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找投資人就像找老婆,不能只找死要錢的那種

黑馬說:《YC 創業課》第九課,邀請了 Ron Conway(SV Angel 創始人,投過 Google 的天使輪)、Marc Andreessen(Andreessen Horowitz 基金合夥人)以及 Parker Conrad(Zenefits 聯合創始人),以座談會的形式來和創業者們暢談 How to Raise Money(如何融資)。
他們提到了一些挑選合適的 VC 時的判斷標準:對你的產品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洞見;能幫你引薦到更多的可以提供幫助的人;不能找只是想賺錢的 VC。

 


口述|齊書聯合創始人劉真
整理|黑馬哥彭麗慧

以下為劉真口述:

Marc 說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合作關係可能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將伴隨你和你的公司共同成長,所以選對投資人就如同挑選配偶一樣重要。Ron 和 Parker 提到了一些挑選合適的 VC 時的判斷標準:對你的產品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洞見;能幫你引薦到更多的可以提供幫助的人;不能找只是想賺錢的 VC。

Ron 在開始就談到了“人”和“專注”。創始人是非常核心的人,他不僅代表自己,還代表了整個團隊的文化。一個產品的體量和能發展多久和創始人的人品,作風以及想法有很大關係。包括團隊成員間的相互信任、責任、熱情等,都需要創始人來感染大家。一個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性,就要考慮它有沒有摸索到自身的不可複制,這種不可複制要由這個核心的人物來堅定的帶領團隊執行下去, 並且不斷擴大,使它成為一個亮點。

Ron 在文章裡很詳細的闡述瞭如何見投資人,除了路演前的準備,我認為見投資人之前,首先要了解即將去見的投資人,也讓他了解你和你的產品。在雙方都了解的情況下,才會比較中肯的討論問題。無論成功與否,對創始人都是極好的。Ron 認為“融資只是創業的一小步,不要沉浸在融到資的喜悅中,快速向前。”我覺得非常的貼切,這是很多初創公司的創始人都會遇到的心態問題。

就 Marc 說比較喜歡投“投資有​​特別出彩的優勢的公司而不是沒有缺點的公司。”這句話,劉真認為,從他的個人經驗來說,他的理解是“初創團隊由於資源有限,即時有很好的 idea 和計劃,也很難快速實現這些想法。”這就會讓整個項目在開始的階段會有一定的不完整性。

好的投資人到哪找?如何選取最適合的合作夥伴?

TO Startup Mixer 請到 AppWorks 共同創辦人詹益鑑、國發基金創業天使計畫主持人賴荃賢及 EZTABLE 創辦人陳翰林前來談談「團隊與投資者的關係經營」。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創業、談生意和交朋友!

Mixer_25_600x100

關於“洋蔥理論”他覺得非常的實際和中肯,除了創始人已經擁有強大的資源之外,幾乎每家初創公司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他認為,先調整好步伐,把產品先做完整再做好,才有能力一層層剝掉風險。融資只是暫時的解決了看似的的問題,並不能從根本上給產品帶來太大的幫助。個人認為,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應該都不是問題,當然資金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另外 Marc 說到投資人和創業者合作的關係,“可能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所以選對投資人就如同挑選配偶一樣重要。”我覺得這個建議對尋找投資人的創業者來說,非常有幫助。投資人給創業者帶來的應該不僅僅是資金這樣簡單,還有行業的幫助和引導。投資人更像一個良師益友,這樣才能一起解決面臨的問題和需要發展的方向。

Parker 的經驗非常給人鼓勵,個人認為做一個產品首先要對得起自己,自己都看不下去的產品,應該先做好它。尋找原因和切入點,解決問題,才能把產品做好。國內的市場和國外的市場在用戶習慣和傳播上有很大的區別。說個人經歷,前兩年我在國外工作,有次吃飯,鄰桌的幾個人在講 instagram,第二天我身邊所有的朋友都在用 instagram,第三天,整個 Facebook 都是 instagram 在刷屏。而到了國內市場,相同的產品有很多,市場定位也會多的多,所以可能需要創始人更早的明確產品現階段的目標,如果資源有限,就先把一個功能做好。初創的產品可能和很多產品類似,但是我相信每個創始人心裡都有一張不一樣的藍圖,為了達到這個藍圖,個人認為應該在初期把一個點做好。

“估值議價”:估值有很多種方法,比如行業參考,市場價值等,我認為這是個比較理性的數據,應該先明確自己產品的價值和這個階段的目標,再進行估值比較有依據。比如,我們的 CEO KJ 在很早的時候很明確的表示“只拿需要的錢”。目前“創業”這個詞炒得很紅火,,“燒錢”已經成為各個公司攀比和吸引人才的一種手段。我個人認為對於初創公司來說,還是應該明確現階段的目標,根絕目標踏踏實實的先把錢用在刀刃上,該花的必須花,不該花的,盡量不要去碰。

另外,劉真還分享了一下“關於用戶體驗”的事情,他認為很多人說國際上最流行的用戶體驗才是最好的體驗,他個人有點不同看法。他舉例子說道:說個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的 CEO 是技術出身,技術情節特別嚴重,看到新技術,都很變態的想去實現​​。之前齊書還在 demo 階段時,KJ 分享給他的朋友們試用,當時給我們反饋的大部分是海外的朋友,給我們提了很多建議,比如一人編輯文章時,另一個人也能插入同一行進行編輯,對於敲引文字母的外國人來說,這個體驗確實非常炫酷。當時我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這個問題,並且做到了這個效果,結果國內用戶這裡體驗以後,由於習慣的問題,反饋這種效果不是很好。

最後,他談一下“信任”,他認為相互信任是做事的前提,無論是和投資人,團隊成員,或是保持合作關係的團隊,組織等,他們都會保持相互信任的關係,信任也是提高責任和工作效率的方面。

  • 怎麼保證資訊安全?

在接下來的討論環節,火星科技創始人劉偉星提出了疑惑。他認為雲文檔的確非常便捷,協作辦公能力很強,但他始終無法放下數據安全性的擔憂,個人信息外洩大多數人倒也無所謂,但涉及到公司信息,哪怕不那麼機密,在潛意識中,也會有所擔憂。就他來說,在選擇這類有助於提升辦公效率的軟件時,會優先考慮大企業,比如 Office365、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明道等,雖然他們收費貴,並且沒有多個性化功能。

劉真回答:我們所有的數據都是有備份的,數據不會被黑客全部拿走,在安全問題上,應該跟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等沒有太大區別。按照我們的構架,基本上不會被完全刪除。

劉真總結,個人認為給用戶創造價值就是商業模式,可能現在產品的盈利模式不清晰,但是給用戶創造價值這點是我們堅持的,他會把建議帶給他們的團隊,希望在不久的將來, 能給大家交上滿意的答案。

(本文轉自合作媒體i 黑馬,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