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導讀:未來的世界長怎樣?不只有無人車,還要有 Elon Musk 眼中的火星旅遊、Hyperloop…, 更甚至瞬間移動、飛天車、懸浮列車等交通工具都是必備。

想必以上這些,身為一個資深科幻、科技迷的你,已經肖想很久了吧。來,讓我們來盤點看看這幾個未來移動的超酷炫模式有可能成真嗎?

  • 太空旅行

夢想:週末遠足能夠到火星

現實:商業太空旅行的出現,就有可能從近地軌道的飛行如 Virgin Galactic 公司所研究的目標。人們基本上就是花費大量的金錢坐一台飛得更高的飛機。

Global Futures 執行長 James Canton:「最終技術可能進展到能夠在週末到運行的太空站度假,像太空公寓一般。」

行星間的旅行則不太可能發生,畢竟還是太昂貴了。

未來主義者智庫 DaVinci Institute 資深未來主義者 Thomas Frey:「沒有人只花週末去火星的,大概要花四個月吧。」

  • 超迴路列車 Hyperloop

夢想:在一根管子當中以接近聲音的速度運輸乘客。

現實:當 Elon Musk 去年發表「超迴路列車」—一個高架的管道,號稱能在 30 分鐘內運送乘客從舊金山至洛杉磯並幾乎不耗能的超高速列車—的概念時幾乎造成了一波網路熱潮。

人們在管道中前進、又是真空密封、又能橫跨大海、速度又到 4000 英里。

聽起來就像是科幻電影中會出現的,但是未來主義者卻對此相當樂觀。

Thomas Frey:「我們每天用管道形式輸送的東西可要比其他形式都來得多,為何不能輸送人?」他認為科技已經達到,而建造的成本又比軌道或馬路來的節省,那何不呢?

James Canton 則說:「我會期待未來某個人在財務上與 Musk 互相配合,總有一天他應該會辦到的。」

延伸閱讀:火星一號移民計畫:一輩子離開地球,你撐得住嗎?

  • 瞬間移動

夢想:如同星艦迷航記中的史考特能在十億分之一秒內在把我們傳送到香港或更遠,冥王星之類的!

現實:是的!瞬間移動是可能的!科學家已經能在實驗室當中瞬間移動光子或其他粒子。

但是這個過程牽涉到分解掉所考慮的物質,並且在另一個地方重新組合。所以傳送一個生物體似乎還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達到的科技。

  • 噴氣飛行器 Jet packs

夢想:總有一天我們出門上班都會使用個人的噴氣背包飛去公司。

現實:噴氣飛行器確實存在,但許多工廠可能會避免廣泛的使用,畢竟目前還不甚安全。

飛行器飛行員兼 Jet Pack International 副主席 Nick MaComber:「噴氣飛行器只要一有閃失,你就會死。」

燃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MaComber 的飛行器大概只能使用 30 秒就會把燃料用完,而增加更多燃料則只會讓重量更重。(水上噴射背包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再來就是成本了,一個飛行器就花了美金 $200,000。

但安全考量還是擺在第一。

MaComber:「就像是火箭,但把噴射推進器直接黏在你背上。廣泛使用是不可能也不應該發生的!」

延伸閱讀:背上這個背包,我就可以像巴斯光年一樣飛向宇宙了~

  • 自動駕駛車

夢想:走進車庫,跳上汽車後座,只要說出目的地就會自動到達了。

現實:自動駕駛車確實存在。Google 就在積極的測試,但短時間內大概還沒辦法載你趴趴走。對於新的汽車技術目前還有許多的規定無法突破,人們也還未接受電腦完全的掌控汽車的駕駛。

較有可能的發展會是一點一滴慢慢出現的技術,如能夠自己停放的車子、能夠智慧的控制車子加快或放慢速度的系統,但目前還需要真人駕駛。

密西根大學工程教授兼前通用汽車研發長 Lawrence Burns 提到:「如果一台沒有方向盤、煞車踏板、油門的自動駕駛車問世,想必會如同計程車一般以派遣的方式出現在城市地區。」

延伸閱讀:操作系統 ready、車子 ready,Google 無人車明年上路!

  • 超音速飛機

夢想:世界上所有飛機的速度都會超過聲音的速度,讓飛行時間大大減少。

現實:新世代的超音速飛機目前正在構思草圖的階段,而投資者希望能有更好的設計與更輕的機身材質以及稍微慢一點的速度,讓計畫成功度更高,避免步入協和式客機的後塵。

雖然可能性高,但推出的時間將會相當慢。他們可能會先打入私人噴射機的市場,因為前大概就不會是個問題。如果成功的話,航空公司可能才會推出數量稀少的航班,但價錢上可不會太友善。

超音速飛機的出現大概只需要再幾十年的時間,接著隨材料與引擎的日漸進步,未來應該會廣泛的發展並降低消費者負擔。

  • 磁浮列車

夢想:運用磁力原理漂浮在軌道上幾公分的超快速列車,時速甚至可達每小時 480 公里,相距再遠的城市都能快速抵達。

現實:磁浮列車的科技相當昂貴,而且目前只能在短程運作,但已經逐漸開始發展。中國就擁有一條速度較慢的磁浮列車,距離也只從上海機場至城市外圍。日本則在最近允許了軌道建設,預計 2027 年會開放營運。專家預估未來幾十年內亞洲會出現許多這樣的建設。

美國的一個私人團體則試著要建造紐約到華盛頓首府的磁浮列車,如果建成,整個旅程時間將會縮短至一小時。然而,這是個花錢又花時間的努力,所以他們著眼在未來十年的短程目標,先從短程的巴爾的摩至華盛頓首府開始。但許多專家都懷疑即使是短距離工程建造的可能性。

  • 飛行車

17106563097_329b8f0179_z

夢想:離開汽車道路,開啟噴射引擎,並在幾分鐘內飛行進入城市。

現實:飛行車已經存在幾乎一個世紀了,但沒有人想嘗試。許多現今的模型外觀都如同西斯納飛機,但配備折疊式機翼與警示燈。這些產品所提供的飛行品質如同小飛機一般速度緩慢、聲音吵雜、又顛頗。此外,還必須在機場起飛與降落,並且具備駕照。

要造出一台能穩如噴射機,又如同開車一般容易上手,還要能在一般的道路上起降的飛行車,對工程技術著實是一大挑戰。

Thomas Frey:「人們總是要求超出認知太多的東西,在我的觀點,這世界大概永遠也不會進入飛行車的年代。」

延伸閱讀:AeroMobil 比阿斯拉還威,因為它是飛上雲端的飛行車!(影片)

(資料來源:Money.CNN.com

(圖片來源:Vlad BusuiocJD Hancocksam_churchillSara PattinsonAs you saidChris DeversRay_from_LAautomobileitalia,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