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零售業的命,4D 列印要用共享經濟+社群力量取代現有商業生態

fjf

《TO》導讀:在 3D 列印之後,科技界又馬不停蹄的更新技術,開始探討 4D 列印的應用可能性。比 3D 多一個 D,這個 D(dimension,維度)其實是「時間」,意即通過一定條件可自我組建,成為預設形狀的3D列印。如此新穎的概念要如何普及應用?以下為中國科技、財經作家陳根的見解。(以下為第一人稱敘述)

我一直在想 4D 列印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資料,帶著這麼強的一種顛覆性來到我們身邊,我們未來將會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商業場景裡。

當前火熱的互聯網 +,以及 UEBR 所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給我們當下的商業場景已經帶來了一些深刻的改變,尤其是對於上一次商業浪潮中所構建的龐大商業體。之前由於我們處於一個物資相對匱乏,各種科技與今天相比可以說是兩個時代的那個時期,包括聯想、海爾、蘇寧等龐大的商業體,憑藉著其強大的線下渠道體系,在互聯網 + 之前的時代中,在各自的領域構建出了一艘商業的航空母艦。

但到了互聯網 + 的這個時代,曾經成為他們成功的一些關鍵要素,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而從根本意義上而言,互聯網還並不是以一種新的生產資料的方式出現,而更多的是以一種訊息工具的方式存在。不過由此所帶來的社會深層次變化,已經讓當前的整個商業生態發生了改變,並且有更多的改變正在邊緣發生著。

那麼在 4D 列印時代,所改變的並不是訊息工具,而是整個生產資料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正如蒸汽機的出現讓整個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發生改變一樣,4D 列印也正是以這樣一種新的生產資料、生產方式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這個時代中。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沒有對 4D 列印技術的概念展開探討,關於更多 4D 列印技術方面的信息,可以通過《4D 列印改變未來商業生態》這本書中獲取。

我們可以想像的到,一旦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發生了改變,那麼其所帶來的變革將遠超過我們今天所面對的互聯網 + 浪潮所帶來的影響。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蒸汽機革命之前,我們賴以維持的生產工具是什麼?無非就是傳統農業社會的那種初始的手工工具,因此當時整個社會的商業生態是構建在相對緩慢的生產模式之上的。進入工業革命之後,由於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改變,整個商品的供需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了,於是就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商業生態出現,並在互聯網之前維持著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後,儘管其所改變的並不像工業革命一樣從整個生產資料的環節進行變革,但其對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訊息流動方式進行了改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訊息流動的改變已經對整個商業生態的建構進行了新一輪的變革。那麼我在想,隨著 4D 列印技術的出現,這種由新的生產技術所帶來的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一系列改變,可以說是一場類似於蒸汽機所引發的新工業革命。在這樣一場新的「工業革命」 之下,我們的商業生態、商業構建必然會發生根本的改變。

可以預見,在 4D 列印時代,今天類似於阿里巴巴,類似於萬達,包括當前火熱的 O2O 模式都會被取代,並且以另外一種新的,或者可以說是我們未知的商業名詞出現並存在。我們今天賴以為豪的龐大工廠,或者強大的裝配能力,在 4D 列印的時代將被取代,並且會以一種非常尷尬的角色存在。

  • 4D 列印時代:社群 + 眾籌 + 共享

未來或許將以我們當前無法認知的方式出現,但非要從目前已經存在的商業名詞中找到幾個詞來幫助我們理解的話,我會選擇六個字:社群、眾籌、共享。在 4D 列印時代,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鄰居,按照當下流行的說法叫做社群,不過這個社群的概念並不一定像今天基於互聯網的社群一樣的大概念,可能就是幾個人,他們基於共同的一種需求。比如都是對創意家居類的產品感興趣,這就構成了一個社群,然後大家一起出資,也就是眾籌的方式,一起購買一台符合創意家居類產品的 4D 列印機。

之後呢,就進入共享的模式,也就是這個眾籌的社群人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使用這台 4D 列印機,大家各自只需要在自家的智慧終端設備上,設計好所要打印的產品(當然智慧終端設備已經不局限於我們當前所認知的 PC,或許是依賴於智慧穿戴設備),然後上傳到 4D 列印機上就可以進行列印了,這個操作就跟當前的紙本列印機一個道理。當然,這個社群還可以將這台列印機的閒置時間,借助於互聯網的訊息平台租出去,這就構成了更大的一個共享經濟圈。

  • 未來商業場景將超越當前認知

在 4D 列印時代,大部分的商品並不需要藉助於工廠進行生產,而是圍繞著一個社區或者幾個社區配置不同的 4D 列印機。而不論是對於當下的購物商場,或是四處佈道的電子商務平台來說,當前這種商業方式所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將失去。對於一般商品而言,家庭的桌面級列印機將走入千家萬戶,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列印各自所需要的產品,當然也可以將自己的一些創意通過產品的形式列印出來,並藉助於訊息工具完成傳播、交易等。而個人用戶在 4D 列印時代所扮演的角色是一種多元的角色,既是消費者,也是用戶,也是生產者。

而對於一些特殊商品,尤其是一些相對比較大型的商品,這種列印機由一些機構,或者個人所提供,消費者,只需要在物聯網的大數據平台中提出自己的需求或者想法,大數據平台就會根據我們的需求進行分析,並為我們提供最優的實現方式。因此,對於我們真正要進入的 4D 列印時代,商業生態到底用什麼樣的詞來形容,至少以當前的商業名詞來表達都不是非常準確的方式,或許我們只有進入了那個時代才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新商業名詞。

試想,我們今天你死我活的砸錢燒平台,砸錢搞所謂的「新壟斷商業體系」,為什麼不花錢對這種真正顛覆未來商業生態的顛覆性技術進行投資,這才是未來。而正在路上的智慧穿戴、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強大的技術,並由這些所建構出來的整個物聯網時代,我們的訊息流動方式將會在今天的互聯網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變革。在加上由 4D 列印技術所帶來的整個生產方式的改變,我無法用簡單的文字描述,但能說的只是一點,未來如同我們今天顛覆之前的時代一樣顛覆我們今天所建構的整個商業生態。

(本文轉載自陳述根本,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