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導讀:為了卡位中國電商市場,後來者 Amazon 中國前些日子,才與廈門合作上線「台灣館」,積極打通在中國的市場與通路。除此之外,他們也積極利用自身優勢「歐美龐大的供應鏈」,希望一舉突破 1.3 % 的市佔率。

但面對阿里巴巴、京東等勁敵,Amazon 的努力有成效嗎?

亞馬遜中國最近宣布,「海外購」業務將在 6 月底覆蓋亞馬遜美國能夠直郵中國的全部 25 個品類,全面完成對美亞的戰略佈局。

亞馬遜中國自去年來在跨境進口電商業務方面表現相當積極,目前相關業務已經有直郵、海外購、進口直採以及國際精品店:

·直郵業務針對海淘水平較高的用戶,他們能夠熟練在亞馬遜海外網站上直接購物,由亞馬遜轉運回中國;

·海外購則是亞馬遜中國精選亞馬遜美國的商品,將頁面及購買流程中文化和本地化,供中國用戶購買;

·「進口直採」是發揮亞馬遜國際供應商優勢的業務(亞馬遜充當採購商角色),在一些可以大批量直接採購的品類,如食品、玩具、鞋等標準品,亞馬遜通過數據分析提前備貨至中國,由於縮減海外經銷環節,能夠給用戶帶來較低價格;

·另外一些品類如電子產品等,亞馬遜也會進行直接採購,但量級不如上述品類大,這類產品亞馬遜將其歸結為「國際精品店」。

其中,「進口直採」業務已於今年 3 月初與天貓達成合作(或者說向天貓交出):「亞馬遜官方旗艦店」在天貓上線,亞馬遜中國的「進口直採」主要品類,包括食品、女鞋、玩具模型及廚具等,由亞馬遜團隊備貨在中國,然後通過亞馬遜中國網站、天貓旗艦店進行銷售。

而亞馬遜中國此次的佈局則主要針對「海外購」的商品。全球副總裁牛英華表示,當前亞馬遜中國「海外購」商店包括鞋靴、母嬰、美妝等美亞 20 大品類,之後將陸續上線辦公用品、樂器、相機、體育用品等大類以及店中店。未來,亞馬遜中國將進一步拓展選品覆蓋國家,亞馬遜德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站點上的商品也將能夠直郵中國。另外,「海外購」商店還將繼續深耕移動端,在用戶帳戶、支付和購物車等方面做出優化。

電商難做,跨境電商更難做。台灣電商要怎麼走出台灣、放眼全球?91 APP 行銷長李朝基、Uitox 台灣區總經理黃文貴、PChome 總監韓昆舉,三位電商大師、六小時精華課程,讓你一天內通透跨境電商實務心法!瞭解更多,請點擊下圖。

600x100

亞馬遜中國表示對「海外購」業務發展狀況滿意,這一業務自去年下半年「黑色星期五(11.28)」上線以來,發展勢頭不錯。據悉,4 月亞馬遜中國「海外購」商店的銷售額比 1 月增長了 300%。截至今年 5 月,「海外購」商店的選品包括來自美國亞馬遜網站的已超過 3 萬品牌、200 萬選品。

不過,增長迅猛的勢頭在面對交易規模時恐怕有些無力。據艾瑞數據顯示,2014Q3 的 B2C 市場,天貓保持了近 60% 的市場份額佔比,京東佔比達到 19.3%,而亞馬遜中國只佔了 1.3% 的零頭。在移動端的數據要更慘烈一些。

Image title

在中國本土電商面前顯得相當「弱小」的亞馬遜中國,可以說將賭注全部押在了跨境業務方面。新任亞馬遜中國區總裁葛道遠(Doug Gurr)更是將跨境電子商務視為亞馬遜中國立身第一基石。而這是基於跨境電商的誘人前景: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認為,到 2017 年,跨境進口電商將占到中國整體電商份額的 7%,屆時達到 860 億美元。

相對於天貓、京東這樣的中國地頭蛇來說,亞馬遜中國的優勢無疑在於亞馬遜美國總部的全球選品資源和供應鏈方面的支持,而對於全球供應鏈的搭建都處於「從頭做起」的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國際資源幾乎成了一場圈地運動。

天貓國際正在加快整合全球供應鏈步伐,將 Costco(美國第二大零售商)、emart、Lottemart、大潤發、Countdown 這樣的全球大型連鎖超市納入囊中。據說 Costco 天貓店在去年雙十一當天,其特價商品在 2 小時內被搶光。京東已將國際化列為五大戰略之一,在今年 4 月也上線了「京東全球購」。不過,京東有些出師不利:Costco 京東旗艦店未經授權即上線,之後即被撤下。

可以看到,天貓打的是「正統牌」,簽下全球大客戶,授權只此一家。馬省長數次親自出訪愛爾蘭、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推出「電商馬可波羅計劃」),與各國總理「約飯會談」。目的就是以「中國第一買手」身份為阿里構建歐洲的供應鏈,將歐洲的奢侈品、酒莊、農場供應商資源接進阿里的生態系統。

另一邊,京東全球購以及眾多海淘創業公司則據理力爭,「授權與是否正品並無關係」。

反觀亞馬遜中國,縱然擁有供應鏈的天然優勢,但它卻面臨著「速度」問題。兩年前就看到中國市場機會的亞馬遜,卻在 2014 年 10 月底才開通​​六國「直郵」業務。面對「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這樣相當於在大公司裡的創業團隊對手,「慢」可能成為跨國公司分部的致命弱點

另外,去年阿里巴巴、京東都已在美國上市,若以市值論,「BABA」甚至超過了 Amazon,成為僅次於 Google 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大佬當道,亞馬遜中國此戰,任重而道遠。

「我們的工作在很多國家都被驗證過是非常成功的,但我們從來沒有在中國完全成功過。」

新任亞馬遜中國區總裁葛道遠(Doug Gurr)這樣說道。

  • 延伸閱讀

東京著衣創辦人:退貨率多少才正常?5 大因素審視為什麼會退貨

謀奪 2.8 兆中國電商市場,台灣出身的大潤發會用哪招對抗阿里巴巴?

電商賺錢的最大絕:零倉儲,商品全部放別人家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36Kr》;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