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量的科技主題電影中,可以看見 90 年代至 2000 年初以狂亂的電腦與人類對抗的劇情(如《駭客任務》)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類與機器尋求和平並且在危急時刻能夠共存亡的故事設定。當中幾部電影中所出現的機器人與人工智慧似乎相較於他們的人類主人更有良知,其他則是因為人類與機器人相處的不了解及觀念衝突而受到損壞。

在這我並不是要說這些電影能夠作為史上最佳科技電影排行榜,畢竟去年《雲端情人》推出後就少有科技主題電影能出其右。這邊列出的電影有些也確實造成票房熱銷,我挑出了幾部加上 VentureBeat 人員所推薦的,並以隨機排序。

  • 《特種進化》(The Machine)(台灣未上映)

這部英國的科幻電影如同是《銀翼殺手》與《雲端情人》的綜合體。精緻的畫面搭配上常見的情節:人工智慧機器人開始取代人類成為地球食物鏈的頂端。但這部片更讓人思考人類與機器之間正向的互動,而不只是一面倒地認為最後機器會統治一切。

故事背景設定在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新冷戰下,經濟嚴重的衰退,勞動階級受到飢餓的威脅,然而兩大強權政府卻進行著一場軍事競賽,也因此人工智慧受到高度的重視。英國國防部幾乎要完成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機器軍人,她看似是個普通人類女性,但卻有著超人的力量與速度。然而,由於人工智慧太早被推入軍事用途,因此進化成了有獨立思考的機器。

  •  《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

《大英雄天團》改編自漫威同名漫畫原作。而這部片有趣的事,故事背景所設定的城市 San Fransokyo 正是舊金山(San Francisco)與東京(Tokyo)的組合。

主要角色阿廣(Hiro)與其姑姑及哥哥阿正(Tadishi)同住,兩兄弟都熱愛科學,而哥哥則為弟弟打造了一個醫療用機器人杯麵(Baymax)。他是個仁慈友善的機器人,最後也成了關鍵角色,在危險中幫助主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V1KdvrcolOk

  •  《奧圖瑪塔》(Automata)

這部片探討了極度標準化並俱有仁愛的機器人是如何與人類共存。片中設定為 50 年後的世界,因為環境的災害而將地表轉變為沙漠。人類希望以科技來對抗滅亡以及恐懼。他們創造了機器人 Pilgrim 7000 來協助人類遠離災禍。然而這些機器人開始打破最初存在所具備的規則(如: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機器人不能改造自己)。而故事主人翁,一個機器人公司的保險調查員,奉命要摧毀這些自我改造的機器人,然而,如同《銀翼殺手》的發展,主角開始不把機器人作為僅次於人類的存在。

  •  《末日列車》(Snowpiercer)

本片是南韓導演奉俊昊首部英語電影,改編自 1982 年法國同名的著名漫畫。電影的背景設定在 2031 年,在一個失敗實驗的 17 年後的世界因為反轉全球暖化效應而進入新冰河時期。僅存的人類生活在一輛不斷行駛的火車上,整台火車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世界,貧窮的人們住在較後面的車廂,而富有的則在較前方,在有限的資源之下,人類回到原始的樣貌。

  •  《哥吉拉》(Godzilla)

故事由一個美國工程師調查一項 15 年前在日本富士山旁的發電廠發生的核電廠反應爐核心熔毀事件。結果指出破壞反應爐的是一個奇異生物 MUTO(Massively Identified Terrestrial Organism),並且被主角在隔離區當中的神秘實驗室發現,公 MUTO 孵化之後還喚醒了體型更大的母 MUTO。之後哥吉拉與 MUTO 都聚集到舊金山進行大戰,還毀掉了整個城市。

哥吉拉電影一直是顯示著人類科技不當所造成後果的最佳代表,這次他又再次證明了!

  •  《樂高玩電影》(The Lego Movie)

本片是是影史上第一部樂高主題的劇情長片。故事的主角 Emmet 是個正常、不出鋒頭的小人物,被誤認為是拯救樂高世界免於邪惡暴君統治的救世主,但卻有著相當差的組裝樂高能力。這部片可以明顯歸類為標準的兒童玩具電影,但還是能夠在票房上一鳴驚人。不但是一部好笑並且具娛樂性的電影,你一定也看到這部電影出現在許多 2014 最佳電影排名表上。

  •  《虛擬天后》(The Congress)

又一部科技與人類老去的電影主題,《虛擬天后》中一個年華老去的女星決定接下電影公司的最後一份工作。電影公司使用了數位技術掃描她的全身,並且將影像保存在電腦裡,如此一來就能在電影中使用。這位女星正相當需要這筆工作的酬勞來醫治她的兒子,然而,有了一個數位版替身並沒有她想像得如此簡單。

  •  Print the Legend(台灣未上映)

我們已經在這十年內就聽過 3D 列印了,而如今真實世界中的應用,正要開始興盛。這部片紀錄了 3D 列印技術的開端。這部 Netflix 贊助之紀錄片追蹤了新創公司如 MakerBot 及 Formlabs 奮力迎接這項突破性的科技。影片中的人們相信 3D 列印技術是個如個人電腦出現一般革命性的技術,電影的最後,你大概也會如此相信!

  •  《第四公民》(Citizen Four)(台灣未上映)

2013 一月,導演 Laura Poitras 正要前往拍攝另一部關於美國政府干涉公民權並喚醒 911 慘劇的紀錄片。但當她收到 Edward Snowden(當時自稱為第四公民)所寄來的加密信件後,便深深的陷入了另一個更新鮮的故事題材。Snowden 正迫切的希望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稜鏡計畫,因此 Poitras 與另一位攝影師 Glen Greenwald 飛往香港與 Snowden 相會。整部片就講述了有關於史諾登事件的始末。

  •  《致命錄影帶:病毒》(V/H/S Viral)(台灣未上映)

這或許不是部“好“電影,但片中對於現今年輕人流行拍攝短片的風潮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拿著智慧手機以及錄影機的年輕人闖進危險的場域及狀況當中,只為了捕捉能夠在 YouTube 爆紅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kcvedHSmI

(圖片、資料來源:Venture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