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名稱
- 創立時間
2014 年 10 月
- 團隊組成
團隊原始創辦成員有三位:林文康為團隊 CEO、陳衍光、黃貝蓉兩位則負責技術開發
- 產品或服務
提供專業居家服務預約的潔客幫,透過網站平台連結專業清潔人員以及客戶端。讓客戶透過線上網站填寫需要的清潔服務、清潔範圍,讓系統自動分配案件給清潔人員。透過網站管理,清潔人員可以就近選擇自己方便服務的區塊,不用為了幾個小時的清潔耗費大量通勤時間,這也讓消費者能夠更快的預約到鄰近的清潔人員。
其實許多傳統居家清潔的服務也十分類似,但是聯合創辦人陳衍光強調:「傳統居家清潔公司要先派人來家裡估價、簽合約,最後才派人來。這中間耗費的成本、時間都太多。因此我們透過網路,讓提出打掃申請 – 打掃這中間的時間大量節省,從中提升顧客消費體驗以及服務品質。」
因此,在挑選清潔人員上,便成為潔客幫花許多心力在做的事情。通常都是從兼職且領有專業家事證照,或是有上過職訓局家事訓練班的人員才能成為潔客幫的清潔人員。為了確保服務品質,潔客幫也會讓打掃流程 SOP 化,透過建立標準保障顧客的服務品質。
- 資本額
初創資本額有 20 萬台幣。由林文康出資絕大多數的部分。
- 商業模式
目前主要案件來源都在台北,且透過不斷的經驗累積,目前服務是每小時 400 元,清潔人員每個小時可轉 250 至 300 元整,剩餘則是由潔客幫作為收入。一次服務則需要至少三個小時。這樣的規則設定是考量到清潔人員的時間、體力調配還有一天可接的案件數,可謂十分貼心。許多清潔人員若是穩定服務,甚至可以一個月收入達到 4 萬元。
從去年 10 月起,目前潔客幫旗下總共有 30 位穩定的清潔人員,服務總計超過 1000 戶家庭。在今年過年前,案件數創新高,不過隨著業績穩定成長,4 月又再度刷新了記錄。
透過平台分析,潔客幫發現他們的主要 70% 的客群為 25 到 35 歲的女性,針對此特性,黃貝蓉也特地連結藝術家,聯名創作「母親節清潔禮物卡」加強促銷以及主攻女性客層。
這樣的 O2O 服務模式其實國外盛行已久,而且從清潔還拓展到洗衣、停車等服務。不過在台灣,卻很少人做這樣的新創產業。對此林文康認為:「台灣的市場跟國外的方式又不一樣,台灣人不習慣叫居家服務、頂多就是送貨到你家門口,我們是直接進入到家裡面,我們還是有一點文化性上面的限制。」
為了要讓顧客對於服務放心,潔客幫的做法就是全面提升專業度,從人員的素質挑選、清潔技巧都要是專業的。有做過一兩年或是有上過職訓局的家事訓練班、年齡不超過 55 歲尤佳。另外林文康也去上家事訓練班,並且實際去顧客家打掃,瞭解顧客需求,減少客訴問題。
對於清潔人員,潔客幫也會幫忙保保險,保障人員安全。林文康說:「我們認為這些清潔人員也算員工,因此要盡力保護他們的權益。」
- 增資里程碑
關於增資,其實目前團隊會將每月盈餘再度投入事業。從大概 3、4 月開始,甚至可以有盈餘發給自己薪水,事業盈利也穩定上升中。其實團隊陸續也有接到投資人洽詢,不過林文康認為現階段更重要的是把服務、人員端都先做好。
- 創業過程
其實三人相遇的際遇很有趣,陳衍光、黃貝蓉兩位是夫婦,與林文康相識是在 PTT 的創業板上,因為對於 O2O 清潔市場有興趣,也看到台灣還沒有類似競爭者,因此決定出來一起合作。陳衍光以前曾經在新創團隊 Pickone 工作過,黃貝蓉也曾做過藝文新創相關類型,林文康雖然是初次創業,不過以前也曾經在交大天使俱樂部實習過,加上他們在 TO 網站上看到鼓勵 O2O 創業者的文章,因此決定奮力一搏。(太感動惹!)
目前他們遇到最困難的問題是招募清潔人員。這是一份非常耗體力的工作,而且要教導台灣消費者習慣這樣新穎的服務模式,也是需要克服的市場關卡。
不過清潔人員會口耳相傳,因此若福利好、薪水佳,就會形成自然引力。
- 未來目標
林文康在談到未來目標時,提到了一個讓我很感動的地方:「我不只是解決現在市場上面居家清潔的問題,也解決打掃阿姨的收入、社會地位問題。我們希望提升這個產業的專業感還有社會地位、翻轉產業結構,讓「清潔工」這個職業印象提升,成為一個專業管家的形象。」
當然,對於他自己的事業,林文康也有以下期待:「希望可以推出更多居家相關的服務,未來想要拓展客群、打掃阿姨群、以及服務範圍。希望可以拓展到清冰箱、清冷氣。」在今年,潔客幫則想要在大台北地區站穩市場,並且將居家清潔服務全面制度化。
(新創團隊欲聯繫 TechOrange 請 email 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