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要創立偉大的網路公司,創業者們請到中國吧

《TO 導讀》: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在經歷矽谷、中國不同的工作環境、創業文化觀察後,預言未來台灣創業者最適合的大市場仍然是中國,其次才是美國。依照李開復的看法,台灣創業者 6 成適合中國市場,剩下各兩成分別為美國、東南亞與日本。

他的說法其實與台灣其他創業者在喊的「東南亞藍海」、「矽谷夢」不盡相同。到底為何中國才是創業者應該要注重的大市場?以下為李開復 Facebook 上的全文

台灣人能創立偉大的網路公司嗎?我建議:最好的機會是:「去中國大陸創業」 。

這個建議可能許多人不愛聽,政府不敢聽,還會有人会抨擊(歡迎留言),但是事實就擺在眼前:

1)台灣市場太小,無法支撐偉大公司。不走出去,就無法創造巨大經濟價值。想走出去,就需要進入大市場。而最好的大市場只有兩個:美國、中國大陸。

2)對於「去美國」、「去矽谷」,聽起來很美好,似乎去「朝聖」,一下就進入了 Google Facebook 的大本營,但是試想:台灣網路創業者,沒選擇去美國留學,對美國語言文化都不了解,進入世界創意期望最高地區,能得到最挑剔的矽谷 VC 青睞嗎?除了純技術或娛樂型的,或者是已經旅美多年的台灣人,或者是「混血團隊」,否則,真的困難巨大。

600x100 all

3)對於「去大陸」,創業者感覺對岸創業者狼性太強所以很猶豫,再加上網路上常看到「賣台」的批評也讓膽小的政府不敢鼓勵支持這類創業。但是,務實地說,兩岸語言相通,交流頻繁,用户使用習慣较相似,到對岸去還是比去歐美日本容易多了。

到大陸去,會不會失敗率很高啊?我的回答:「當然很高啊!會比在台灣高好幾倍!但是去美國會再高個幾十倍!」

到大陸去,能拼得過那邊的狼性創業者嗎?我的回答:「當然拼不過啊!但是拼失敗一兩次,然後就拼得過了!」

到大陸去,被山寨怎麼辦啊?我的回答:「台灣比大陸互聯網創業落後那麼多,誰山寨誰啊?」

到大陸去,會不會導致台灣經濟被大陸過度影響,更被動了?我的回答:「還有什麼比沒錢沒資源更被動嗎?」

所有創業者都應該去大陸嗎?我的回答:「當然不是,僅僅是那些渴望做偉大公司,有自信,有特點,善於學習,能融入新環境,工作勤奮的。也就是所有創業者中的 0.1%或更少。」

你憑什麼認為台灣人在大陸做得出網路公司?過去有案例嗎?我的回答:「有!在這裡透露一下,創新工場投資了三家台灣人在大陸的互聯網創業,三家都做得很出色,估值分別達到十幾億到上百億臺幣,而且都有成為獨角獸的潛力(100 億美元估值,或 3000 億臺幣估值的公司)。」

台灣流通業教父徐重仁開辦的學習論壇-重仁塾,將邀請各界名人一同座談,和你談談創業路上,如何找人脈、找團隊、找錢,運用資源?徐重仁特別邀請到李開復於 8 月 26 日開講,要和你聊聊【視野與決策】創新領導學,打造主管腦。想瞭解更多活動訊息,請點擊下方圖片!

cheers class 940x500_4800

(本文轉自李開復 Facebook,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Dv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