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沒有添加濾鏡的照片,加了濾鏡的照片被看到的機會多 21%,獲得評論的機會多 45%。
「不就是個濾鏡嗎?用得著這麼認真用數據來量化傳播效果嗎?」一定有讀者會這麼想。
然而在濾鏡大行其道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機構開始認真研究這種看上去很隨意的東西。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從上一年起就有人開始研究 Instagram 和裡面的濾鏡,希望可以從中獲得關於網絡集體行為方面的訊息。Yahoo Labs 則在研究了 760 萬張 Flickr 上的照片後得出上面的數據。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這 760 萬張照片全部是通過移動端上傳的,其中 410 萬張分享自 Instagram。
Yahoo Labs 把喜歡使用濾鏡的用戶劃分為兩種,有些用戶為了讓照片看起來「更有藝術感」,常常使用一些效果非常濃厚的濾鏡,整張照片基本「面目全非」。而另一種用戶僅僅把濾鏡看作調整曝光和顏色的工具,傾向於使用效果清淡點的濾鏡。
Yahoo Labs 的研究發現,暖色調、高對比和高亮度的照片更容易傳播和獲得評論。有意思的是,研究機構 Curalate 之前的研究卻得出相反的結論:冷色調的照片更受歡迎。
說到濾鏡當然不能漏了將濾鏡帶火的 Instagram。亞利桑那州 2014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Instagram 中最受歡迎的濾鏡依次是 Normal(也就是不用濾鏡)、Amaro、X-Pro II、Valencia 和 Rise。看到 Normal 排在第一位也許不少讀者會感到驚訝,畢竟加了濾鏡的照片可以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
而對於為什麼 Instagram 這 5 個濾鏡更受歡迎,這項研究給出的解釋是,這 5 個濾鏡正好在那時排在前 7 的位置,用戶誤以為這幾個濾鏡更受歡迎,於是大家更加習慣使用這幾個濾鏡。
也許有人寄希望於通過這些研究結果來開發一個所有人都喜歡的「完美」濾鏡,但 Yahoo Labs 的研究人員卻指出,開發一個這樣一個濾鏡是不切實際的。問題不在於技術和美學,而在於用戶挑選濾鏡的這個行為。
他們在採訪 Flickr 用戶的過程中發現,不管攝影水平高低,大家都很喜歡在不同濾鏡中來回嘗試、仔細挑選,享受著這痛並快樂著的過程。這聽起來就好像在逛商場買衣服,即使試穿的第一件就已經很滿意並且最後還是會買回第一件,但還是會多逛幾家多挑挑。
曾幾何時,專業攝影師對濾鏡嗤之以鼻。在他們眼裡,用濾鏡的大多數是不會自己調色的小白,這背後其實隱藏著一種精英主義。而 Yahoo Labs 卻發現,一些專業攝影師也開始認真對待濾鏡。他們也許用的不多,但總歸開始嘗試了。
比如我在 Instagram 上關注的馬格南(新聞攝影之父布列松參與創辦的圖片社)攝影師 @MichaelChristopherBrown 也在有選擇地、謹慎地使用一些濾鏡。
- 延伸閱讀
潦倒攝影師在 Instagram 上賣照片,日賺 45 萬台幣
2014 年 iPhone 攝影大獎:他們的 iPhone 跟我真的是同一支?
一個美國人到中國微信當 PM 的心得:中國 App 設計真好!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ifanr》,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