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何拋棄了最受歡迎的字體?

今年秋天,在蘋果經歷兩年的艱辛字體設計之後,定製字體 San Francisco 將逐步取代曾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字體 Helvetica Neue,成為 OS X El Capitan 操作系統與 iOS 9 操作系統的默認字體。

San Francisco 是蘋果總部 20 多年來設計的第一款蘋果產品專用字體。該字體不僅簡明、圓潤,而且字符間距較大。毫無疑問,該字體是為適應 Apple Watch 而專業設計的。但是,在此前的 WWDC 會議上,在對全新操作系統和流媒體音樂的大肆宣傳中,蘋果似乎悄悄的另有謀算:San Francisco 字體不僅專為蘋果手錶的小螢幕設計,對於手機和電腦同樣適用。

Apple 在科技業裡有獨樹一格的美感風格。賈伯斯在回憶錄裡說,他的美學概念,都來自年輕時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所上的那一學期字型設計課。

字與字之間的餘白美感,每一種不同字形的用途,賈伯斯著迷於此,也埋下了後來蘋果極簡優雅的特質樣貌。為什麼一堂字型課,能造就影響一整代人的科技產品?

字型,它是閱讀型式上美感最直覺的表現,也是承載了和內容相互呼應責任的媒介,引導你進入閱讀情境的開端。不只影響了賈伯斯的英文字型,中文字型中蘊藏更多細膩的設計美學概念。學習設計,就從設計的最小單元字型開始學起,TO x Justfont 字型設計工作坊,陪你一探字型設計的美學奧秘!

tp_600x100

當然,這個想法並不會向人們直接公開,種種跡象卻皆可表明這一猜想的真實性:贈送給大會出席者的外套上的白色“WWDC 2015”標誌均為 San Francisco 字體;展示在觀眾面前的巨大螢幕上畫面也顯示著 San Francisco 在新的操作系統中的應用。大螢幕上出現的字體是 San Francisco 字體還是 Helvetica Neue 字體,這兩種字體孰優孰劣,在 Twitter 上引發了字體迷們的熱切關注和熱烈討論。

精妙的設計為蘋果帶來了巨額的財富,因而不難想像它一定會對自己的字體設計藝術大加吹捧,但目前為止,它卻一直很低調,原因何在呢?

可能是蘋果想要挽回顏面。

「說到字體,蘋果是真的很落後」,著名的德國字體設計師Erik Spiekermann認為。2011 年,Google 推出了自定義字體 Roboto,幾年前 Spiekermann 也為 Mozilla 瀏覽器設計了 Fira Sans 字體。

由於蘋果在其他領域佔據著主導地位,所以如果設計的字體達不到一流水平,必會受到人們的各種批評,這對蘋果有點苛刻。Type Supply 公司的印刷工和程序員 Tal Leming 評論說,San Francisco 字體並不完美,數字的應用就有漏洞,比如數字 6 上半部分太封閉,在使用時就經常會出錯,顯示出來看著像 8。當然,在他看來這些是可以忽視的,因為不能過於吹毛求疵。

蘋果在字體設計上曾經起過先鋒作用,最為顯著的成就是在 80 年代委託設計師 Susan Kare 設計過字體,但這已是過去。在最近的幾年裡,蘋果的用戶界面都在使用現成的字體,毫無創新。從 2000 至 2014 年,蘋果 OS X 操作系統一直使用 Lucida Grande 字體。直到兩年前 iOS 7 發布,蘋果宣布將為新系統提供新字體,即 Helvetica Neue Light 字體。但這一舉動幾乎受到了全球設計師的抨擊。因為這種字體對分辨率較低的手機小型螢幕來說,太淡太瘦。於是蘋果最終放棄使用該字體,取而代之的是 Helvetica Neue 字體。僅僅在兩年之後,蘋果再次宣布更新其係統的字體。

Helvetica 字體和 San Francisco 字體之間的差異即使從專業眼光來看也並不明顯,但確實存在。San Francisco 比 Helvetica Neue 字體更粗,更簡單。根據德國字體標準,San Francisco 字體的間距相對較大,在相對較小的手機螢幕上閱讀會更容易。

無可置疑,為小螢幕設計字體頗具挑戰性。想想你有多少次是把大寫的 I 當成了小寫的 1。在《雷鋒網》報導過的一次採訪中,蘋果人機界面的負責人 Alan Dye 對如何優化字體,以適應蘋果手錶的小螢幕做了解釋。他說,字體形狀變得更加方正,但是會帶有柔和的圓角。同時,字體非常緊縮,字號比一般字體的要高,小寫字母也更高,因而更好辨認。另外,字體設計非常靈活,螢幕大小變化時,字體也會跟著變化。

San Francisco 字體對於以設計為主導的公司也許不是一個大膽的選擇,但是,為適應小螢幕,字體的清晰度比字體的靈活性更重要。畢竟,字體設計不僅僅是用戶界面的一種要素,在一些以輸入為主的移動程序中,它就相當於一個用戶界面。正如著名的印刷商 Tobias Frere-Jones 闡釋的那樣,在人機交互中,從簡單操作(確定或取消)到個人數據等敏感信息的處理,字體輸入都普遍存在。

這足以說明為什麼不應隨意切換字體。「看見字體改變就好像回到家發現家裡的牆都變成了另一種顏色,令人心生不快,」 Alan Dye 說道。「不幸的是,蘋果繼引進 Helvetica 字體不久後,又要改變界面字體。」但他對蘋果的這一做法持肯定態度。「Helvetica 字體適用性確實不高,所以,我全力支持 San Francisco。」

9/13 TO x Justfont 字型設計工作坊,邀請到台灣最頂尖的字型設計 Justfont 團隊來 TO 開設一天 6 小時的 Workshop,從理論出發,再到親自動手設計,你會發現原來字型設計一點也不難!小班制實作教學,名額有限,額滿即止哦!

tp_600x100

  • 延伸閱讀

BMW 設計師的第一堂課:請先學會設計完美的字型!

速成!一個月學會設計師的基礎技能:字型設計

【老貓專欄】為什麼新媒體內文偏好使用黑體是錯的?

 書都賣不出去了,編輯你怎麼還能容忍它這麼醜?

成為設計大師的第一堂課:20 個你不該打破的設計法則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雷鋒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