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谷,大多數先驅者同時追逐大創意和龐大的個人財富。但執著於創新的 Mozilla 卻拒絕變富。
全球有 5 億多人在使用 Mozilla 的產品,該公司的火狐瀏覽器是諸多網民的首選。但 Mozilla 並沒有獲得過風險投資,也沒有期權和可公開交易的股權。Mozilla 也很少對自己的突破申請專利。相反,Mozilla 的商業模式就像網路一樣開放。
長期以來,似乎 Mozilla 理想主義的工程師們比任何人都能更好地理解未來。通過開源軟體的方式來開發火狐瀏覽器,Mozilla 讓任何人都能對火狐瀏覽器做出讓全世界使用的改進。數十個國家的獨立開發者們加入了進來,打造了能加速下載、屏蔽不想要的廣告以及其他有用服務的火狐瀏覽器插件。火狐瀏覽器以有限的預算迅速發展成了運用領先技術開發的瀏覽器。
但突然之間,Mozilla 在網路上的處境變得險惡起來。根據《雷鋒網》此前的報導,現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用移動設備上網,其中 96% 的智慧手機運行 iOS 或 Android 系統。這兩個操作系統都被各自的公司嚴密控制著。iPhone 用戶幾乎注定會用蘋果的瀏覽器、蘋果的地圖以及蘋果的語音識別軟體。用戶可以在蘋果控制的應用商店裡挑選應用。安卓用戶的情況也差不多。
這一切讓 Mozilla 在網絡瀏覽器戰爭中取得成功的公眾、自組織策略已經不再適用。開發者們不再熬夜為開源事業做貢獻;相反,他們在為贏得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中的一席之地而絞盡腦汁。黑莓和微軟 Windows Phone 等操作系統也被開發者們拋到了一邊。
Mozilla 基金會主席 Mitchell Baker 在 2014 年 11 月發表的一篇長文中說道:
「與網路有關的許多原則正處於危險當中,比如開放性、去中心化以及不經任何人允許即可發佈內容的能力。」
儘管在這個更結構化的新環境中,用戶和開發者們似乎都繁榮興盛起來,每年有近 10 億部 iOS 和安卓手機出售。但在 Baker 看來,「網路朝這個方向發展簡直是糟透了。」
Baker 對抗這一趨勢的策略是推出Firefox OS。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智慧手機操作系統,基於讓火狐瀏覽器成功的相同原則。Mozilla 加入到這場戰鬥中來的資金還不到蘋果和谷歌的百分之一。而且 Mozilla 的時間也不多:蘋果和谷歌在一些關鍵市場已經領先了近 10 年時間。現在還試圖推出一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是否為時已晚了呢?
- 失去避難所
自 2011 年 6 月以來,Andreas Gal 就是 Mozilla Firefox OS 的核心成員。隨著項目不斷壯大,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 2014 年 4 月,Andreas Gal 成了 Mozilla 的首席技術官。仔細研究 Firefox OS 的歷史,你會發現 Gal 和他的同事們覺得自己的願景至關重要的原因,以及為什麼 Firefox OS 很難獲得成功。
現年 39 歲的 Gal 是偶然取得現在的地位的。在 2011 年初時,他和另一名 Mozilla 研究員 Chris Jones 去參加一次亞洲貿易展,兩人在酒店裡聊天時發現,一些普通的任務無法在網上輕易地完成。兩人在數週內就開發出了待辦事項列表上的第一件事,打開 PDF 文檔。於是 Gal 決定嘗試一些更困難的事情。
2011 年 7 月,Gal、Jones 和另兩位同事在一個 Mozilla 開發者組裡寫道:「我們需要一座高峰來攀登」。這些工程師們提議打造一個基於網路的移動操作系統,讓開發者們無需通過蘋果和谷歌就可以接觸到廣大移動用戶。他們承認:「這個項目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如果有人想要加入的話,那就太棒了。
他們在 24 小時內收到了第一份關鍵的幫助申請。在西班牙電信工作的工程師們喜歡 Gal 的帖子,並發信提供技術支持以及與他們業務同事的聯繫。他們的目標是:讓 Firefox OS 安裝到西班牙電信在拉丁美洲市場推出的下一代智慧手機上。
Andreas Gal
不久後,Gal 才意識到 Firefox OS 這個項目的難度。為開發撥號功能的基礎網絡指令花了數月時間;為解決當地市場的偏好,如拉丁美洲用戶喜歡智慧手機自帶調頻廣播功能,也增加了複雜度。
不過,Mozilla 龐大的貢獻者網絡仍然能在問題一出現時就盡快解決它。柏林著名設計師 Erik Spiekermann 為 Firefox OS 開發了一種獨特的簡潔字體,在低分辨率螢幕上也很好看。Firefox OS 鍵盤的滑動功能由阿姆斯特丹的西班牙裔工程師開發。一位 20 歲出頭的加拿大設計師為 Firefox OS 開發了 600 多種表情,以配合短信用戶的情緒。
Gal 承認,Firefox OS 的視覺效果沒法和 iPhone 比。他表示道:「蘋果花了數年時間來優化每一個像素。」即便如此,他對於 Firefox OS 能以低得多的價格滿足龐大的需求充滿信心,而且性能還和 iPhone、安卓手機差不多。
到 2013 年夏時,首部 Firefox OS 手機在西班牙、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開售。許多最知名的手機製造商,如韓國的三星和台灣的 HTC 已經承諾製造安卓手機。但 Gal 和 Mozilla 商務和法律事務高級副總裁 Denelle Dixon-Thayer,還是和中國中興通訊以及法國 Alcatel One 達成了聯盟。西班牙電信同意讓這些 Firefox OS 手機在其網絡中運行,並同時提供營銷支持。
為了擴大 Firefox OS 手機的吸引力,Mozilla 的團隊在 12 個國家內找到了合作夥伴。這些運營商將 Firefox OS 手機帶入了印度、南非、東南亞和東歐。高通等大芯片製造商、韓國的 LG 公司等手機製造商也加入進來,支持 Firefox OS 的設計,也出現過《雷鋒網》曾報導過的一款設計獨特的 Fx0 手機。「考慮到我們一路上清理的障礙,這是相當大的進展」,Gal 回憶道。
讓 Mozilla 意外的是谷歌也進軍了低端智慧手機市場。最初,Mozilla 認為安卓操作系統過於復雜,無法在 120 美元以下的手機上實現良好運行。這讓 Firefox OS 有機會獲得大量預算有限的用戶。隨後谷歌修改了安卓,讓它也能適應新興市場的廉價智慧手機。
突然之間,低端市場不再是 Firefox OS 的避難所。在菲律賓,Firefox OS 智能手機的售價為 33 美元,但安卓智能手機也能賣到 45 美元。這一價格差在巴西和印度要更小。沒有很大的價格優勢,Firefox OS 及其運營商同盟們的處境就很尷尬了。
Mozilla 沒有討論過銷售數據,但移動市場研究人員估計,Firefox OS 今年的全球市場份額還不到 1%。國際數據公司的移動項目總監 Ryan Reith 表示道,在最近一次去秘魯的旅行中,他發現 Firefox OS 手機被放在「貨架最底部,沒有任何營銷支持。」
- 半成品
對於智慧手機買家們而言,硬體也許不如他們最喜歡的應用的性能重要。儘管谷歌和蘋果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了這一方面的用戶體驗,Mozilla 的領導人們堅持有可能創造出更好的用戶體驗。儘管目前 Firefox OS 手機並沒有在美國大範圍銷售,但在 eBay 上卻很常見。於是《MIT 科技評論》的記者買了一部中興 Open C 手機(119 美元),來測試 Firefox 1.3 操作系統。
從體驗結果來看,手機就像是一個接近完工但缺少樓梯的房子一樣。從結果上看,如果使用這手機,你會一輩子對手機無愛。
中興 Open C 手機的基本設計很好,只要你接受它的小螢幕、橘黃色外殼以及只能拍攝靜止圖像的攝影鏡頭。它的主螢幕佈局錯落有致, 有 20 個閃亮的小標誌介紹電子郵件、維基百科、火狐瀏覽器等核心服務。但應用呢?這個智慧手機也有應用市場,裡面的所有應用都免費。谷歌和蘋果能對應用收費;但這不是 Mozilla 的做事風格。因此,中興 Open C 手機裡只有幾款不知名的遊戲。
按照 Mozilla 的預想,各個公司會開發基於網路的移動網站發佈到 Firefox OS 上,就像它們開發 iOS 和安卓應用一樣。但到目前為止,一切都是未知數。
《紐約時報》、Reddit、《赫芬頓郵報》、《衛報》、《福克斯新聞》以及《CNN》等新聞提供商的移動網站運行得都很順暢。Twitter和Facebook的移動網站也運行良好。但 LinkedIn 的移動網站渲染網頁卻很慢,滑動也不順暢。Firefox OS 移動市場高級經理 Bill Walker 表示:「這(指那些網頁)不是(第三世界的)塞內加爾人民需要的首要事情。」美國銀行移動網站在中興 Open C 手機上顯示為電腦版網頁。Yelp 移動網站的顯示效果尤其糟糕。
Walker 表示,這些問題會隨著 Firefox OS 2.0 的推出而消失。目前該版本 Firefox OS 已經登錄日本市場,且正在推向其他市場。在 2.0 的演示中,Yelp 和 LinkedIn 的移動網站看起來確實要順暢得多了。
然而,讓 Mozilla 煩惱的是,許多開發者只關注安卓和 iOS 不斷變化的需求。比如知名消息應用whatsapp,在創辦前五年,WhatsApp 完全專注於安卓和 iOS 平台,通過這種方式積累了 6 億多用戶。直到 2015 年 1 月,WhatsApp 才推出 Firefox OS 版。
Firefox OS 的地圖、指引、語音識別、酒店預訂和當地公交車時間表也沒有無縫連接在一起。這些服務都單獨地出現在 Firefox OS 上,要把它們無縫地連接在一起需要花很多功夫。Mozilla 的工程師們不願意將用戶鎖定在一個專有系統內。儘管這一理念令人崇敬,但要在 Firefox OS 進行旅行規劃就很難了。
中興 Open C 手機不大可能是 Mozilla 在美國銷售的最後一款 Firefox OS 手機。Verizon 已經同意在明年推出一款新的 Firefox OS 手機。Walker 還展示了與 TomTom 合作開發的新導航系統。這和目前中興 Open C 手機裡提供的諾基亞地圖服務相比有巨大提升。總體而言,Verizon 項目的成功與否基本上能確定 Firefox OS 能否在發達國家與 Android/iOS 競爭。
- 展望未來
就目前來說,Mozilla 的整體財務狀況良好。Mozilla 還沒有發布 2014 年的財務數字,但在 2013 年,Mozilla 基金會的收入為 3.14 億美元。這足以覆蓋 1.97 億美元的軟體開發費用,以及金額稍小的營銷、日常開支和基礎項目等費用。
Mozilla 基金會並不會發布盈利數字。即便如此,Mozilla 的淨資產在 2013 年增長了 1500 萬美元(6%)。如果 Mozilla 基金會需要錢來實現其公共和商業目標,它還有 2.55 億美元現金、投資及其他等價物。除此之外,Mozilla 還受益於其遍布全球的貢獻者網絡。這些人免費為多個項目做貢獻,因為他們認為這一事業激動人心,也符合公共精神的理念。
這些志願者是 Mozilla 成功的關鍵。回溯到 1999 年,當時 Mozilla 剛剛作為一家非盈利分支從網景公司分離出來。網景公司在一系列的公司震盪中消失了,但一群非正式的 Mozilla 人在 2003 年接手了瀏覽器開發,這群人的數目超過了 4000。
從長遠來看,Mozilla 的收入取決於火狐網絡瀏覽器的使用量。搜索引擎公司會為成為火狐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支付巨額費用,因為這些搜索流量會為搜索引擎公司帶來大量廣告收入。谷歌每年需要為成功火狐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支付 3 億美元。Mozilla 在去年實施了更具盈利性的多元化戰略,按區域對默認搜索引擎進行了劃分,比如在中國是百度、在俄羅斯則是 Yandex。
如果使用火狐瀏覽器的人減少,Mozilla 基金會的收入就會減少。這也是 Mozilla 不想坐等人們轉向移動設備的原因。
Gal 表示,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通過 Firefox OS,我們成功地從一家桌面公司變成了移動公司。Firefox OS 對移動行業的影響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
然而,市場數據卻展示出了截然不同的情景。火狐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在最近降至 11.6%,約為 2012 年初時的一半。其大部分流量來自於桌面電腦,火狐瀏覽器在桌面市場的份額約為 17%,在移動市場的份額只有個位數。一旦消費者選擇 iOS 或安卓操作系統,他們很難會自願使用火狐瀏覽器。這麼做就像自帶飲食去餐廳吃一樣沒有意義。
- 延伸閱讀
IE 墓誌銘:沒有我,就沒有 Chrome、Firefox、Opera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雷鋒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aretadobem,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