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公司能像索尼一樣,擁有高度的品牌聲望和多個領域的硬件設計這樣強大的組合,它的前途無可限量。但是 10 多年來,索尼在整合所有產品,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這一方面,始終有所欠缺。
索尼現任 CEO 平井一夫承認,在 2012 年初,他提出過「一個索尼」的策略,想統一和簡化公司的業務。這個策略繼承了前任 CEO Howard Stringer「索尼聯合國」概念的思路,就是利用一台完美的機器,在各個部門之間進行牽引,從而使整個公司成為一個聯合國。
在 2015 年的 CES,索尼的窘境依在,霸氣的展台上幾乎沒有一件可以入眼的產品,雖然有華麗的電視,帶感的遊戲平台,一些世界級的相機,但所有這些產品看起來不過就比幾年前要好點。然而,現在有另一家萬能公司會對索尼帶來了重大影響,它就是Google。
索尼的 SmartWatch 3 智能手錶與前身相比,在一些小方面有所改進,新金屬錶帶的質感比大部分產品要好,GPS 芯片讓它不用依賴手機,但最大的特點還是它運行的軟件。它採用了 Google 的可穿戴設備系統Android Wear。這一情況同樣出現在索尼的電視上:每一款型號都將運行 Android TV,而且與 Android 手機不一樣,硬件廠商無法更改 Android Wear 或 Android TV,Google 給什麼,索尼才能拿什麼。
- 產品越被熟悉,市場就越簡單
索尼電視產品信息經理 Phil Jones 表示:「用戶需要對產品熟悉,Android 設備佔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全世界 80% 的手機都使用 Android,哪怕你是一個 iOS 擁護者,仍可能會有 Chromecast Google 電視棒,會與 Google 有扯不斷的聯繫。Google 被人們所熟知,而一旦人們熟悉其產品,市場就會變得簡單起來。」
索尼過去已經參與了 Google 的計劃,2010 年,它發布了第一台 Android 手機,而且曾是命運多舛的 Google TV 項目的最大支持者之一。Android TV 和 Wear 都有很好的發展潛力,似乎更容易成功。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索尼拋棄過去繁瑣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個好的選擇。同時隨著 VAIO 系列的銷售,索尼與微軟公司終止了合作關係,走上了 Google 的道路,成為第三方軟件提供商。這一切對 Google 都是好消息,為它的服務帶來最有吸引力的供應商。
- 委身 Google 的代價值得嗎?
索尼的問題在於,它的智能手錶功能同LG、三星以及摩托羅拉的一樣;它的電視同夏普、飛利浦等一樣,均是內置兼容 Android TV 盒子。這點與手機不同,像三星和HTC都能定制 Android,但 Google 對於其他類型設備的 Android 進行了更嚴格的控制。
與 Google 成為合作夥伴後,索尼的業務模式傾向於用完美的硬件與高性能的產品來吸引客戶,這是一個冒險決策。在運行同樣軟件產品的情況下,真的會有人買索尼手機,電視或手錶?從索尼過去幾年的業績來看,它的產品設計已經不如以前有吸引力了。
Jones 說道:“或許我們能自己構建產品,但未來家庭的中心是什麼?有人認為是電視,有人認為是平板,還有人認為是手機。這些產品中有兩個在用 Android,所以無論是電視、平板或手機,為什麼不讓 Google 去將他們連接起來呢?”
- 陣腳大亂的索尼
其實索尼不止有三種產品。以音樂發燒友關注的隨身聽 ZX2 為例,一方面,這讓人感覺回到了過去的索尼精神,讓工程師大為驚訝,定價 1200。但它運行的是 2012 年的 Android 4.2,落後的界面簡直令人難以置信。ZX2 不是“索尼聯合國”的產物,而是一個索尼部門的產物。
PS4 是另一個這樣的例子,它是一款極好的遊戲機,但與其它產品沒有太多的互動。雖然有一款基本的 Play Station App,能指引你到網上商城,與 Xperia 手機也有一點互動,但目前也就這樣了。一個價值 399 美元,功能強大能連電視的盒子,很可能成為任何產品陣容的核心,但索尼還是讓它有點孤立。
索尼已經在努力統一其戰略。Jones 現在和其他部門的人在同一個大樓里工作。他以知識共享帶來產品技術的改進為例,說明共享的重要性,索尼的 4K 電視採用的是 4K 電影攝影機的圖像處理技術。有了製作 4K 照相機的經驗,造出一台更好的電視。
- CES 上的索尼其實是 Google
索尼似乎認為 Google 可以幫助打造更好的雲服務,這個想法肯定是正確的。但這一合作對索尼獨特的產品幫助不大。索尼引以為傲的產品主要集中在相機、遊戲機、圖像傳感器以及電影,這些都是 Google 少有涉足的行業。以《刺殺金正恩》為例,一部自己工作室製作的電影,不先在 PS4 上映,卻先在 XBox 和Google Play上映。這似乎說明索尼不想再當一個內容供應商了。
轉向 Android,固然可以在短期內讓索尼電視和手錶有所起色,但絕不是長久之計。就像索尼這些年一直在嘗試的那樣,要想實現自己的價值,需要索尼上下齊心協力。但這次 CES 上,我們看到的索尼似乎只是 Google 的影子。
延伸閱讀:Google 是當初的微軟,蘋果是曾經的 Sony
(本文載自合作媒體雷鋒網,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年後想換工作了嗎?
AppWorks Ventures 之初創投正在舉行「2015 冬季 AppWorks 聯合大徵才」,35 家明星新創開出 110 個職缺。
無論你是新手還是高手,也許未來最成功的舞台就在這:http://goo.gl/OgmQ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