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迄今的活躍用戶不到三億人,用戶增速持續下滑,營收模式出現方向性的失誤,三大創始人集體拋售 Twitter 股票,看起來 Twitter 危機四伏。
近日,Twitter 股東高伯格連續發推 44 篇,炮轟 Twitter 完全迷失了方向,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在這 44 條推文中,既有對 Twitter 營收模式的控訴,也有對其戰略方向的抨擊,甚至還提及了長貼文為何不能在 Twitter 中實行的疑問,可謂是對 Twitter 的一次全方位粉碎式打擊。
高伯格事件把一個塵封已久的話題再次拉上了檯面——Twitter 因何而敗?
- 回顧以前的 Twitter 光榮帝國
Twitter 曾經是無數投資者的香饃饃,即使長期無法實現盈利,依然可以吸引大量注資。作為微型博客的開拓者,Twitter 對整個社交領域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Twitter 在使用或客戶端的很多創新和設計,已經成為了整個互聯網的標識之一。
比如說 140 字,比如說下拉刷新等等。可時過境遷,如今的 Twitter 不僅股價已被腰斬,甚至連創始人都被曝光正秘密拋售股票,讓人唏噓不已。Twitter 究竟做了什麼,讓一個本有實力挑戰Facebook的潛力股墮落為如此模樣?
- Twitter 與微博,難兄難弟
套用馬雲的一句話,Twitter 是一副好牌,而且是一副極好的牌。
但可惜的是 Twitter 這手好牌卻被打的稀爛。
若想探究 Twitter 衰落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其在國內的模仿者新浪微博入手。新浪微博雖然 與 Twitter 在諸多方面大相徑庭,但一致注定二者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用戶活躍度降低。
相信絕大多數普通用戶在發微博的熱情上已遠不及一兩年前,在微博如日中天之時,我們會貢獻大量原創內容,吃了什麼飯,遇見什麼人,做了什麼事,但這些生活點滴都逐步被淹沒在浩如煙海的消息中,無人問津。
而後期隨著微信的崛起,好友的活躍度大都遷移到了朋友圈,微博的原創內容再遭重挫,對於默默無聞的草根微博用戶而言,唯一所能做的就只剩下轉發了。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了 Twitter 上,據數據顯示,Twitter 上 90% 的內容由 10% 的用戶提供,換句話說,九成以上的 Twitter 用戶實際上在充當看客的身份。
- Twitter 變成線上的「訂閱電視頻道」,沒有互動
這種奇怪的現象之所以出現,原因在於微博和 Twitter 的社交模式上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對一交友,而是一對多的 follow,這種關係與其說是社交,不如說是優化版的 RSS 訂閱,只不過枯燥繁瑣的 RSS 源全部都被替換為了活生生的用戶以及一個小小的按鈕。
你 follow 了囧司徒,就等同於訂閱了他的個人 Twitter 和節目,這種 follow 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建立你和囧司徒的社交關係,而只是一種簡單的內容訂閱,因而很難產生互動。更為致命的是,follow 的關係會促使公共帳號的產生,即使 Twitter 並沒有像微博一樣,刻意去拉攏公共帳號的進駐,但隨著時間的沉澱、用戶的選擇和相關個人以及組織的推廣,群集效應便會自然產生,公共帳號 也相繼出現。
接下來,故事就變得非常簡單,公共帳號愈大,草根愈小,掌握話語權的公共帳號和各大組織的公共帳號在 Twitter 上玩的不亦樂乎,普通大眾也看的有滋有味,遇到一些群體事件甚至還會引發大熱潮(比如說去年的奧斯卡集體照)。
但在大多數時間裡,草根用戶的參與度非常低,同時由於 Twitter 上文字是主要表現形式,圖片和視頻都無法實現微博式的完美支持,Twitter 在娛樂性上遠遜色於微博,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活躍度。
- Twitter 想要盈利,反而害了自己
雪上加霜的是,上市後的 Twitter 面臨盈利的壓力,過早引入廣告模式,進一步降低了閱讀體驗,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正在扼殺 Twitter 的最後一絲生機。Twitter 本身俱備成為一個平台的潛力,更理性的做法應該從 Twitter 出發,建立一個平台以供第三方搭建屬於自己的服務,推文服務只是基本,發散出去的網絡才是盈利的未來。
這點無論是從國外的谷歌還是中國的騰訊都可見一斑,過份強調短期的盈利榨乾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會是竭澤而漁,正如高伯格在推文中所說:
「Twitter 不應該利用現有的用戶資源創收,而是應該根據其服務和特色創收,學習蘋果軟件商店 AppStore 的模式,讓應用開發者在 Twitter 平台上發展壯大,賺到真金白銀。」
其實,在 Twitter 曾在發展初期走過平台化的道路,並努力構建一個第三方應用的生態圈;然而在後期,Twitter 卻對第三方封閉數據,自主開發競爭性應用和服務,導致第三方開發者遠離 Twitter 而去。
- Google 會是 Twitter 的最後一根浮木嗎
而如今,愈發沉淪的 Twitter 貌似只有谷歌才能拯救了。作為當今世界玩廣告最為得心應手的互聯網巨頭,谷歌有著足夠的實力和經驗幫助 Twitter 尋找到一條更為合理高效的廣告盈利之路,同時擁有巨大資源和現金流的谷歌也可以讓 Twitter 的盈利壓力大大減弱,甚至無需考慮盈利而專心於服務本身。
從谷歌自身而言,Google + 的失敗一直都是谷歌心中的痛,Twitter 的納入將為谷歌的製霸再填一枚重要棋子,經營得當, Twitter 完全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媒體版的YouTube。
以上,Twitter 如今的困境源自其一對多的社交模式,這種 follow 的關係注定了 Twitter 如今活躍度降低的尷尬。本是一手好牌的 Twitter 硬生生把自己玩爛了,當初的平台化戰略也隨著上市後盈利的壓力而煙消雲散。如今幾乎已完全媒體化的 Twitter 或許只有谷歌能夠挽救,究竟能否走到一起以及走的多遠,就讓時間給出答案吧。
延伸閱讀:Twitter 與法國第二大銀行共推 P2P 移動轉帳業務,一條推文就可搞定
(本文載自合作媒體雷鋒網,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