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你現在使用的 Blogger、Flickr 和 Twitter,其實他們創辦人的初衷都不是這個方向,而是在經由產品和市場互動後,發現真正的市場需求,再調整營運方向和策略所得到的成果。這個轉換的過程,在創業圈稱做為 pivot。appWorks 合夥人林之晨在其部落格提過:「字面上,Pivot 是『轉軸』、『軸心』的意思,也就是一個機械構造賴以旋轉的基礎,是一個平常很少用的單字。……而創業上的 Pivot,就是比較接近『關鍵轉折』這個意思,一個團隊經歷一個 Pivot 後,做出了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具有對 Pivot 的敏感度和果斷力是創業者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其實 Pivot 不應該只放在公司整體策略的轉換上,而是把這種 Pivot 的觀念落實在每一個小念頭上。時時刻刻思考現在進行中的事情是不是只是自己的美好想像,還是真的契合到你要面對的目標群眾;仔細觀察每一個蛛絲馬跡,隨時地調整你前進的步伐。
Pivot 時時刻刻都在創業圈裡發生,但有失敗轉角掉下水溝的,也有成功在轉角遇到愛的例子。即將在 1 月 22 日 (四)TO Mixer#23 開講的兩位講者,知名 LINE 貼圖「香蕉人」創造者楊劍雄 Boris 和 Fandora 火紅插畫家 Bonbon 法鬥哥都可以算是 Pivot 成功的例子。
- 靠 LINE 貼圖半年營收破兩百萬的香蕉人
「香蕉人」創造者楊劍雄自稱為「香蕉爸爸」,本業為工程師的的他當初決定自己出來創業,創業的第一個產品是照相 APP「香蕉相機」,設計出香蕉人只是用來作為相片後製的角色貼圖。
但沒有想到,香蕉人這個角色深受用戶喜愛;掌握了用戶的喜好,楊劍雄轉向發展香蕉人的角色經營。2014 年 5 月 LINE 開放原創貼圖小舖,香蕉人在第一天就準時上架,上架當天超過 1300 人次下載量,第一個月淨賺了 30 萬;日前上架的最新香蕉人動態貼圖,也是一上架就衝到冠軍位置。現在香蕉人就有兩套圖同時在貼圖小舖熱門排行榜上。
- 為夢想揹百萬學貸也不怕的知名插畫家法鬥哥
為了出國學畫畫,法鬥哥揹了近百萬的學貸;回到台灣工作幾年後,放棄正職工作,選擇當個專職插畫家的法鬥哥也是經歷了轉換方向才在文創作品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法鬥哥在最初的嘗試發展產品時,她直接跑到鶯歌定製了法鬥哥圖樣的盤子,花了好幾萬,並放上嘖嘖募資。法鬥哥自嘲上架前,擔心到有一週天天都在肚子痛。
但第一次在嘖嘖上的募資並沒有想像順利,法鬥哥提到:「募資金額定三萬,開頭我覺得那些盤子超棒的,可是等了半個月、募到了兩萬,卻遲遲沒有更多進展,這讓我很苦惱。」但有了第一次的募資經驗,刺激了法鬥哥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當時 Fandora 上面最成功的是 T-shirt 的品項,後來法鬥哥在 Fandora 上架了 T-shirt,並把這個商品加到嘖嘖上後,果真募資就成功了。
其實 Pivot 的觀念不應拘限在公司總體策略的轉換;在個人創業上,像是法鬥哥這樣轉換產品品項也可以說是一項「Pivot 關鍵轉折」。關鍵就在於創業者能不能夠避免死腦筋,保持靈活思考。但靈活不代表策略朝令夕改,Pivot 的重點在「產品和市場接觸後,瞭解客戶回饋,快速做出產品轉型」;所以要以客戶回饋為基礎做出反應。像是香蕉人角色比照相機 APP 還吸引人,T 恤的產品類型比盤子更受歡迎,楊劍雄和 Bonbon 法鬥哥就是依市場反應來做靈活調整,所以才成功地在轉角遇到消費者並且獲得他們的喜愛。
(圖片來源:Flickr ,CC Licensed、哈囉香蕉人 FB、Bonbon 法鬥哥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