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政支持無人機發展,但 Amazon 想要送貨還有的等

DJI Phantom

《TO》導讀:無人機發展到現在,它的應用越來越多元,也漸漸發展出了其獨有的生態圈,可以預期在短時間內它都不可能消退,甚至還會大大的成長。

然而面對這樣的科技發展,國家法規再次站到了後頭苦苦追趕,之前我們曾分享《台灣政府別再慢半拍,美國已經趕著無人機修法搶佔商機了》,看到當我們政府還在「忽視」這一塊時,美國已經在大力推動無人機商用的相關規範了。

這次,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終於放行公佈了新草案,正式將無人機列入監管,來看看美國無人機最新的法規是怎樣,對於無人機發展有怎樣的推動抑或限制。

無人機的身影已經無處不在了,中國快遞公司順豐和極飛合作送貨、歌星汪峰用大疆求婚、亞馬遜的Prime Air無人機遞送,而在阿姆斯特丹,一場無人機航空展也即將上演。

在無人機監管方面,商業公司也和監管部門進行著拉鋸戰,在美國尤其如此。數天的延期之後,FAA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在今天早間公佈了無人機監管的新法草案,所有重量在 55 磅,也就是 25 公斤以下的無人飛行器都在該法案的監管之下。

新法草案從公佈到通過施行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我們仍舊能從中一窺美國航空監管部門無人機監管的基本原則。

  • 安全

無人機墜毀,或者是和飛機相撞可能是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安全問題。就此,FAA 只允許輕型無人機商用,同時禁止在機場附近使用。

無人機操作員不需要考取飛行員駕照,但需要通過有關無人機的安全訓練,並每年參加測驗。無人機在放飛前須經過安全檢查,且在飛行過程中,無人機必須處在操作員的視線範圍之內。只有在天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可以起飛,且最高飛行速度不得超過 160 公里 / 小時,飛行高度控制在 152 米以下,同時夜間禁飛。

DJI Phantom 2

  • 治安

毒販子用無人機運送毒品的消息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為防止類似的治安問題以及更為嚴重的無人機恐怖襲擊事件,新法草案就規定了無人機操作者需要接受 TSA (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的審查。

  • 隱私

草案中並沒有對很多人關心的隱私問題作出任何明確說明,比如在無人機機體上的明顯位置標註無人機的所有者或者用途。美國運輸部部長有提及隱私和公民權利的重要性,不過新法草案並未涉及該問題。

DJI Phantom 3

  • 創新

FAA 在監管草案中提及允許和鼓勵無人機的創新性使用,比如精細化農業、新聞報導、建築攝影等等。這項規定對於整個無人機行業的發展無疑是利好的。但目前對於無人機商用比較重要的兩類用途並不在草案的許可範圍之內:

● 無人機送貨

受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一直在無人機遞送項目上投入很大精力的亞馬遜了。草案中規定無人機必須處在操作員的視線範圍之內,這一點就限制了無人機送貨的範圍和距離。

其實正如在治安一項中所提及的,最應該大力監管的其實是未登記備案的無人機。亞馬遜官方對此的回應時,如果從現在到法案執行期間,無人機送貨未能通過 FAA 許可的話,亞馬遜的 Prime Air 將僅在在政策友好的國家提供。

● 無人機應用開發

其實作為一個全新的行業而言,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構建一個類似於手機應用的生態環境,允許第三方開發者為無人機開發 app,用更為創新的形式利用無人機。如果沒有良好的應用開發環境,很難說會形成當下如此繁榮的 app 經濟,以及在此之上構建起來的新型商業模式,比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打車、洗衣等生活服務。

在無人機開發使用方面,除了航拍、送貨等常見用途外,第三方 app 在趣味性和實用性方面還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比如說設定預定程序,讓無人機進行特定動作表演,甄別遭受病蟲害的農作物,甚至進行有爭議性的面部識別等等,但新法草案並未涉及無人機第三方應用開發。

  • 延伸閱讀

台灣政府別再慢半拍,美國已經趕著無人機修法搶佔商機了

用科技撫平醫藥落差,無人機飛進偏鄉救人醫病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ifanr》;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