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機應用程式、 3D 列印房屋到診斷疾病;從兒童的 Coding 團體到成人科學計畫 — 讓我們為這 100 個改變社會的數位創新應用喝采!
如今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一台被譽為 21 世紀福特 T 型車的—Tesla 電動跑車。Google 的自動駕駛車技術跑遍了大江南北。從 Zipcar 到 Hailo 再到 mGaadi(位在印度,快速成長的電動人力車服務公司)所提供的汽車共享共乘與計程車司機雇用服務,變得更常見,並且省去了買車、買保險、停車的麻煩。就連交通,如今都是由像是 Bitcarrier 這樣的公司來蒐集並分析道路資訊,如交通時間、平均速度、道路雍塞程度。
擁有一台車—幾乎放著沒用,價值慢慢流失—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種浪費的傳統價值。如今在高速公路旁的城市停車位慢慢的供過於求,自行車道、公園、綠地、平價住宅取代了停車位,讓都市環境更乾淨、環保,也得以更永續的發展。街道也慢慢的開始回到 150 年前的樣貌。
這並不是個很遠大的理想,因為所有城市再造的元素都已經存在了,只需要人們把它拼湊在一起。這當中不難看出變化創新的潛力,只是我們需要以不同的角度來切入。這些根本的改革創新時常發生在城市邊緣,這裏的居民沒有後顧之憂也不循規蹈矩,不難想像是改變的發源地。
- Nominet Trust 頒發的數位創新應用獎項
Nominet Trust,英國 Nominet 公司的法人基金會,致力於投資世界各地使用數位科技來改變社會的創新想法。基金會的目的是要激勵英國本地的開發者了解到富有社會潛力且還未被觸碰的數位科技,不管是提供人們新穎的學習方式、身體健康的照護、發現更純淨的能源、或創造新的產業,他們都樂意援助。
這也是年度數位社群創新獎項—「Nominet Trust 百大應用」的第二年。這顯示了源源不絕的科技創新正以更親近大眾的方式在世界各地發展茁壯。一個重要的例子就是 3D 列印,一個不再是有錢人專利的實用工具。
- 3D 列印翻轉世界的角落
整個過程並不容易。當 Ebeling 在 2013 九月抵達南蘇丹時,戰火正起,他們在搭建起的小屋子裏執行,白天時,氣溫高到能把東西都融化掉,到了夜晚,列印的光源引來了飛蟲破壞了機器。但是在團隊的堅持之下,終於在 11/11 讓 Daniel 戴上了新穎的義肢。
而這一次的行動帶來的影響不只有 Daniel 的新手臂,Ebeling 留下了兩台 3D 列表機,並教會當地人如何使用,讓頻繁衝突中的受害者能有機會得到新的義肢。
(義肢還只是個開始,美國與英國的研究者目前正在開發能列印出如人體組織的材料,依照理論,未來可能製造出替代的器官。)
如今 3D 列印出大型物體,像是:房子,似乎已經不再是不可能的事。像是單樓層的正方形建築 WikiHouse 的模板就能在網路上免費下載。一旦幾個材料在 3D 列印下製造出來,就能如拼圖一般把他拼在一起。如此使用當地材料的列印房屋未來勢必會在改善發展中國家之貧民窟居住問題中扮演重要角色。Contour Crafting,一個南加州大學工程教授所創辦的公司,製造出的機器號稱能在一天內印出一間家庭式房屋。接著再來想像未來五年內,這個產業造成的效益會有多驚人。
- 醫療保健類創新,弭平資源落差
所以他和其他三個英國醫療團隊的同事,一個硬體設計,一個軟體開發,決定要開發智慧手機的應用程式。結果就是 Peek,一個行動眼部檢測工具。這個程式將智慧手機變成了能夠診斷視覺障礙病變的工具:從白內障、青光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再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都能診斷出來。但最重要部份是用 3D 列印出來的黑色塑膠轉接器,連接在智慧手機的鏡頭上。只要與手機內建的 LED 同時使用就能掃描患者的視網膜,正確率與美金 $25,000 的專業眼科照相機幾乎沒有差異。團隊更研發出了太陽能後背包,讓手機能隨時充電,把眼科照護帶入更遙遠的村落。
Nominet Trust 執行長兼本年度評審之一的 Annika Small 提到:「身體保健類的應用佔據了榜上許多名額,從 DrDoctor(一種像是 lastminute.com 的服務,但專門設計給醫院預約)到 IanXen Rapid(將智慧手機變成能診斷瘧疾的工具),現今的醫療系統正在找尋更有效、更低成本的方式來幫助大眾,所以這樣的創新會是這個舞台的中心。」
- 全球社群養成,激發創新火花
重大並持續的創新總是來自團體中激發的火花,可能是分享也可能是競爭,但不會來自單獨的發明者。數位創新的發展性是因為來自全球社群的援助,並齊聚所有創新在一場盛會當中,像是 Maker Faire,一個小小的汽車後車廂銷售商就能將商品、簡報、新計畫原型做全球的展示。
Maker Faire 創辦人 Dale Dougherty 就提到:「許多人都說沒有地方能夠展示他們自己做的產品,所以我們讓這些計劃與想法有機會發表』大概有 200,000 人參加了紐約及舊金山在 2013 的盛會,以及其他從奧斯陸到東京的 98 個小型展覽。」
另外,數位創作者也不僅限於高科技從業人員,成千上萬的教育計畫促使了還在就學的年輕學子學習產業界的種種。許多引人注意的計畫像是 Code Club、Apps for Good、Freeformers、Codeacademy 等,控制相同男女比例的學生參加。這些計畫催生出了許多在學就能發展數位創作與企業的未來之星。
Nominet 委員 Baroness Rennie Fritchie 提到:「給予年輕人創造數位科技的自信,如同給予他們新形式的自我表達、自我管理、社會參與、公民自覺性,以及應用電腦系統思維來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看見整個經濟發展性與社會潛力之後,開始可以畫出無窮機會的大餅,但同時也可能是巨大的風險,如果年輕學子不具備創新的能力並在產業中失敗。」
CoderDojo 共同創辦人 James Whelton 正是提供這個機會的人。CoderDojo 是個免費並且不營利的青年 coding 社團,讓 7 到 17 歲的青年能有機會學習 coding、架網站、做 app 等。Whelton 在 2011 年開始這項計畫時才 18 歲,就在一群孩子看見他駭進一台 ipod nano 後,希望能學習 coding 技巧。如今,一個星期有超過 20000 個小孩在 56 個不同的國家的 550 個場地學習。
通常這樣以社區為基礎的行動在過去都因為無法動員足夠的資源而失敗,但如今,多虧於數位平台才將群眾募資、微型金融等化為可能。
- 不是在矽谷才能實現夢想,年輕人也能改變世界
這些創新設計並不是為了在臉書上得到朋友的讚,更不是讓矽谷的科技公司有機會大撈一筆,這些年輕人加入數位創作的行列有更遠大的理想,如同 Shubham Banerjee,他們能希望改變現狀。
(13 歲的 Shubham Banerjee,以及他所設計的樂高盲用點字印表機。)
Banerjee 起初對於輔助性科技如盲用點字印表機的昂貴而感到驚駭,因此,經過了七個原型實驗,他成功製造了一台機器與程式。利用樂高 Mindstorms 系列的第三代機器人組合來組合成一台印表機,並用圖釘作為噴頭。Braigo在 2014 一月問世時,Banerjee 還只有 12 歲。
想像這個世界還有多少個 Shubham Banerjee 在他們還沒離開學校時就已經準備好做出自己的產品、成立自己的企業來改變社會。想像如果學校不再只是限制學生的才能與野心,而是一個孕育夢想,同時也教會孩子閱讀、寫字的地方呢?
數位創新的未來不會只在矽谷內發展,如同 Nominet Trust 評審之一兼 Google Ventures 合夥人 Tom Hulme 提到的一樣:「你不需要與大公司合作才會有影響力,只要有一點熱情與數位創作能力就行了。」未來最有趣的應用會是人們試著利用非傳統的方式把科技用來解決日常遇到的困難。
- 閱讀類:讓書本越來越普及
Worldreader,位在舊金山的全球非營利性新創組織。利用便宜的電子書瀏覽器以及智慧手機來讓開發中國家有機會流通更多的電子書。由前 Amazon.com 執行官 David Risher 以及前教授 Colin McElwee 所創立,Worldreader 貢獻超過 7500 台電子書瀏覽器,以及超過 120 萬本電子書給非洲 11 個國家的小孩與教師。
Worldreader 的行動計畫吸引了超過 250000 名讀者(大多是撒哈拉沙摸附近國家與印度),在一個月中閱讀超過 2000 萬頁。這當中包含廣泛的主題從教育、健康、愛情故事、經典文學到童書,都能在平板手機上找到。組織也幫助當地自行創作內容及修復電子閱讀器。
- 網路搜尋類:DuckDuckGo 是不會追蹤你的搜尋引擎
DuckDuckGo 是個費城的新創公司,大膽的挑戰 Google 接近壟斷的網路搜尋市場。但最大的不同就是隱私。不像 Google,DuckDuckGo 不搜集也不分享資訊,並自稱為「不追蹤你的搜尋引擎」,也的確少了許多廣告及發送垃圾郵件。
2008 開站,至 2013 年回答了十億個網路搜尋問題,由於更強大的投資者加入,讓他們得以重新設計。創辦人 Gabriel Weinberg 為了建立一個比 Google 更好的搜尋引擎,因此發展了「即刻回答」功能,為你所蒐尋的問題提供更即時與直接的回答。
身為 MIT 校友的 Weinberg 提到:「就是我們的隱私政策強化了我們快速的成長。我們與搜尋引擎分享的資訊正是我們最私人的資訊,如健康、理財,因此對於一個蒐集最大化個人資訊的搜尋引擎我是相當排斥的。這當然不是個流行,只要人們發現自己的記錄遭到監控,一定會選擇退出。」
- 照護孕婦健康,Mama 傳遞最重要的懷孕資訊
Mama 是個會傳送重要健康資訊給孕婦的計畫。這個計畫始於孟加拉,由於 2013 年有 5200 個婦女死於可避免的懷孕相關症狀,只花了 18 個月就讓 500,000 個婦女訂閱使用。Aponjon,Mama 的孟加拉文名稱,每星期兩次傳送簡訊給識字的人,或是 60 秒音檔給不識字的人,內容有關孕期照護與嬰兒健康。簡訊通常免費或只需 2.5 分美金。
這個計畫的成功及發展出的龐大規模,讓創辦者決定延伸至南非及印度,也就是與孟加拉狀況類似—擁有大量行動電話但缺乏女性照護—的地區。Mama 聯盟已經投資超過 1000 萬美金來建造工具與內容,遍及 70 個國家,觸及 120 萬個婦女與家庭。
在南非,有超過四成的婦女都是因為愛滋而過世,因此 Mama 在 2013 五月正式進入南非。執行長 Kirsten Gagnaire 提到:「我們知道如何讓孕婦健康並得以生下健康的寶寶,藉由行動電話科技的傳播,即使是最窮的地區我們也能將重要的資訊傳遞給需要的人。」
- 學習類 :有了 Duolingo 學習語言不用愁
Duolingo 是個成功的語言學習平台,滿足了大量翻譯的需求,也提供了許多學生免費學習語言的機會。如同其他的語言課程,Duolingo 讓學生藉由翻譯來練習,不同的是有些翻譯是能夠交給客戶賺取收入的。學習者可以選擇翻譯文章或為翻譯好的文章打分數;客戶端,包括 CNN 及 BuzzFeed 則付出費用來作為維持這個計劃的資金。
這個 2012 創辦的平台,如今已經有 5000 萬個用戶,不但是免費下載,並在發行頭一個月就超過 100 萬個下載次,更被蘋果選為年度 app。它提供了 39 個課程,包括針對英文母語者的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以及針對非英文母語者的英文課程。創辦人為 Carnegie Mellon 大學電腦科學教授 Luis Von Ahn,未來還會推出 Duolingo 在智慧手機上的語言檢測,一次要價 20 美金。
- 公民政治崛起,對抗貪腐數位創新有責
在美國,許多推動透明化的前導網站都是由 Sunlight Foundation 所推出的。2006 由 Ellen Miller 及 Michael Klein 創立時,旨在對抗日漸增加的貪腐行為。他們推出了數位工具來讓政府網站的導覽工作更確實,並讓立法者能找出貪腐的所在。
範圍從追蹤立法網站 OpenCongress.org、追蹤選戰捐獻與遊說網站 Influence Explorer、追蹤政治廣告網站 Ad Hawk,到歌曲辨識的 Shazam,還有追蹤政治人物的發言網站 Politwoops。
- 公民科學
Reverse the Odds 是個行動謎題庫,玩家的任務就是要在魔化的世界裡拯救彩色小人。這些小小的謎題看似是幾千個玩家正在拯救小小人,但其實他們正在分析癌症的資料,幫助了英國癌症研究中心加快研究進程。這些細胞的圖片只能由人類來分析,電腦則無法看出其中的規律。
- 保護抗爭者
2014 年,國際特赦組織科技與人權官 Tanya O’Carroll 與同事 Danna Ingleton,和合夥組織 iilab、engine room 以及 Frontline Defenders,共同研發了應用程式:panic button,讓世界各地的抗爭者能馬上在危急時送出已編輯的訊息以及所在地點資訊給三個聯絡人,以此來保護抗爭者之人身安全。
- 金融
金融創新像是群眾募資,運用了數位科技的力量,幾乎慣養了整個數位社會創新產業。在低收入的國家,人們時常不相信金融機構的借貸,所以就出現了如 LendwithCARE.org 這樣的微型金融網站,由 CARE International 所成立來幫助人們遠離貧窮的機會。
另一方面,DonorsChoose 則是美國有名的群眾募資網站。美國教師 po 出他們希望教與貧窮小孩的材料與細節,其他則由大眾來捐贈。
- 對抗騷擾
HarassMap 是個埃及的性騷擾地圖,在這個有 83%女性及 98%外來女性都遭受性虐待與攻擊的國家,這樣的創新相當重要。
想要看更多的數位創新?完整的 2014 年 Nominet Trust 百大應用可以詳見:socialtech.org.uk/nominet-trust-100
(圖片、資料來源:FT.com)