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牧場」是一個認養奶牛的 O2O 平台,而我們此前報導的人人牧是養羊的。那麼直接進入正題,看看是怎麼個情況。
人人牧場會在北京周邊建一個生態型牧場,用戶通過預購模式,支付 1.6 萬人民幣(約 8 萬台幣)認養一頭奶牛,成為牧場主。牧場主可以享受一年配送上門的鮮奶 500g/ 天,或選擇等值的現金,此收益每月匯入指定賬戶。一年後,牧場主可以選擇繼續認養(免費,同一隻奶牛);也可以選擇退出,認養的奶牛將以原價 1.6 萬被回收。除了 認養奶牛外,也可以預購鮮奶。
人人牧場的創始人王景星告訴 36 氪,鮮奶質量和高溫奶是完全不同的,國外都是選擇鮮奶居多,而中國曾經有過短暫喝鮮奶的歷史片段,可是很快就進入了通過工業化牧場養殖、工廠生產的高溫液態奶橫行天下的時代。而目前食品安全最痛的就在乳業上,尤其是三聚氰胺後,造成了香港等地奶粉的搶購,京東等電商平台上國外乳製品的熱銷。同時,鮮奶代替高溫液態奶是行業人員都認可的趨勢。
人人牧場通過 F2C,將 C 端直接與牧場奶牛掛鉤,為中高消費的女性提供更為優質的鮮奶。其實,當我聽到 1.6 萬時,最想知道的就是憑什麼人掏那麼多大洋哪?…… 王景星笑了笑,略帶驕傲地娓娓道來。
他表示優質鮮奶不外乎有以下幾點決定因素:奶牛品種、養殖技術以及飼料。而他們最大的王牌就是擁有據說是全國最優質的牧場,08 年奧運會和 10 年世博會原料奶的供應方,於是先進養殖技術和優質奶牛品種瞬間就抓手上了。奶牛品種來自於 2002 年此牧場從美國進口的 500 頭黑星牌荷斯坦奶牛(通過這些年繁殖,已經達到 5000 頭)。奶牛的飼料主要是羊草、青儲以及苜蓿,其中羊草由內蒙古草原供應,而苜蓿則是進口美國貝利。
用戶認養奶牛後,可以給奶牛起名字,並通過耳標來辨識。全過程透明化,用戶在移動端可以實時查看養殖以及牛奶殺菌過程。同時為了加強保障,與太平洋保險合作,每頭牛都有保險。
在物流上,全程冷鏈配送。在初期階段並不自建物流,而是集中將鮮奶運送至外包物流點,放置於給他們配置的冰箱後,由同城轉運公司再分送至 C 端。人人牧場在末端給每個用戶免費配置有冰袋的奶箱,冰袋回收再利用。
王景星認為鮮奶是天生的 O2O 產品,高頻次、高粘性,但 O2O 平台切入傳統行業,主要考量的是在傳統行業的積澱,尤其是養奶牛的門檻很高,不是短期內可以被複製的。目前,人人牧場在內蒙試點,內測結束後將在北京上線。
(本文轉自36 氪,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