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代表什麼?
一場網路領土瓜分戰。
網址系統的日益開放,意味著人們能夠自己設立網站和信箱帳號。而這些網址可以用 .photography、.london、.gift、.beer 和 .restaurant 來當作結尾。然而,自 2014 年初,這些網址新名稱陸續到來,一場虛擬領地瓜分戰就這樣火熱開場。
依據 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為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非營利社團),這場戰爭真正起始於 2014 年 2 月,有 469 個網址新名稱誕生於這個世上。而依照 GreenSec Solutions 的 NTLDstats site 圖像顯示,在 12 月 8 號前就有超過 360 萬個新網域名稱已註冊登記。
這些網址稱為通用頂級域(GTLDs:Generic top-level domains),它們的出現其實是 ICANN 長年計畫之中的一部分,用來開拓這網路世界的新版圖。之前只有 22 種網域,像是我們都很熟悉的 .com、.net 和 .org。但現在,是時候要認識這些新朋友了。
隨著 GTLD 的快速擴張,我們可以藉由網域名稱來知曉網站的用途或內容為何。例如,.photography(攝影)、.florist(花店)、.realtor(房地產)、.pizza(好吃的披薩)和 .plumber(水電行)。或者是,它們可以顯示公司所處的位置。譬如,.nyc(紐約)、.paris(巴黎)、.london(倫敦)和 .berlin(柏林)。此外,當初只限用拉丁字元(英文)當網址,現在連中文字都可以了!
然而,有好處的同時當然也有壞處-違反商標法的事件不斷增加。儘管如此,美國前 15 大的品牌公司之中,已有 13 家申請註冊,包括 .apple、.google、.ibm、.microsoft、.ge、.mcdonalds、.intel、.cisco 和 .amazon。根據 Trademark Clearinghouse,Coca-Cola 與 Disney 仍無法跟隨大流,屆此同時將有新組織成立,期望將網域名稱爭議平息下來,若有可能的話,防微杜漸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 想要申請頂級域?先看這三大步驟!
頂級域名稱的誕生有三大步驟。首先,公司必須向 ICANN 申請,並且繳納美金 185,000(折合台幣大約 550 萬)的申請註冊費用。再來,若有好幾家公司都爭著想要用同樣的名稱時,ICANN 就必須藉由某些特定程序,思考該不該准許這個名稱。 第三個步驟就較為複雜,如果公司想要和 GoDaddy(全球最大的域名註冊商)和 1and1 Internet 一樣,讓顧客能夠擁有自己的域名,例如 magicam.photos 或 tinyfield.farm 等,那麼你們就必須要有耐心,因為根據 ICANN 營運長 Akram Atallah 的說法,這項服務的申請要等到 2017 或 2018 年才會開放。
儘管上一次僅開放數個月讓公司申請,但現在 ICANN 已有 1,930 申請名額要處理,包括 Donuts 的 307 個域名,Google 的有 101 個,另外 Amazon 則有 76 個。難怪要這麼久才開放下一次。
- 通用頂級域排行榜,.xyz 居然為冠軍!
根據 Trademark Clearinghouse 的調查數據,現在排名冠軍為已有超過 726,000 個註冊域名的 .xyz,意味著這個名稱的開放申請期限應該是永無止盡。另外,其他列入排行的有,.berlin(154,000 個註冊申請)、.club(140,000)、.realtor (85,000)、.wang(84,000)、.guru(76,000)和.nyc(59,000)。
依這樣看來,這些名稱的註冊申請數量有可能會翻倍成長,但坦白說,這些申請的實用性需有待觀察。依照網路服務公司 NetCraft 的月紀錄顯示,今年十二月線上就有 915,780,262 家公司,但已註冊的網域名稱卻不全然都有相關連的網站存在。
- 通用頂級域世紀大競爭,所有大牌都到齊!
Google、Amazon 和其他 10 家公司都在爭相搶奪 .app 這個通用頂級域的註冊。預定在明年 2 月 25 號,就會以拍賣的方式來結束這場世紀大競賽。這類型的拍賣,不僅須付原本申請費用的美金 185,000 (折合台幣大約 550 萬),每年還需要繳交美金 25,000(折合台幣大約 75 萬)給 ICANN。
於 12 月 17 號星期三,Johnson & Johnson 以美金 3,088,888(折合台幣大約 9277 萬)打敗其他六家公司,贏得 .baby 的註冊,而另一方面, the Canadian Real Estate Association 則以美金高達 3,359,000 (折合台幣大約 1 億) 取得 .mls。接下來要舉辦的其他爭奪拍賣賽還包含 .inc(11 家公司角逐)、.blog(9 家公司)、.movie(8 家公司)、.store(7 家公司)和 .game 或 .games(6 家公司)。
除此之外,由於 ICANN 禁止公司使用相似的網域名稱,因此同樣在明年 2 月 25 號,中國聯通 China Unicom 與歐洲電腦公司 Unicorn 相互競爭。
此外,更多需要處理的是註冊通用頂級域的子域名。註冊費用不固定,但網頁寄存公司 OVH 第一年收費 0.99 歐元或 1.22 美元(折合台幣大約 40 元),至後第二年則以雙倍價格更新。最令人好奇的是,這項服務其實開始於 2009 年 4 月的愚人節,其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 Octave Klaba 用 .ovh 域名向大眾開了個玩笑,宣稱將 .ovh 開放註冊,雖然大家都知道是個幌子,但仍然吸引 22,000 個註冊申請。因此,.ovh 就此正式開張。
OVH:「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以最好的價格擁有自己的網域名稱。而這就是為什麼 .ovh 將會是市場上價格最平易近人的域名之一。」
說真的,域名僅僅是個商標-一串文字、數字、加上幾個標點符號,方便我們在網路上找到想要的資訊。但,在這網路新時代中,域名好像已變成了一場刺激的競爭賽,賦予我們生活的刺激感。域名的重要性,遠超乎我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