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導讀》據報導,Google 旗下的虛擬語音助理 Google Now 團隊這幾個月來經歷了一場人事變動。Sundar Pichai 接手 Andriod 作業系統後,做出了一個業務調整,將 Google Now 團隊從原先 Andriod 業務部門,轉移到搜索引擎部門底下,這一切讓 Google Now 團隊感受到不被重視甚至是邊緣化,而集體辭職。
Google Now 團隊的兩位創始工程師今年 3 月時離開了 Google,接著幾位員工也相繼離職。目前創始團隊成員只剩下一位還待在 Google,換句話說,Google Now 最初的團隊正在上演全員逃走中。
Google Now 在 2012 的 Google I/O 大會上跟隨著 Android Jelly Bean 一起推出。最初,Google Now 計劃項目是在 Google Maps 部門底下研發的。工程師的目的是讓用戶在不需要點擊螢幕下實現對智慧型手機的操控。
這個計劃 Larry Page 給予最大的支持,之後 Google Now 在 Google 內部的發展一帆風順,Page 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不斷強調 Google Now 的重要性,一位前 Google 員工稱:「他願意讓任何一個人全力配合 Google Now」。後來,Larry Page 開始有更大的計劃了,在 Google 的管理上開始慢慢靠邊,在此同時,隨著行動應用使用量的增加,Google 的核心業務—— Google Search ——的使用量則在不斷下降,單次點閱的收益也在降低。
而在去年的某個時候,負責搜尋業務的高級副總裁 Amit Singhal 要求將 Google Now 轉移到他的麾下。Google Now 團隊的工程師百般的不願意,從產品的角度考慮,他們對 Google Now 的定位是一個行動端的智慧助理,在行動操作系統中能獲得最好的發展。而從行政方面來說,Google 主營業務搜尋部門的利害關係是最複雜的,這也是讓 Google Now 工程師們最抓狂的地方。
偏偏事與願違,Pichai 批准了 Singhal 的請求。外界猜測 Google 在行動搜尋上表現不佳,Pichai 希望 Google Now 能幫住增加營收。而據一位曾在 Google Now 團隊任職的員工透露,Pichai 工作的重心是 Chrome 和 Android,Google Now 在他那優先等級並不高。為了避免可能的衝突,Pichai 就隨水推舟的將 Google Now 劃分到了搜尋部門旗下。
就在員工集體出走的同時,Pichai 也收到一封來自 Mobrust 創辦人兼現任 CEO Gilad Bechar 的公開信,信件內表達了幾項對於 Google 未來憂慮以及幾點建議改進事項,以下為節錄原文信件內容:
親愛的 Sundar:
前一段時間全世界的科技圈子在茶餘飯後談論最多的無疑是您的這次高升,事實上 Google 公司的廣告、Android 以及搜尋引擎這三大業務對於像我一樣以市場營銷為職業的人而言意義重大,因為它們在市場營銷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Google 成立母公司 Alphabet 的決定讓我們意識到公司總有新的方式去作出改變。在 Google 公司這次激進舉動所伴隨的鮮活靈魂以及開放思維的鼓勵之下,我決定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與 Google 公司的價值觀相契合。
- 先來說說 Google Search 吧:
現在民眾會透過不同的方法進行搜尋,但您的公司卻顯得有點跟不上節奏。你們統治著互聯網及行動互聯網領域,但對於應用商店卻顯得有點力不從心。舉個例子:Google Play 就是一個容納著無限量搜尋數據的數據池,但你們的關鍵字規劃工具(Keyword Planner Tool)似乎完全把它給忽略了。
廣告商們不能從 Google 公司的官方數據獲知在應用商店中哪些關鍵字的使用頻率最高這一事實不僅對應用商店的優化進步有害,還會讓外界對 Google 公司在搜尋界中的地位產生質疑。我很清楚你們希望讓自己的算法保持神秘,但你們之前對分享網頁搜尋數據進行分享時也成功地保持了算法的神秘性,那麼這次為什麼就不能如法炮製呢?
- 重談即將推出的 Android M:
銷售人員對於這個數據分享系統的到來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熟悉蘋果系統的銷售人員會清楚讓用戶感受到他們對於個人數據的控制權限通常會給開發人員的開發能力帶來極大的挑戰,因為開發人員都希望給用戶提供用戶體驗最佳的產品。對於用戶隱私問題的考慮是必須的,但你們也應該盡力維護 Android 作為一個開放性平台以及開發者樂園的核心價值。當你們這麼做的時候,請務必確保那些一開始不理解為什麼應用需要獲得授權許可的用戶能夠快速轉變他們的觀念。
- 附帶聊一下 Google Analytics:
我們非常熱愛 Google Analytics 這個分析工具,但卻覺得要適應它那違背直覺的使用者界面以及龐大的數據流量非常困難。或許會有專業人士向你們反映這個工具做得非常好,那是因為對工具感到困惑的客戶往往會向他們尋求幫助從而讓他們受益。但對於他們的評價我是不認同的。接下來我要來闡述對於希望自己學習分析背景的用戶,哪些東西才是最重要的。數據所蘊含的寶藏實在是太多了,你們這款分析工具正是其中一個。更進一步地說,Google Play Analytics 這款工具本身已經很棒了,但如果它可以具備應用程式的視角那就更加完美了,對這方面你們可以加以考慮。
- 最後是 Google Ads :
Google Ads 在你們眾多產品之中所處的地位可謂是那皇冠上的鑽石了(順便一提,你們應該對其進行調整以提升用戶體驗)。在您的工作中,您應該也要對關鍵預算進行控管。試想一下,如果您的供應商告訴您說您所花費的每一筆金額都存在 20% 的誤差幅度,您覺得這合理嗎?這對於廣告行業中的一些小型商家而言或許問題不大,但對於那些有著嚴格預算控管的大中型公司則是災難性的。 Google 是時候賦予其活動經理立即叫停活動的權利了,你們應該設置一個總項目預算,而不僅僅是當天的預算,並且應要求一個更為準確的結果。
這次 Google Now 團隊的全員離職被外媒比喻為「出埃及記」,但對 Google Now 的後續發展可能不會帶來致命影響,但卻敲響了 Google 的警鐘。在過去一年中,Google 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高階主管離職潮,許多在 Google 效力多年的元老級主管相繼離職而去,Google 大概已經不再是個人人都想去實現夢想的地方了。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虎嗅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