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導讀:Facebook 傳出開除了一名華人工程師,原因是該名工程師以每人 20 美元的價格,一天之內帶了十個人到 Facebook 員工餐廳吃飯。這名工程師是透過宣稱為旅遊分享經濟平台的「伴米」,與想到矽谷科技公司遊覽的觀光客媒合。
到底這種鑽公司規定漏洞,分享非私人剩餘資源的分享模式,能不能也算分享經濟的一環呢?以下為科技媒體愛範兒副主編劉學文的看法。(以下為第一人稱敘述)
如果你時常關注科技新聞,很可能會留意到那些以美味食物,優渥待遇,溫馨辦公環境著稱的矽谷企業,其中又以 Google,Facebook 名聲最大,以至於 Google 和 Facebook 的員工餐廳,成為兼具科技愛好者和老饕雙重屬性者的心中聖地,剛好有這樣一種服務,某旅行社以共享經濟的名義讓這兩家企業的員工帶你參觀 Google、Facebook 的辦公室,並且還能讓你吃到夢寐以求的矽谷食堂,是不是看起來非常有吸引力?
作為一個曾經在矽谷蹭過飯,並且吃撐的人,看到許多人對矽谷公司食堂的嚮往,不免是一聲嘆息,雖然經濟科技比不上美國,但是論吃的,中華美食秒矽穀食堂毫無懸念。在這裡對這幾位因為帶旅行團的人去公司蹭飯而被開除的 Facebook 華人員工也表示深深地惋惜。
- 為什麼帶人蹭飯會被公司開除
騰訊原高管劉暢離職後開始創業,成立了一個名叫「伴米(Chummy.com)」的旅行平台,在其官方頁面上這麼定位自己:
Chummy.com 是由一群來自世界各地、酷愛旅遊的年輕人,在美國矽谷創立的全新共享經濟旅行平台。在這裡,你可以將自己的時間、知識和旅行經歷共享給全世界所有的旅行者,也可以找到全世界最有趣的當地朋友,體驗最獨特的人文、風景和活動,擁有他們的快樂,讓你的旅行從此與眾不同。
伴米提供的一項服務就是讓矽谷人提供當地的伴遊服務,其中就包括矽谷公司的參觀和蹭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項服務是伴米和當地矽谷人個人的協議,和 Facebook 等矽谷企業並無協議。當然,矽谷伴遊服務是整個伴米服務中的小部分。
根據報導,遊米(遊客)可在上面選擇在矽谷高科技公司供職的伴米(伴遊),帶領他們去公司參觀和用餐,注意,這種關係是存在費用交易的,一般是幾十美元。此前平台自己的推廣介紹中曾提到,參觀遊覽 Uber、Marvell、Yahoo、Google、Linkedin、Twitter 等矽谷公司「都不是問題」。
然後,就出事了。
在北美華人論壇上,有帖子稱 Facebook 華裔員工以每位 20 美元的價格帶人去公司參觀拍照吃飯,並且一天還帶了 10 個人到食堂。後果就是這個不當行為被公司發現,並且該員工隨即被開除。並且 Facebook 還通知,提醒員工不要帶不相關的人進公司。
這名 Facebook 員工不是被開除的孤例,有傳言稱光 Facebook 內部波及的華人或華裔員工(大多是拿 H1B 工作簽證,而不是綠卡)就有 10 人。這還不止其他諸如 Google、Twitter、蘋果的員工。
因為在舊金山和矽谷的華人非常多,也有自己的圈子,這個名叫伴米的旅遊平台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將在矽谷的華人員工聚攏起來,並有專人聯繫矽谷科技公司的員工,發展成當地伴遊,並且此賺取收入。以上文中每人 20 美元,一天 10 人為例,一天 200 美元的收入不算少,在矽谷地區,月薪 8000 美元已經算不錯的收入。
(不少當地華人通過伴米提供伴遊服務)
- 正確的矽谷蹭飯指南
上個月英特爾 IDF 前,我就去矽谷英特爾總部進行探訪,並且還在英特爾工作人員的解說下知道了不少平時難以知曉的矽谷秘聞往事。然後,順便在英特爾食堂蹭到了飯。
跟國內大企業的總部大樓,總部園區相比,矽谷的英特爾總部並不算大,非公司人員沒有門禁卡也是進不得大門,並且不同的辦公區域需要不同的門禁卡級別,比如在英特爾總部二樓的摩爾辦公區就需要較高的級別才能進入。
所以門禁這條就契合了前面所說的,進入矽谷大公司首先就是需要有人帶,不然門都進不去。但是一般正規的流程不是這樣子的,每一個進入英特爾總部的非英特爾員工都需要提前知會並得到通過,進門後在前台領取 Visitor 的胸牌,這才是合法進入的憑證。而類似伴米通過私人關係進入矽谷公司參觀的,並沒有得到公司層面的備案和允許,也不會有類似 Visitor 胸牌的憑證,也就是說,從進門那一刻起,伴米這種收錢帶人參觀蹭飯的行為就是和公司規定相違背的。
說實話,由於英特爾工作區域相對開放,即便保持安靜,我們一行人還是對他們的工作有一些影響,畢竟一小群人走動還是挺吸引人注意的,這是其一。其二就是潛在的風險,對於矽谷巨頭而言,有許多不應當被外人知曉的內部機密,在未經公司層面允許的情況下,將情況未知的外人帶入,有可能會造成洩密。
參觀完畢之後,就是喜聞樂見的蹭飯環節。需要說明的是,英特爾總部食堂中部分食物和飲料是免費的,水果全免費,即使不花錢也可以吃飽吃好,要想吃牛排這類就得再花錢,不過也十分便宜。當時我是點了牛排、雞肉、酸辣什麼什麼湯,香蕉和檸檬水,味道整體一般,美國肉類肉質普遍粗糙,口感並不好,酸辣湯口味尤其重。同行的英特爾工作人員表示,其實 Google 的食堂不再提供之前的美食,現在整體味道也一般了,英特爾的食堂反而會好那麼一點。
如果要討論國內大企業和矽谷企業食堂的異同的話,這裡就拿我吃過的英特爾和阿里巴巴(西溪園區)食堂類比,英特爾的食堂組合更多樣,雖然以西餐為主,但是也有一些東方口味的食物,整體環境要明亮整潔一些,付款則可以使用信用卡,畢竟這裡膚色國籍組合更多,需要照顧更多人的口味。阿里巴巴的食堂就更像大學食堂,幾乎全是中餐,包括選菜結賬的流程也像大學食堂,當然打菜阿姨的手不會像大學食堂的阿姨那樣輕輕一抖就把肉絲抖下,青椒全在。
之前也因為工作關係去過不少科技公司,進入流程也各不一樣,不過基本上都還是保持了比較嚴謹的流程,起碼都會有一個明確的訪客標誌,有的是胸牌,有的是貼紙。但是,這種做法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這些公司內部的安保力量也不足以去檢視所有人,所以由內部人員帶來的漏洞成就了伴米的模式。
(傳說中的Google 瑞典食堂)
- 帶人蹭飯並不是共享經濟
雖然伴米在自己的官網上聲稱是「共享經濟」,但是深究一下,這樣的說法更像是因為熱詞給自己的臉上貼金。Uber 的共享經濟是建立在汽車的所有權或使用權在車主身上,並且車主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Airbnb 也是類似。
那麼伴米看似是共享矽谷伴遊者的時間,但是實際消耗的是矽谷公司的資源。
在和矽谷公司確定勞動關係後,做伴遊的員工帶其他人參觀很多情況下是用自己的工作時間賺外快,俗稱不務正業。另外,帶其他人享用矽谷公司免費的食物也並不合適,這些食物屬於公司內部福利,面向的是公司員工,或者公司層面允許的其他人。於個人而言,其實並無權利去私自帶人進來用餐。
簡單來說,共享經濟可以分享的是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不是自己公司,自己朋友,自己親人的東西。不明確這個所有權歸屬,就慎談共享經濟,不然與偷無異。
在這件因為矽谷科技公司華人員工因伴米提供伴遊蹭飯而被開除的事件發生後,伴米創始人向受牽連的這些員工表示歉意,也表示:
「而我們也真心地相信,矽谷這片無數次孕育出世界最偉大公司的聖地,能用它寬廣的胸懷,去包容一家創業公司的夢想和情懷。創業之路艱辛,但你們永遠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力量。願熱愛美好的你和我們,在這條路上被世界溫柔以待。」
雖然祭出了夢想和情懷大法,但是不得不說,有些事情是不能包容的,而溫柔也不是待人待事之道的全部。
(本文轉自愛範兒,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