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創就愛台灣技術,原因之一竟是台灣工程師俗擱大碗

矽谷育成公司 500 Startups 今年初與國發基金合辦創業戰鬥營 G Camp,至今在台已投資 9 家公司,也在台北資助了一些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還在商談新案子。國發砸了 4.5 億投資給 500 Startups,成為其最大的投資人,過去 3 年,500 Startups 大中華區投資合夥人馬睿幾乎每個月都飛來台灣物色有潛力的新創。馬睿訪問了來台設立研發部門的科技公司,想知道世界那麼大,為什麼雀屏中選的是台灣?

  • 台灣工資偏低,吸引新創進駐

台灣薪資已停滯 10 多年,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僅 25600 台幣,來台設置技術部門的公司也坦承營運成本確實是首要因素。

企管顧問公司 PCI Executive Search 的顧問張劭謙表示,資歷 3 年以下的硬體工程師每年會有 58 萬到 86 萬台幣的紅利,而高營收公司裡高學歷的工程師,紅利可能高達約 200 萬台幣,但這是高端市場才有的待遇,並非常態。

  • 矽谷工程師薪水是台灣的 3 倍,中國也快要趕上矽谷了

網路新創事業學校 Alpha Camp 創辦人陳治平告訴馬睿,目前在台灣新創界,資歷未滿 2 年的工程師年終為 56 萬到 84 萬台幣(含股票及其他紅利),矽谷同行的待遇則有 7 位數,相差 3 倍。也就是說,台灣工程師的實得薪資遠低於應得薪資。

台灣的新創薪資也被中國比下去,中國高階技術人才的薪資已不再低廉,下圖為 PCI Executive Search 的調查,紅線為中國,藍線為矽谷,從工程師到管理階層,中國的年收入即將和矽谷並駕齊驅。

SVvsChinaPay

中國不僅薪資上漲,還極具競爭力,台灣則顯得太過風平浪靜。雖然沒有員工異動率的詳細數據,但馬睿說感覺上 500 Startups 的中國團隊比台灣團隊還需要擔心員工穩定度。

  • 生活品質高,科技魂吸引同好創業

台灣的血液流著科技魂,正如社群拼貼軟體「拼貼趣(PicCollage)」執行長樊立勳所言,幾十年來,台北一直是亞洲科技產業的領頭羊,而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城市,則著重其他產業,比如說金融。樊立勳解釋道,一座城市的靈魂即是關鍵,台灣流著科技血,所以要找到熱血上進又敢放手做的工程師不是難事。育成中心 Y Combinator 創始人 Paul Graham 不也說過「好的城市會吸引有抱負的人」嗎?

想做出一番事業,五臟廟要好好祭,生活品質也要好好顧。今年 6 月,CNN 美食天堂投票由台灣勝出,首都台北為亞洲宜居地前段班,基礎建設與教育系統表現優異,更是世界犯罪率極低的地區。

  • 講英文沒問題,說想法有障礙

台灣人的英文能力普遍不錯,許多優秀的工程師甚至能全英文溝通,不少海外投資人的中文也很流利,因此雙方溝通幾無大礙。若公司本身十分在意語言能力及文化素養,有效面試即可解決。馬睿也建議若真有語言文化差異,可雇用雙語佳又有文化意識的人來提升工作效率。

台灣人具工作倫理,十分勤奮,管理起來算經鬆,只是和矽谷相比,台灣工程師太過內向,也不夠積極。此外,如果今天老闆提出一個新點子,員工即使覺得不夠好也不會說出來,這對改善產品及服務並沒有幫助。但這些問題也有解決的辦法,像是拼貼趣在招人時,會特別注意面試者的人格特質是否適合組織文化,在職訓練也有特殊課程激發員工創意,鼓勵大家發表想法。

  • 程式語言偏食,缺乏西方思維

2 年前,餐飲外送服務 SpoonRocket 想到台灣設立工程部門,技術投資合夥人 Justin Lee 發現這裡的工程師大多只熟悉低階的程式語言,如:C 語言、C++ 語言,對應用程式發展所知甚少,因為台灣過分注重硬體。Lee 花了比預期還要多的時間,才找到對新創有熱忱,又符合條件的技術人才。

Lee 還提到,台灣資工訓練只針對特定程式語言和框架,但歐美側重概念思維和演算法,拼貼趣也認為台灣工程師較缺乏西方認知思維。但這都不是克服不了的困難,這些新創最終還是選擇在台灣發展,表示他們還是能找到合意又請得起的人才。

  • 保持團隊完整一心,善用科技新創整合場域

多數受訪創辦人都表示,開店的最佳時機就在首輪種子融資結束時,也需要開始拓展技術團隊。不過,除非是整組人馬一起搬遷到新地點,否則不易管理分散的員工,尤其有些產品和服務根本還沒有找到市場定位和自己的節奏。心態上,不要把新據點視為外包,應該要視為一個完整的科技團隊,而且管理階層,或至少技術長應該要把時間花在整合團隊,才能帶動企業。

來台發展時,有個像 500 Startups 這樣的人脈資源固然會相對輕鬆,但也有人喜歡從在地科技集會入門,或是參加「黑客松(Hackathon)」創作運動,直接接觸有熱忱有能力的開發者。台灣新創競技場 Taiwan Startup Stadium 看準風向,計畫打造新創工作場域,協助台灣新創走向國際,迎接海外新創進駐台灣。

  • 科技新創來台技術扎根,潛力不容小覷

總體而言,到台灣開發軟體的成功例子不少,台灣提供關鍵技術人才,讓這些公司得以再服務海外市場。先前說到台灣硬體強,日本新創 Whill 就從這裡取了不少經。大型跨國公司必定注意到了台灣的各種優勢,瀏覽器 Mozilla Firefox 和行動裝置開發商 Cheetah Mobile 都到台灣設立工程部門,應該有助於提高台灣工程師的待遇。

新創潮波濤洶湧,馬睿認為世界正極速轉變,科技新創圈也認為台灣蛻變的速度不落人後。對科技新創有興趣的人,不一定非到海外發展,台灣也是許多外國人的新創勝地!

(資料來源:Techinasia;首圖來源:digi0712,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