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募資平台為何重要?他們是新創團隊對抗大公司的最強戰友

photo-original

Kickstarter 是初創公司籌措第一筆資金的地方。不過,在產品上市之後,有些初創公司仍然會重新回到 Kickstarter。Pebble 就是一個例子。Pebble 的智能手錶曾是 Kickstarter 上最成功的項目之一,而當它決定發布第三款產品 Pebble Time 的時候,再次選擇在 Kickstarter 上進行融資。

這一次,Pebble 取得了讓人驚訝的成果。短短的 17 分鐘之內,它就完成了自己的融資目標。重回 Kickstarter 融資的,並非只有 Pebble 一家公司。那麼,完成最初的融資目標之後,初創公司再次回到 Kickstarter 的原因何在呢?

「這是一件非常符合情理的事情,」 Pebble 的 CEO Eric Migicovksy 接受《衛報》採訪時說,「我們要發布一款新產品。我們在上面投入了一年時間。在過去的兩年裡,有 100 萬人購買了 Pebble。那麼,你發布產品的時候,要採取什麼形式呢?你可以去百思買,讓人們去排隊;你可以在網站上銷售。但是,我們知道,我們要對抗的是一個強大的競爭者,蘋果。」

「小公司如何去競爭呢?去人們最喜愛它們的地方。對於我們來說,那個地方就是 Kickstarter。」 他說。

TO Startup Mixer 5 月 16 日登場,我們特別請到阿碼科技創辦人黃耀文、貝殼放大 Backer-founder 共同創辦人林大涵和 Flux 聯合創辦人與 COO 林士生到場分享各種群眾募資的 Know How,有任何問題都能夠和他們面對面聊聊哦,歡迎大家一起來玩!

Kickstarter 是 Pebble 與最忠實用戶交流的渠道,也是尋找新用戶的成熟平台。「支持我們的人中,50% 的人已經有了 Pebble,」Migicovsky 說,「50% 的人沒有 Pebble。他們是新用戶。」

Pebble 已經有了自己的用戶群,因此,它的再次回歸也有利於 Kickstarter。在 Pebble Time 上,包括了一個接口,可以與設備硬軟件進行對接。Migicovsky 希望,熱衷硬件的創業者可以利用此接口,做出能擴展設備功能的「智能錶帶」。Pebble 會提供 100 萬資金,支持此類項目的開發,並且鼓勵其在 Kickstarter 上開展融資。

通過回報社區,Pebble 實現的正是 Kickstarter 的目標。Kickstarter 一直將自己視為滿足各種創造力的工具箱。它會挑選有潛力的項目,向其提供早期幫助,同時,它也需要 Pebble 這樣的成功故事。Kickstarter 科技和設計項目的主管 John Dimatos 說,Kickstarter 可以讓人們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們只要找到一定數量的關注者,就能夠把項目持續做下去。

「因此,我經常在想學生們。我的一個目標是,在 20 到 30 年內,當人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會說,『好吧,我能去找份工作。但是,為什麼不去 Kickstarter 上試一試呢?』」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ifanr》;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