇中,性無疑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側面,網路與產品的發展都不可能避開情色這個話題。
佛洛伊德說過:「性慾乃是人類取得一切成就的源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性有著諸多的禁忌。隨著網路的發展,在網路世界中,人們可以披上各式馬甲,表達、宣洩著性的慾望。網路的私密性在無意中迎合了人們好色的本性,既滿足了人們對性的一部分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躲避了來自道德審查的壓力,催生出人們性行為的新形式,而情色成為推動網路發展的灰色驅動力。
- 色情網站推動互聯網技術革新
性與網路結合之後最直白的產物就是色情網站。從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就熱衷於生產和傳播色情文藝,而從網路誕生起,色情網站始終屹立不倒,並且不斷推陳出新。色情在網路上佔據了多大的比例呢?2000 年,《紐約時報》報導,當年開通寬頻業務的用戶中,20% 是為了觀看免費的成人影片。來自 Toptenreviews 的數據,網路上平均每過一秒,就有 3075 美元與色情內容的消費,有 28000 人在瀏覽色情內容,全世界 12% 的網站是色情網站,35% 的下載資源是色情文藝, 25% 的搜索是色情相關內容。
色情在網路時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廣泛傳播,給色情行業帶來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和龐大的經濟利潤,改變了色情這個古老的行業,另一方面,色情也全程陪伴了網路的成長,大大地推進了網路技術的發展。
影片播放:早期的網路色情都是文字和圖片,但人們慢慢對影片有了需要,於是研發影片播放技術成了迫切需求。作家路易斯·普度說過,工程師們為了讓付費用戶看上啪啪啪畫面,而對線上播放軟體進行的極致優化,同時推動了今日 CNN 新聞影片的發展(工程師們的奉獻的確很偉大,自己擼了這麼多片子,卻沒找到一個女朋友,都為別人的性福默默做貢獻)。
硬碟產業:毫無疑問的,片子多了,自然就需要儲存。這就推動了硬碟產業的發展。男人的硬碟就等於女人的衣櫃,女人永遠覺得自己衣櫃裡缺少一件衣服,男人永遠覺得硬碟裡缺少一部好片子。
寬頻網絡普及:隨著用戶對高清圖片和影片的需求越來越高,對於網路的速度要求也越來越高,於是寬頻應用也進一步發展。2003 年 AC 尼爾森的報告指出,「在線音樂和色情消費,是當時寬頻在歐洲得以普及的兩大最重要因素」。而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清片」,也推動了相關配件的大力發展,比如高清顯示螢幕、隔音耳機和左手。
在線聊天:慢慢的,光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用戶想要更多的互動交流。現在大熱的直播業務,更是把這項產業向前推動了一大步,甚至由此誕生了上市公司。
在線支付:色情網站很多影片或者圖片內容都是需要付費的,如何讓用戶在大腦充血時快速的看到他們最想要的東西而不等待,就成了一個剛性需求。於是在線支付就應景產生,在線購物等因此受惠,帶動一大批產業的發展。
智慧硬體:到現在,相關的智慧硬體也得以飛速發展,比如 Google 眼鏡。而真正令色情產品跨進一大步的,是虛擬現實技術(VR)。虛擬技術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用戶身臨其境或者有角色代入感。
- 性元素是網路吸引用戶的第一要素
色情在網路中的傳播,不但給色情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也給網路業者帶來了大量的用戶。有了用戶數量的積累,才有網路領域不斷拓寬、產品不斷更新的可能。色情內容的展示,誘惑了更多的人參與,增加人們使用網路的時間。除了赤裸裸的情色網站,很多網路業務在發展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用到了情色或性元素。
產品包裝:今日頭條等絕大部分資訊網站,都靠誘人的標題黨和美女圖片內容吸引點擊;各種文學網站排行榜上都少不了美女元素的小說;影片網站涉及到 XXOO 的標題都會獲得特別不錯的流量;直播類的應用如 9158、YY 等更是直接高舉著美女的旗幟;各種以情色為賣點的遊戲依然是行業的主流等等
產品宣傳:在產品宣傳的環節,相關公司也是絞盡腦汁把情色元素發揮到極致,在名字上做足文章打擦邊球的,如「叫個雞」「叫個鴨子」;組織赤裸著身體的斯巴達 300 勇士遊行宣傳,卻被民警幹翻的某沙拉公司;越來越多遊戲公司,邀請如蒼老師、小澤瑪利亞這些知名的女優們作為遊戲代言人。遊戲內容和情色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關係,但是遊戲的宣傳手段卻是極盡各種誘惑。
行銷活動:在各種大型活動上,情色元素更是遍地可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 ChinaJoy 這類線下活動,隨著網路遊戲的發展,活動越來越火爆,尺度越開越大,showgirl 們越穿越少,露胸露腿露屁股。ChinaJoy 被指責讓 showgirl 喧賓奪主。管理方曾經要求參展方的演出人員衣著及演出內容進行嚴格審核。
不過,上頭對策下有政策,各種貼身掃碼等投機取巧的方式也開始出現在活動中。發展到高峰期時,女優成了網路年會和活動的座上賓。
網路發展到現在,靠單純的色情噱頭來增加用戶數量的空間變得比較有限。然而,性還有另一個層面的意義,就是對情感表達的需求,這一種需求讓人們更加深入的參與到網路中,增加了用戶的粘性和忠誠度。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平台,消磨無聊的時間、宣洩生活的苦悶、昇華自己受阻的慾望。在天涯、知乎、果殼這些的社區,網友們講述了無數精彩的故事,引發了眾多勁爆的話題。即使沒有能力、沒有時間寫長文章,也可以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用三言兩語表達心情。網路寫手和段子手出現了,網路文化快速崛起,引領著時代的潮流。
- 性元素驅動著社交產品的發展
社交產品就是將人在現實中的交往複製在網上,並且根據網路的特點將現實的社交解構再重組,充分利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原理,細化產品的功能,製造交流媒介。性對社交產品的推動並不像前面兩種那麼直白,但卻是更深遠的。無論產品開發者有沒有刻意考慮或強調性,性都在其中悄悄的起著推動作用。
有人說,社交產品是「對每個個體自身人性的迎合、利誘和放大,是對整個社會中任何人關係的還原、遷移與重構」,性是人性當中最原始、最普遍的一個點。所有的社交產品在設計理念上都或多或少的迎合著人的性需求,豆瓣、陌陌、微信附近的人、世紀佳緣、碰碰、探探、抱抱、 Blued、贊客……而網路本身就是利誘和放大性需求的最好環境,只要稍加誘導,內心深處被壓抑的慾望就會被釋放出來。
2005 年,豆瓣上線的時候定位是做一個合適的過濾器,幫助用戶發現自己喜歡書籍、電影和音樂。到上線一周年的時候,豆瓣有了 11 萬用戶,據說那時候的豆瓣非常好玩,友鄰之間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有聊不完的話題,可以每天上百封豆郵。2007 年,豆瓣有了第一個 100 萬用戶,從這時候開始,豆瓣上開始流行各種直播,各種勾搭,豆瓣已然成為網友們心目中的約炮聖地,老用戶紛紛抱怨豆瓣變成了污濁之地。這並不是說豆瓣本來的功能弱化了,反而是因為本來的功能為陌生人的溝通搭建了一種橋樑,共同的愛好、對某本書或某本電影的共同看法,降低了社交的交易成本,讓人更容易卸下防備,釋放出心中的慾望。
這讓豆瓣實現了迅速擴大,到了 2013 年,豆瓣宣布當年第二、三季度,豆瓣月度覆蓋獨立用戶數均達 2 億,註冊用戶超過 7500 萬,這為豆瓣 2014 年以來的轉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與豆瓣不同,陌陌從一開始做的就是社交,而且不同於微信的熟人社交,陌陌看重的是陌生人社交。這樣一個開放的平台,展示的是更加具像的情緒和生活細節,且與現實生活中的圈子幾乎沒有關聯,更容易讓性的需求無所遁形,連唐岩也大方承認「我們並不完全無辜」。這種性的吸引讓陌陌幾乎沒有行銷就獲得了很高的市場佔有量,性驅動力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陌陌上搭訕,對人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談話技巧有很高的要求,於是出現了圖片社交的發展趨勢,出現了碰碰、抱抱、探探這些先遊戲再交往的產品。無論社交產品如何發展,性都是無形的推手,優化著人類交流的方式。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領域是影片秀場,在秀場看到的表演雖然沒有色情網站那麼直接、刺激,但是可以跟螢幕對面的美女互動,而且這種互動沒有 Gal-game 裡那種面對機器美女的冰冷和套路,秀場的互動是即時的、真實的、競爭的,這種互動極大地刺激著男人的感官,讓他們心甘情願的為這份快感埋單。而坐在對面的女主播們也承受著巨大的性的驅動力,被稱讚漂亮、可愛、性感、聲音好聽,被一堆男人爭先恐後地捧著供著,都會給女主播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再加上驚人的高收入,秀場永遠不必擔心缺少優質的女主播。
性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是正大光明的,它不會因為我們刻意迴避、不去討論就在生活和網絡中消失,反而可能因為迴避性問題而產生更複雜難解的新問題。既然如此,更應該去正視、了解和梳理它,合理利用人的本性的驅動力開發更好的產品和商業模式。但是投機取巧僅僅以此為噱頭和賣點來炒作和吸引用戶的公司和產品,就像這些年炒作的某些 90 後一樣,會很快泯然眾人矣。
——
延伸閱讀
Codebabes:可以學習 HTML、CSS、PHP 的色情網站
神行銷!法國色情網站用這一招讓付費訂閱率飆升了 50 倍
你可以在色情行業裡,挖到了什麼驚人的「秘密大數據」?
(本文轉自南七道發表於虎嗅網的文章,未經作者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