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CEO Nadella調戲 Cortana 不成反被調戲,再次將人工智慧助理成功推上了熱門搜集排行。

盤點一下,目前已經面向用戶的幾大私人助理包括蘋果的 Siri、微軟的 Cortana(小娜)、Google Now、亞馬遜 Echo、Facebook 虛擬助理 M 和百度度秘等。這些產品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點呢? 真正 PK 起來,它們中哪一個會更厲害呢?

以下,從產品定位、功能、交互體驗、使用成本和開放性五個普通用戶最為關心的方面,對幾款私人助理進行評比。

  • 一、 產品定位

一款產品的調性決定了產品功能、交互性、價格,這對於用戶來講最為關鍵。

簡單說,Siri 目前更多是 iPhone/iPad 的管家和語音搜索助手,更像是蘋果公司給自己用戶設備內置的一個語音管家 (安卓用戶目前無法使用);

微軟小娜與 Siri 類似,未來要打通各大平台;

Google Now 更像是傳統用戶標籤畫像的高級版,機器根據訪問習慣理解人,當然了,也是語音控制的 ;

亞馬遜 Echo 是款智慧,聽力敏銳,功能較為單一,可以作為音響和智能家居集成控制中心使用;

Facebook 虛擬助理 M 是主打人情味,數據中心無法處理的信息會由 M 訓練師接手,接入社交網路後可能更接地氣;度秘主打專業實用,叫個外賣訂個影票找個情趣房間甚至搜索各類服務都能搞定,所以名字裡直接就有個秘字。

OK,基本的調性搞清楚後,可以仔細來看看各自的功能特點。

  • 二、功能 PK

再好的產品初衷,光說不練都是假把式,實際活兒好與否才是核心競爭力。關於「活兒」好,我們以滿足個性化需求、滿足多場景需求、語音控制準確度,作為評定標準。

1、亞馬遜 Echo:★★★★★

141106140320-amazon-echo-620xa.jpg

相比 Siri 等需要依賴手機的語音助手,Echo 最大的優勢還在於它超強的聽力。它的頂部有七個呈環狀排列的麥克風,能準確地捕捉到來自各個方向的聲音。用戶評測隔著兩堵牆(開著門),它也可以聽見並迅速回答問題,同時較少受雜音干擾,另外,它也不太挑剔使用者的口音。

不過,目前此款產品暫時只支持英文。

2、度秘:★★★★

55eecacc83989.jpg

應對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百度的秘籍是採用多模交互與多輪交互。什麼叫多輪叫互? 簡單說,就是可以實現人和機器連續多輪對話 (機器需要理解上下文語義並作出判斷)。多輪溝通能讓機器最大化了解人的真正需求,從而提供最滿足需求的優質服務。

除此之外,度秘能夠依據場景的不同,白天還是黑夜,上班途中還是下班娛樂等,為用戶提供最適合的服務。

最後聚焦到語音控制能力上,最為一家中國企業,它對深奧的中文支持度更好,當用戶表示「好久沒吃川菜」這種非直接需求時,度秘可理解出「想吃川菜」的潛意思,相當贊。

3、Google Now:★★★★

google_now_by_vinod221091-d6s5g10.jpg

Google Now 的目的是解放用戶的雙手,具體做法是收集用戶手機中日曆、郵件、地理位置等信息,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喜愛,接著主動推送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給用戶——也就是人工智能中所謂的深度學習。由於谷歌巨大的數據量和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Google Now 在洞悉用戶方面確實很有一手,谷歌大腦甚至比百度大腦起步還要早。不過,Google Now 的問題在於,其更多是基於機器對人洞察後的主動推送能力,在人和機器的交互方面,有短板。

4、微軟 Cortana(小娜):★★★

cortana-windows-phone-theverge-5_1020.jpg

頑皮個性是微軟私人助手的一大標籤,從微軟小冰身上也可見一二。小娜與 Siri 和 Google Now 功能類似,尚未對此領域有顛覆,值得稱道的是允許與第三方平台連接。

5、Siri:★★★

siri-ios-7-1024x576.jpg

Siri 在 iPhone 系統裡簡直如魚得水,用戶可以讀取手機短信、撥打電話、定鬧鐘、約會議、發郵件……等等幾乎可以調用手機所有功能,蘋果手機相當炫酷的一大原因即是 Siri(但只限蘋果手機和 iPad)。Siri 也可以提供介紹附近餐廳等的服務。除此之外,Siri 還能夠不斷學習新的聲音和語調,陪你聊天嘮嗑,特別是接入百度百科之後,讓它有了更多的知識儲備。不過,Siri 對於 iPhone/iPad 之外的世界,表現極為勉強,這也跟蘋果公司的平台封閉關係巨大。

在語音控制和場景話方面,Siri 只能支持語音交互方式,對環境要求比較高,在嘈雜環境或者安靜的會議室等則並不能使用 ; 而且,雖然具備一定學習和模仿用戶的能力,但由於只能單輪對話,Siri 對於個性化需求的把握比較差。

6、Facebook 虛擬助理 M:★★★

M.001.jpg

Facebook 虛擬助理 M 混合了人工智能和人力,幫助用戶發現訊息並解決問題。就功能上,比較像訊息集成中心,幾乎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並滿足少數人群的需求,功能相當強大。但需要投入大量人工後台,後期開放後響應能力如何有待商榷。

  • 三、操作難易度 PK

1、蘋果 Siri:★★★★

人機交互領域無人能敵的蘋果,在操作便捷性上獨占鰲頭。Siri 的用戶只需要長按手機的 Home 鍵便可開啟。在 iOS 8 系統以後,用戶在設置→通用→Siri→開啟「嘿 Siri」之後,在接上電源時無需按下 Home 鍵,只要說「嘿 Siri」即可與 Siri 對話,便捷性上五星好評。

2、微軟 Cortana(小娜):★★★

Cortana 不支持語音啟動,目前它需要手動點擊螢幕上的麥克風圖標。在使用過程中,對指令的表述和語序要求較高。未來打通多家平台之後,其使用便捷性會大幅度提高。

3、百度度秘:★★★

度秘目前是內嵌在手機百度 APP 中,打開手機百度,用手按住底部菜單欄中的話筒,然後說「你好度秘」,便可喚起百度度秘,到達一個與小度機器人的互動界面。雖然多了一個步驟,但由於可以連接各種服務,省了尋找翻閱手機上各類 APP 的痛苦,體驗性還可以。

4、Google Now:★★★

對於國內用戶來說,想要開啟 Google Now,首先需要註冊一個 Google 帳號,在安卓 4.1 或者更新的系統上登錄 Google 帳戶後,開啟 Google Search,Google Now 便會出現,按照提示完成 Google Now 的初 ​​始化。相對來說,操作步驟繁瑣,而且只能在安卓系統上完成,並不能在 iOS 系統上實現。具體開啟教程見此

5、Facebook 虛擬助理 M:★★

首先用戶必須註冊 Facebook 的賬號,其次需要下載 Messenger APP,打開聊天窗口後,只需給 M 發短信,就可以開始交流。前期準備較為複雜,並不能語音對話,體驗不佳。

6、亞馬遜 Echo:★

亞馬遜 Echo 需要用戶購買其硬體設備,與依托手機的私人助理相比,需要付出較大的成本,使用場景、時間也有限制。

  • 四、關於價格

百度度秘、微軟小娜、蘋果 Siri、Google Now、Facebook 虛擬助理 M 均免費,只有亞馬遜 Echo 需要為購買硬體支付費用。

  • 五、開放度 PK

1、度秘:★★★★★

目前面向所有手機百度用戶 (高達 6 億多),很快將向百度係其他產品和應用開放,未來將向所有線上應用平台開放 (基本相當於全球開放)。

2、微軟 Cortana(小娜):★★★★

當前僅支持 WP8.1 及以上版本的系統,受眾面相對較窄,但未來接入多家第三方平台後,可陸續支持 iOS 及安卓系統。

3、Google Now:★★★★

目前僅限於安卓 4.1 及以上的系統,不過安卓系統用戶量龐大,開放性也是很不錯。

4、蘋果 Siri:★★★

受限於 iOS 系統,只有擁有 iPhone/iPad 的用戶可以使用。

5、Facebook 虛擬助理 M:★★

目前 M 服務仍在測試階段,且僅開放美國舊金山灣區部分 Facebook Messenger 用戶使用,以 Facebook Messenger App 現有的 7 億用戶規模來看,若 Facebook 要正式全面推出 M 服務,勢必得聘請不少 M 訓練師,才得以應​​付如此龐大的數碼助理服務需求。目前只支持英語,相對具有局限性。

6、亞馬遜 Echo:★

作為一款智慧硬體,只有擁有產品才能使用其服務,在開放性上可能較難有突破。

(本文轉自虎嗅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hnn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