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導讀】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一個創業者初出茅廬,有著想要重整市場的霸氣很好,但也得注意在尚未結交到盟友之前,貿然惹毛市場大老只是變相在擠壓自己的生存空間。

作者Gideon Kimbrell是個軟體工程師、創業家,為針對世界各地特定夜生活場所、慈善、娛樂活動做預訂服務的應用程式InList的公同創辦人與執行長。他就要談談如果要玩破壞式創新,要如何玩的優雅又有身段。(以下第一人稱敘述)

身為一個破壞性創新的創業家,應該就是要打破事物原有的常規。但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也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那些固守產業現狀的力道可不會比較小。這樣的反應是無可避免的,別以為只要有所突破就能將舊有體制完全打垮。不論你的新創公司有多麼開創性的發展,和產業界的關鍵大佬打對台不但會打擊你的成功,甚至影響到你的客戶,可能還從此將你與敵人劃上等號。

拿 Uber 做例子,雖然他沒有必要和其他計程車司機或其他交通運輸系統服務特別示好,但卻的確需要盡量保持一個友善年輕新創公司的形象。但這幾個月以來,這個新創公司給人一種要大開殺戒的感受。就在許多人聽到公司發言要威脅對其有所批評的記者後,開始有了將其 app 刪除的鼓動。雖然夾帶著強大氣勢與勢必會興盛的實力,似乎還是不免要在成功路上先跌個一跤。

幸好,你沒有必要跟 Uber 走上同一條路,要避免這種公關策略噩夢,你只需要在你的產業交對朋友就好了!

  • 破壞性創新不代表一定是為自己樹立敵人

不論你相信與否,和產業界的競爭者交好是能夠推展你的成功的!當你建立這樣的交往關係,就不用再害怕背後的冷箭,相反的,還能夠創造新的結盟與更深的友誼關係。更甚者,你還能夠利用交流的經驗來打造更好的產品,以下就是如何創造一個和平至上的破壞性創新企業。

  • 評估哪些對手是你惹得起的。

你不需要討好所有人,但選擇忽視某些人是需要策略的。如果不謹慎挑選,可能無意間就會影響到重要的客戶層。使用拓展目標來鑑別出那些具有豐富技能組合與經驗能夠幫助你達成目標並造成一定影響力的產業界領導者。專注在與這些公司建立合夥關係,其他的就能夠忽略了。

  • 建立盟友與顧問團隊

盟友代表著產業界能夠信任、並以你的最大利益為考量的合夥關係之選擇限制。選擇 2-6 個產業界老手來擔任你的非執行董事顧問;以熟識的面孔來打造你的管理團隊,就能夠妥善運用你已建立的影響力。

Apptio,就是個注重合作關係建立的破壞性創新企業最佳例子。名列在 2014 年的CNBC 前五十大破壞性創新者名單,Apptio 深諳找尋具有價值的盟友的重要性。在強調教育與傳遞福音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建立了由盟友、擁護者、及合夥人所集合的強大網絡。

  • 策略性釋出股份

要尋求潛在的盟友,你必須給予一點甜頭。你可以選擇分享利潤、收入,或者是利用佣金的形式。創業家常常太早就給出太多股份,而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對超過一定收入的股份有限公司做規範。所以如果要釋出股份就要確保適當程序的授權。

從一剛開始,我的公司(專門處理特定地點、活動的預定)就認知到與關鍵產業界人士交好的重要性。我們鎖定了幾個必須作為盟友的人選,當然他們不只握有權力還相當聰明並具才能。雖然他們是以傳統的方式做生意,但藉著作為其合夥人的價值,我們所集合的權力甚至比自身的集合都還要大。

我的共同創辦人 Michael Capponi 說得很好:『通常困難的不是選擇作為敵人,而是成為朋友,但通常這會是較好的選擇』

我們試著在這些夜生活產業的競爭老手間建立一個交流網,如此長期下來也強化了彼此所扮演的角色。

在成功的路上,勢必會有些傷亡。關鍵就是要找到經驗老到的合作對象,評估風險,並且確認他們對你所創立公司的印象能否轉換成對成功的可衡量作用。最後,不但能對公司、互聯網有所助益,也能對該產業產生貢獻。

(圖片、資料來源:Venture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